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甘粕正彥用強盜的腦子拍電影

2015年06月24日15:42   來源:遼寧日報

原標題:甘粕正彥用強盜的腦子拍電影

日本學者角田房子所著《甘粕大尉》是研究甘粕生平的重要著作。

甘粕正彥,偽滿洲國史中一個不可回避的存在。他領導拍攝了大量辱華電影,同時又是中日兩國描寫偽滿洲國的影視作品中經常出現的角色。就在2013年日本知名音樂人坂本龍一出版的自傳裡,還回憶起當年參與拍攝電影《末代皇帝》時扮演甘粕正彥,對著溥儀發號施令的場景。他的角色很多,間諜、特務、憲兵、警察,而最重要也是他一生最后的角色——長春“夜皇帝”。

在長春採訪偽滿洲國史,時不時就會有“甘粕正彥”這個名字跳出來。長影、偽滿皇宮、偽滿國務院、電影院,甚至就連我們所住賓館,也是當年甘粕正彥住過近6年的大和旅館。

甘粕正彥,出生於1891年,1945年日本戰敗后自殺。 54歲的生命可謂短暫,最后的軍銜隻不過憲兵大尉,但他在日本侵華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卻分量十足。

日本侵略東北的大事幾乎都與他有關

說明甘粕正彥在日本侵略東北過程中扮演的角色,隻舉幾件大事即可:

1929年,甘粕正彥用“服部正男”的假名出現在沈陽,與后來策劃“九一八”事變的日本關東軍參謀板垣征四郎等人相交甚密。 1931年“九一八”事變的第二天,甘粕正彥就迅速趕到吉林市,秘密炸毀日本僑民住房,反誣中國人所為,以此作為侵華的借口。 9月21日,他又竄至哈爾濱,炸毀了日本領事館,制造事端。

1931年11月10日,溥儀一行到達營口滿鐵碼頭,再轉至湯崗子溫泉、旅順,直到1932年3月6日,溥儀在長春就任偽滿洲國執政,甘粕正彥帶著關東軍始終形影不離地控制溥儀的一切行動。在策劃成立傀儡政權時,甘粕正彥提出:偽滿洲國作為日本的附屬國,不能實行總統制而應實行帝制。 1934年溥儀稱帝,就是採用了他的主張。

1932年偽滿洲國成立后,甘粕被任命為偽滿民政部警務司司長,成為偽滿警察的最高頭目。因為早年殘忍殺害日本進步人士的罪行,曾入獄服刑,日偽當局擔心他這段染血的歷史會給殖民統治帶來負面影響,遂在3個月后同意了他的請辭。

此后,甘粕繼續秘密地為偽滿洲國“服務”。 1934年4月1日,甘粕在天津成立大東公司,以各種手段誘騙華北等地的工人到東北從事各種苦不堪言的勞動。成千上萬的中國勞工慘死在東北的鐵路、水電站等各種建設工地和陰暗的礦井下。尤其是在1937年“七七”事變后,大批勞工被押往中蘇邊境地區修建軍事工程,因勞役過重和非人待遇,死傷不計其數,永久消失在茫茫的荒野山林。

從大東公司所獲巨額利益中,甘粕將其中的大量收入都用來在天津及各地設立特務活動分站,繼續秘密從事反華侵華活動。

1937年,甘粕出任偽滿協和會總務部部長。他上任后辦的第一件事,便是安排9年前被關東軍炸死的張作霖的安葬儀式。儀式辦得十分隆重,報紙上做了大量醒目的宣傳報道。甘粕的用心不言自明,就是為了收買人心,以鞏固日本在中國東北的殖民統治。

東北電影市場被他完全掌控

滿映自1937年8月成立后,所拍影片與中國上海的影片相比,在市場上毫無競爭力,令關東軍和日偽當局非常不滿。於是,他們把打破滿映“被動局面”的重擔放在了甘粕正彥的身上。

憑借自己多年在中國從事特務活動的經驗,甘粕正彥很快就掌控了局面,令滿映形勢大變。

1939年11月1日上任后,他針對滿映的機構配置和人員培養,實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同時還投資了一系列有助於滿映電影事業發展的衛星機構,以最大程度確保滿映電影生產、發行、放映任務的順利完成。

