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高成林:抗日戰爭時期黨的發展與壯大

2015年06月04日09:0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八年抗戰歷史實踐証明,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其他抗日武裝力量,始終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中國共產黨始終是全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就沒有抗日戰爭的勝利。

70年前發生的中國抗日戰爭,是我黨發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期。研究這一時期黨的發展與壯大,對於我們黨深刻總結歷史經驗,特別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總結概括黨在抗日戰爭中發展壯大的歷史經驗,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我們黨形成了正確的中央領導核心

政黨是由領袖集團領導的。能否形成一個堅強的、正確的中央領導核心,是黨能否發展壯大的關鍵。我們黨在成立初期的10多年間,也有過幾段迅速發展的輝煌時期。在北伐戰爭中,我們黨由1925年1月的950人迅速發展到57萬人﹔ 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高潮時期,我們黨在1934年曾達到300萬人。但是,由於當時的黨中央幾位主要領導人在指導思想上犯了右傾投降主義和“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導致黨領導的革命事業慘遭失敗,使黨的力量受到極大削弱。北伐戰爭失敗后,黨員數量由57萬多人下降到10萬人﹔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黨員數量由300萬人下降到1937年初的4萬人。經過兩次重大挫折,使全黨絕大多數人,特別是中央政治局和高級將領中的多數人充分認識到,必須徹底結束錯誤路線在黨中央的統治,從而在1936年1月的遵義會議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自從毛澤東同志成為黨中央領導核心之后,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使紅軍和黨中央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保存了下來,勝利地完成了長征,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在八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確制定和執行了全面抗戰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採取了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沒有發生指導思想上、決策上和戰略上的重大失誤,從而使黨領導的抗戰步步走向勝利,使黨的隊伍和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不斷得到發展壯大,從而保証了抗戰勝利成為人民的勝利。

黨必須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的統一

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的統一,是我們黨一貫的基本方針和原則。在這一方面,最突出的是堅持了兩個統一。

一是堅持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和實行國共合作的統一。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們黨從民族利益這一最高原則出發,不計兩黨恩怨,積極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與為敵十年之久的國民黨實現了第二次合作,促成了全民族抗戰局面的形成。我黨還把自己領導的軍隊按照國民黨軍隊的序列進行改編,把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把南方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但是我黨又鑒於以往的經驗教訓,從抗戰一開始,就明確提出,要堅持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原則。毛澤東等黨中央領導同志本著階級斗爭與民族斗爭的一致性的原則,在統一戰線中,既統一又獨立,即聯合又斗爭,既不拒絕讓步又不損害人民根本利益,以斗爭求團結的方針,保持共產黨員的政治上、思想上和組織上的獨立性,實行自己的政治路線,放手發動群眾 ,領導全國人民進行抗日戰爭﹔堅持共產黨對八路軍、新四軍和其他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沖破國民黨的限制和束縛,努力發展人民武裝力量。正是由於我黨堅定實行統一戰線中獨立自主的原則,一方面和國民黨保持著整體上的聯合和統一﹔另一方面又不受國民黨的限制,獨立地領導人民抗戰,從而實現了既保存自己又發展壯大自己的目的。

二是堅持全面抗戰路線與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的統一。抗日一開始就形成了兩條路線。一是國民黨政府消極、片面抗戰的路線﹔另一條是我黨提出並實行的全面抗戰的路線,按照全面抗戰的路線,要動員和組織全國各族人民打一場持久的人民戰爭。因而抗日戰爭必定是空前大規模的戰爭。不動員和組織全國人民形成的抗戰,要打敗日本侵略者是不可能的。這就形成了我黨全面抗戰的基本指導原則。

但是,我黨又從敵強我弱,敵人又集中在城市的特點出發,實行與許多大規模戰爭不同的游擊戰術。主要在敵后即廣大的農村開辟抗日戰場,同日軍進行了殊死博斗,堅持和保衛了敵后抗日根據地,並創造了武裝工作隊,地道戰、地雷戰等靈活的戰略戰術,譜寫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在條件允許的時候,還積極爭取組織較大規模的戰斗,如平型關大戰、百團大戰等,使日本侵略者四處挨打、惶惶不可終日,陷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這種全面抗戰中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是我黨在抗戰中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統一的又一典范。

這種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一方面體現了我黨為民族利益,誓與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堅強意志和決心﹔另一方面體現了我黨善於從實際情況出發,確定符合實際的戰略戰術。這兩個方面的結合,是我黨在環境極其惡劣的抗戰時期不僅沒有被削弱、被瓦解,而且獲得大發展的一條重要經驗。

