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爺爺是個“土八路”

馮熾

2015年06月08日11:25   來源:《黨建》雜志

原標題:爺爺是個“土八路”

馮雲(右)當八路軍時和戰友的合影。這是他當年留下的唯一紀念。

和奶奶整理櫃子的時候,我無意中看到一張邊緣已經泛黃的老照片。照片上,爺爺(馮雲)穿著軍裝,和老戰友站在一起,顯得精神抖擻、血氣方剛。看得出來,這一定是爺爺過去打仗時候留下的照片。

以前,我只是從家人的隻言片語中聽說過一些爺爺年輕時候的故事。看到這張照片,好奇心驅使我纏著爺爺,講他抗日的故事。

“日本人進村裡以后就開始掃蕩,許多村裡人都沒躲過鬼子的刺刀。”爺爺坐在沙發上回憶起他的家鄉河北省高陽縣博士庄村1937年12月29日發生的慘案。爺爺說,他當時住在村東頭,日本鬼子往村子裡面走,沒上東頭去,所以他能幸免。然而,在村裡其他地方的人們可就沒有這麼好運了。為了消滅可能的反抗者,鬼子見到青壯年就要殺掉。“我有一個叔伯姐姐,她和兒子及小叔子正在吃早飯。鬼子闖了進來,拿槍逼著她的兒子和小叔子就要拉出去槍斃。我的姐姐就擋在槍口前不讓鬼子拉走她兒子,結果三個人都死在了鬼子的槍下。”爺爺拿了張紙巾,在眼睛上抹了幾下。“村裡還有個姓董的村民,力氣非常大,能單手掀翻村裡的石碌碡。鬼子拿刺刀刺向他的時候,他一手撥開敵人的刺刀,上去一腳就把鬼子踢了個仰面朝天。旁邊另一個日本鬼子,見狀趕忙開槍。他也死在敵人的槍下。”據記載,慘案當日,日軍刺刀挑、戰刀砍、縱狗咬、用火燒,屠殺軍民180多人,其中村民160多人。

爺爺繼續講起了他抗擊敵人的故事:“慘案以后,共產黨就來村裡發展組織了。因為我念過一段書,我們村裡面的很多組織,像是青抗先(青年抗日先鋒隊)、武委會(人民武裝委員會)都來找我加入。”就這樣,我的爺爺身兼數職,以農會副主任、青救會會員、武委會兼民兵隊指導員的身份,成了抗日先鋒。他和全中國抗日先驅者一樣,扛起了抗日救國的大梁。話雖如此,農民們並不具備和敵人正面對峙的實力。他們能做的,就是擾亂敵后,配合主戰場。從省軍區學了五個月回村后,爺爺教村裡的民兵們用土辦法制作地雷。配合著挖好的地道,爺爺他們就能給敵人施以干擾了。“我們躲在房子裡,等敵人靠近就開槍,也顧不上看打中沒有,就得立刻鑽進地道逃跑。”

有一次,鬼子聽說爺爺是民兵,夜裡進村抓他。鬼子爬到房頂,沖著屋裡喊:“馮四(爺爺小名),出來!”結果,鬼子上錯了房,站在了趙家的屋頂上。爺爺趕緊鑽進了地道,未被鬼子發現。可家裡唯一的毛驢被鬼子牽走了。

鬼子進村,見到青壯年就殺,民兵們不敢住村裡,夏天睡青紗帳,冬天睡地洞。一次,爺爺他們十幾個人,睡在村邊高粱地旁一塊墳地裡。天蒙蒙亮時,爺爺起來小便,突然發現高粱地裡一條小路上來了一隊鬼子。爺爺趕緊叫醒大家鑽進高粱地裡。嘩嘩的聲音引起了鬼子們的注意,端起機槍就向高粱地裡掃射。好在日本鬼子沒有摸准方向,民兵們都安全撤離了。

就這樣,爺爺從無數次危險中幸存,最終等到了勝利的那一天。1946年,爺爺光榮入伍,成為一名真正的士兵,投身解放戰爭。如今已95歲的爺爺走路不叫人扶,每天清晨還騎著三輪車去打門球呢。

這就是爺爺的抗戰故事。它不僅僅是我家的抗戰故事,也是所有炎黃子孫共同的抗戰故事,更是所有有理想、有抱負的中華兒女應該銘記的抗戰故事。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晶、謝磊)
相關專題
· 我家的抗戰故事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