七一社區        注冊

“為了救中國,暫時和紅軍帽告別吧!”

——紅軍主力和南方游擊隊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奔赴抗日戰場

2015年05月25日10:24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為了救中國,暫時和紅軍帽告別吧!”

八路軍總指揮朱德

八路軍副總指揮彭德懷

新四軍軍長葉挺

新四軍副軍長項英

1937年8月,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改編后的動員大會上,紅軍指戰員士氣高昂,高舉“擁護軍委的動員會”等標語,決心“為保衛國土流盡最后一滴血”。

1937年9月,八路軍一一五師東渡黃河后,在晉西集會檢閱。

1939年3月,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與新四軍軍部指戰員合影。

1939年春,挺進無錫、常州地區的新四軍戰士伺機殺敵。

“中國游擊戰最近廣泛得到運用,已明顯切斷了日軍的供給線。他們的指揮官衛立煌和朱德來到南京,介紹了兩周前的戰斗情況。盡管四年前,中國政府曾懸賞十萬大洋活捉朱德,懸賞八萬殺死他﹔衛將軍也在圍剿朱德的中國共產黨軍隊的戰斗中打過不少勝仗。”

這段刊登在1937年11月1日美國《時代》周刊上的文字,向世界呈現了一幅意味深長又震撼人心的畫面:被懸賞緝拿的將軍和曾率軍圍剿他的對手,並肩站在了同一個戰壕。

賦同仇共御外侮。就在這段文字刊出的兩周前,衛立煌和朱德聯手指揮中央軍和八路軍進行了太原會戰忻口戰役,最終殲滅日軍2萬余人,是國共兩黨合作抗日在軍事上配合的一次成功范例。

昔日戰場上兵戎相見的對手結為盟友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於共產黨軍隊而言,態度更為積極。七七事變后,中國共產黨倡導並積極促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與國民黨摒棄前嫌再度握手,實現了第二次國共合作。

然而,這一次合作並非只是“合作”那麼簡單。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了關於紅軍改編的命令,宣布“為著實現共產黨中央給國民黨三中全會紅軍改名之保証,使紅軍成為抗日民族戰爭的模范”,紅軍主力4萬余人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轄一一五師、一二〇師和一二九師,奔赴華北抗日戰場。1937年10月,南方8省14個地區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開赴華中抗日前線。

合作的結果是紅軍接受國民黨改編。但主力紅軍在人數未減情況下編制級別大大降低,由原來的三個方面軍改為三個師,許多紅軍干部“連降三級”。而且,紅軍將士要“穿國民黨軍服”“戴國民黨帽徽”。

紅軍將領們帶頭做干部、戰士的思想工作。一二○師師長賀龍稱改編后是“白皮紅心”,一二九師師長劉伯承則在抗日誓師大會上帶頭戴上了綴有國民黨帽徽的軍帽。

“同志們,為了救中國,暫時和紅軍帽告別吧!”劉伯承帶領全師官兵宣誓:“我們一定要抗戰到底,把侵略者趕出去!”

這是紅軍改編最堅定的理由,一如七七事變后紅軍高級將領率全體指戰員致電國民政府表示“願即改名為國民革命軍,並請授命為抗日前鋒,與日寇決一死戰”的錚錚誓言。

紅軍改編后,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隨即開赴抗日前線,執行開創抗日根據地,牽制與消耗日軍,配合國民黨軍正面戰場作戰,發展壯大自己的戰略任務。

(本報記者 柴 華)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