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近三百座神社成為殖民武器

2015年06月10日15:00   來源:遼寧日報

原標題:近三百座神社成為殖民武器

大連“表忠碑”

齊齊哈爾“忠靈塔”

奉天“忠靈塔”與“忠魂碑”

5月21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夫人安倍昭惠在網絡社交平台留言稱,她參拜了位於東京九段北的靖國神社,還參觀了神社區域內的“游就館”(該館以美化侵略戰爭為主要基調),並聲稱“感謝能生活在和平富裕的日本,願為世界和平盡力”。

安倍夫人的這一做法絕非偶然。 2013年春季大祭期間,日本168名議員曾集體參拜靖國神社,創下8年來集體參拜人數的紀錄。同年12月,作為日本在任首相,安倍晉三悍然參拜靖國神社,並多次奉上供品。

1951年,吉田茂成為戰后第一個參拜靖國神社的日本首相, 1975年8月15日,三木武夫在東京參拜靖國神社,開啟了日本首相在“終戰紀念日”參拜靖國神社的先例。

偽滿洲國建立后,伴隨日本軍事侵略、經濟侵略的進程,尤其是1937年,日本七大國策之一——《二十年百萬戶移民計劃》的出台,神社數量急劇增加。自1932年9月建立敦化神社起,10年間,日本在中國東北地區建立的神社達到221座。到偽滿洲國垮台前,日本已經在東北建立大大小小的神社295座。

神道教充滿軍國主義色彩

神社是日本神道教的載體。旅順日俄監獄舊址博物館研究人員關國磊介紹說:“神道教是日本土生土長的宗教,並在日本近代明治時期上升為國家神道,為日本的對外侵略服務,充滿軍國主義色彩。”

神道教起源於日本人的原始信仰。隨著社會的發展,日本列島逐漸統一。政權掌握者開始將朴素的宗教與對天皇的崇拜結合在一起,宣揚“神武天皇”是生於天地之間的太陽神——“天照大神”的子孫,日本民族就是 “天照大神”的子孫后代。定草?劍、八尺瓊曲玉、八咫鏡為“天照大神”的三大神器。

隨著近代日本鎖國之門被打開,以天皇為首的倒幕派建立了明治政府。為實現“開萬裡波濤,布國威於四方”的國策,日本政府極力鼓吹天皇是“君權神授”。

神道教也隨之被立為國教。明治二十二年(即1889年),《大日本帝國憲法》確立了其“國家神道”的宗教統治地位。明治二十三年,日本政府規定,國民要通過敬重神道教而忠於天皇,以此推動以天皇為中心的統治。明治政府以“國家神道”為中心掌握了政權機制,神道教一躍上升為日本國教。

19世紀末期,明治政府逐漸形成軍國主義思想,開始邁出對外侵略擴張的步伐。而此時,作為國教的神道教就成為軍國主義的精神武器,染上了濃厚的民族主義色彩。從此,神道教居於日本眾多教派之首,控制全國各種宗教,作為國民思想的准則而享有崇高的地位。

有了精神武器,還需要一個載體去呈現神道教的思想,神社應運而生,成為精神武器的實體工具。

通過宗教輸入來實現文化移植

隨著“國家神道”政策的逐步實施和“國家神道”體系的形成,“國家神道”統治下的神社也實現了發展。有神社的地方必然流傳著神道教,有神道教的地方也必然會建立神社。神道教和神社,成了不可分割的整體。

真正促進神道教在中國東北地區迅速發展和神社大范圍建立的根本原因,是偽滿洲國的建立和日本政府推行的開拓團移民政策。

日本侵略者清楚地意識到,通過在偽滿洲國建立“建國神廟”祭祀“天照大神”、為陣亡的日本和偽滿洲國警察、軍人祭祀,一定會在偽滿洲國國民中產生影響,也會潛移默化地使民眾對神道教和神社不再排斥。而隨著日本移民計劃的逐步推行,日本移民紛紛涌入東北,他們也把這種宗教思想傳遞給周圍的中國人。再加上日本軍隊積極建立神社,神道教很快在東北民眾中傳播開來。

關國磊介紹說,當時日本在東北建立的神社大致可以分為五種:在關東軍授意下,由偽滿洲國政府建立的神社,如長春的“建國神廟”和“建國忠靈廟”﹔由“關東廳”或滿鐵在各城市建立的神社,如大連神社、奉天神社、“新京”神社等,這類神社在盛大節日或重要活動時被用於官方的參拜祭祀活動﹔由開拓團等日本民間人團體建立的神社,這類神社主要用於民間日本人的祈禱和祭祀﹔日本軍隊在營地內建立的神社,如東鄉平八郎神社和中蘇邊境的守護神社﹔還有一種“國家神道”神社以外的神道教派所建立的神社,如大連金光教神社,影響力和數量都不能與“國家神道”神社相提並論。

但不管是哪種神社,其目的都是配合日本政府的軍事和經濟侵略而進行的文化侵略。日本曾明確提出: “日本對滿蒙的永久控制,不能隻依靠武力,也不能隻依靠外交,而是應在武力、政治和開放政策的基礎上,更加注力於文化的移植。 ”

為天皇培養順民

日本殖民東北期間,在城市、農村建立了許多宗教設施,其最終目的是消滅中國人固有的傳統文化,建立日本的思想體系,使日本更長久地統治東北。

特別是在1940年溥儀從日本接回“天照大神”的三件神器后,“建國神廟”成了偽滿洲國強迫國民舉辦宗教儀式的場所。

記者採訪了不少老人,曾在日本侵華期間上過學的,無論男女都提到每周一的朝會和每天吃飯前的禱告。

這種無孔不入的宗教滲透,讓學生們幼小的心靈裡隻有偽滿洲國沒有中國,隻知道 “日本是我們的親邦”,偽滿洲國和日本自然而然成了“父與子”的關系。

而且,日本殖民當局還在學校大肆宣揚神道教,許多老人想起當年念書時每天要向日本皇宮遙拜,至今還心有余悸。

總而言之,日本在中國東北修建神社等宗教設施,不但是要培養神道教的信徒,迫使當地宗教文化停滯甚至滅亡,更是為了讓東北民眾最終成為天皇的忠實子民。(記者 張昕)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