黨與人民群眾結成了血肉般的密切聯系

抗日戰爭一開始,中國共產黨曾就指出“隻有我們民族內部的團結,才能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提出了“實行民主政治和改善人民生活”,以提高全民抗戰的積極性。抗戰時期,我黨面對的不僅是裝備精良、窮凶極惡的強大敵人,還面臨國民黨軍隊經常挑起的摩擦。而且抗戰初期,很多人民群眾對我們黨的認識還不夠全面。在這種情況下,要用極其簡陋的武器裝備同強大的敵人作戰。如果沒有廣大人民群眾的理解、支持和參與是根本不可能獲勝的。所以,我們黨把加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看作是由弱變強,克敵制勝的法寶。這是總結近代以來中國發展的歷史提出的結論。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黨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歷史。而毛澤東同志作為我們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是黨的群眾路線的創立者,是密切聯系群眾的光輝典范。

能否保持和發展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直接關系到黨和國家盛衰興亡。人心向背,歷史是決定一個政黨、一個政權興亡的根本性因素。誰都不能違背這個規律。1991年蘇共垮台,蘇聯解體。歷史表明,蘇聯解體是蘇共后期喪失黨魂、蛻化變質的結果。上個世紀還有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共產黨先后失去政權,有的甚至走向衰亡,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各自不盡相同,但脫離群眾、失去民心卻是相同的。這個教訓很值得我們深思和警惕。歷史經驗反復証明,什麼時候黨群關系密切,我們的事業就順利發展,什麼時候黨群關系受到損害,我們的事業就遭受挫折。

黨把自身建設放到極其重要的位置

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黨的建設是我們黨戰勝敵人的三大法寶之一。因此,就是抗日戰爭那樣非常艱難困苦的場合,毛澤東同志和黨中央也非常重視黨的建設,特別是鄧小平同志在他的政治交代中,念念不忘地就是黨的建設,放心不下也是黨的建設。

這是因為,在舊中國小生產十分廣大、經濟文化非常落后的社會裡,在長期被敵人分割的農村根據地和白色恐怖下的城市,如果不能把黨建設成為一支團結統一、紀律嚴明、英勇善戰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我們的黨就難以生存下去,還談得上什麼發展和勝利?

毛澤東同志在抗日戰爭期間的艱苦環境中,仍然對黨的建設理論作了深入的研究,闡述了許多重要的思想理論觀點。1938年4月,毛澤東同志寫了《反對自由主義》一文,明確提出要反對自由主義,鞏固和發展黨的團結。他還寫了《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一文,要求共產黨員在民族戰爭中發揮模范作用。在《(共產黨)發刊詞》一文中,明確提出“要建設一個全國范圍內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指出這是一個“偉大的工程”。毛澤東同志和中央其他領導同志經常到抗日軍政大學和中央黨校作重要報告,用馬列主義和無產階級思想教育黨員干部,造就和培養了一大批各種專業的科學家、理論家以及懂得科學管理和善於治黨治國的領導人才。所有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加強先進性建設的不懈探索和偉大成就。

在抗日戰爭處於相持階段的時候,為了把黨領導的革命事業繼續推向前進,黨中央從1942年起在全國代表大會范圍內開展了一次整風運動。通過這次整風運動,使全黨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馬克思主義教育,鞏固了馬列主義在黨內外的陣地,使廣大黨員和干部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使黨達到空前的團結並進一步成熟起來。

由於我們黨在抗日戰爭時期,仍然重視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盡管是在艱難困苦的非常時期,黨不能經常向現在這樣地、公開地開展活動,卻使我們黨保持了高度的團結統一,成為非常有戰斗力的、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廣大黨員和黨的組織在非常艱難困苦的年代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和戰斗堡壘作用,使黨的組織打不爛、拖不垮,始終戰斗在抗日戰爭的前沿,為奪取抗戰勝利建立了豐功偉績,也使我們的黨在戰斗中百煉成鋼,不斷壯大起來。

在整個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為了實現中國夢犧牲了數百萬優秀黨員,中華民族犧牲了上千萬英雄兒女,英烈們的鮮血染紅了五星紅旗。八年的抗日戰爭的歷史,是一部生動的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教材。八年抗日戰爭的歷史實踐証明,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就沒有抗日戰爭的勝利,就沒有后來的解放戰爭即推倒三座大山的民族民主革命的勝利。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我們要永遠牢記“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條真理,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吸取黨的建設的歷史經驗教訓,把新時期黨的建設推向一個更高水平。

(作者系中宣部退休干部)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雜志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