著名演員張瑞芳根據滿映老演員的回憶寫成的文章詳細介紹了當時滿映的情況:

甘粕正彥時代的滿映,設備是遠東第一,規模之大,超過日本本土一切的電影機構。有德國最新式的攝影機,可在-40℃的氣溫下照常拍攝﹔有最新式的錄音設備,使蘇聯人都嘆為觀止。有最新的洗印機及暗房設備,全部仿效好萊塢的式樣﹔大的錄音室可容100余人的樂隊演奏。有17個地下大倉庫,貯滿了足夠每日工作14小時、同時5組拍戲、可供5年之用的制片材料。連冬日為取暖用的煤每日都需消耗125噸。除此之外,在東北各大都市,大連、沈陽、哈爾濱、吉林都有“出張所”(即分社)。 “七七”事變之后,滿映又在北平成立華北電影公司。連上海的華影,都有滿映1�3的投資。為了統治發行,東北231個電影院都握在滿映之手 (其中隻有60家是官商合股),關內的片子到關外來,一概收買版權,聽他任意處理,於是東北的人民,不看電影便罷,要看就得看這個獨家制造,獨家發行的滿映電影。

甘粕正彥和他領導下的滿映,壟斷了整個東北的電影娛樂市場,於是有了“溥儀是假皇帝,關東軍是白天的皇帝,甘粕正彥是偽滿夜皇帝”的說法。

拉攏中國電影人卻沒得逞

像偽滿所有的機關一樣,滿映早期的高中級職員都是日本人,中國人隻能做日本導演、攝影師、錄音師、燈光師、布景師的小助手。但是,影片是拍攝給中國人看的,日本技術人員大多“水土不服”。為了改變這一狀況,甘粕正彥大規模培養中國電影人才,同時大膽起用中國導演獨立拍片。

幾個小例子最能說明甘粕對中國員工的拉攏手腕。在偽新京市市長官邸舉辦的日滿要人宴會上,滿映女演員們被安排陪酒,甘粕故作憤慨地說:“女演員不是藝妓,是藝術家。”並要求偽市長再舉辦一次以女演員為主的宴會犒勞她們。甘粕有時還自己掏錢,在長春大和旅館(今春誼賓館)大辦宴席,招待滿映全體演員,並一改往常的死板面目,滿面笑容地幫女演員脫下外套。甘粕這套煞費苦心的表演,不僅僅是為了淡化他本人 “暴力主義分子”的形象,更重要的是為了提高“士氣”,使演員們更加賣力拍片。

然而,甘粕苦心孤詣引進和培養的電影人才,最終卻都成了他的敵人,並最后終結了滿映的生命。甘粕重點培養的導演,絕大多數都沒有順從於甘粕拍攝“國策電影”的需要。甘粕吸納了日本左翼電影工作者、日本共產黨員大眆有章進入滿映擔任巡映課長。他沒有想到的是,滿映垮台后,大眆有章積極幫助中國共產黨進行護廠斗爭,同時還動員一批日籍電影工作者留下來,繼續在新建的東北電影制片廠工作。而更多的原滿映中國電影工作者,在日本戰敗投降后接管了滿映,成為新中國電影事業的奠基者和開創者。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戰敗投降。20日,甘粕服下烈性毒藥氰化鉀自殺。對於他的死,張瑞芳這樣評價:隻有像甘粕這樣自以為是的軍人的腦子,才會相信在高壓統治之下,“真理”竟會傾向於他。

日本知名漫畫家村上紀香的代表作、長篇歷史巨制《龍》,相當多的篇幅以偽滿洲國為背景創作,甘粕的形象在書中反復出現。評論者彌次郎在他的漫畫手札中這樣寫道:“甘粕正彥對一手培植起來的滿洲國擁有極深的感情,(一心想)拍攝出一部完全適合滿洲國中國人情緒的電影,在潛移默化中達到對中國人的洗腦……但‘滿洲國’自始至終就是一個悲劇,花兒無論如何精耕細作,捉虫施肥,它也無法生存於無土之地。 ”(記者 高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