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山東抗戰 圖上硝煙

2015年07月08日15:14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山東抗戰 圖上硝煙

  日軍坂垣師團在臨沂受到中國軍隊的頑強阻擊。
  中國軍隊與日軍在台兒庄激戰。
  海陽民兵在公路上埋雷。
  鐵道游擊隊隊員合影。
  陸房突擊戰部分參戰部隊。

    臨沂保衛戰

  臨沂保衛戰是台兒庄大戰的序幕戰。

  1938年2月,日本最精銳的部隊之一坂垣第五師團主力坂本支隊及偽軍劉桂堂部約兩萬人,自膠濟線南犯諸城、沂水、莒縣,直扑臨沂。臨沂系魯南重鎮,是各公路的交叉點。臨沂的戰略位置關系到隴海、津浦兩路的安危,也是徐州的一個重要屏障。日軍以坂垣師團猛攻臨沂,正是為了策應日軍磯谷師團進攻台兒庄。

  在臨沂保衛戰中,第四十軍、第五十九軍全體將士並肩浴血戰斗,創造出打死打傷日寇6000余人的戰績。李宗仁在評價這一戰役時說:“臨沂一役最大的收獲,是將坂垣、磯谷兩師團擬在台兒庄會師的計劃徹底粉碎。造成爾后台兒庄血戰時磯谷師團孤軍深入,為我圍殲的契機。”

  台兒庄大戰

  1938年3月23日至4月7日的台兒庄大戰,是全面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沉重打擊了日軍的猖狂氣焰,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戰熱情和勝利信心。

  在戰役中,中國軍隊共擊潰日軍第五、第十兩個精銳師團的主力,斃傷日軍11984人,俘虜日軍719人,繳獲大批武器、彈藥,嚴重地挫傷了日軍的氣焰。不過,中國軍隊雖然參戰部隊有10個師約10萬人,相對日軍兩個師團約3萬人在人數上佔有優勢,但由於武器落后,尤其是機械化武器裝備完全空白,總的來講仍是敵強我弱,處於劣勢,因而也付出了沉重代價。據統計,中國軍隊有3萬多名官兵當場陣亡,英勇殉國。

  孫祖伏擊戰

  孫祖伏擊戰,又稱九子峰戰斗,是沂蒙軍民抗戰以來取得的第一次重大勝利。

  1940年3月,莒縣、沂水、朱蔚、東裡店、銅井等據點的日軍300余人,偽軍100多人,進犯我沂蒙山南部地區,向孫祖一帶扑來。當時,山東縱隊司令部駐在孫祖南面的東高庄,大眾日報社駐西高庄,中共山東分局黨校駐鐵峪。敵軍扑向這一帶,矛頭指向我軍政領導機關,用心極其險惡。

  這次伏擊戰,共斃傷敵少佐小林以下190余人,同時還俘虜漢奸18名,繳獲小車60余輛、戰馬5匹及其他戰利品。

  潘溪渡戰斗

  潘溪渡位於山東鄆城縣城西北。當時,鄆城駐有日軍三十二師團1個大隊和偽軍500余人,並在侯集、程屯等地設置據點。日軍自恃武器精良,氣焰囂張,經常攜出城對我根據地進行“掃蕩”,燒殺搶掠。

  為了鞏固擴大魯西抗日根據地,打擊日軍的囂張氣焰,1940年底,魯西軍區司令員楊勇、政委蘇振華召開會議,決定採取一次大的戰斗行動。經過激戰,共殲日軍少佐以下160余人,偽軍大隊長以下130余人。

  潘溪渡伏擊戰的勝利,打出了八路軍的威風,振奮了魯西廣大群眾,對堅持魯西抗日游擊戰爭具有重要意義。

  梁山殲滅戰

  1939年5月,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在陸房突擊戰后,師部率主力一部轉向東平、汶上一帶活動。1939年8月1日,第一一五師師部及其直屬部隊,在梁山縣獨山村東面的孟家林召開慶祝“八一”建軍節大會。8時許,得悉日軍第三十二師團以步兵、炮兵及偽軍各一部,共400余人,由長田敏江少佐率領,從汶上縣城出動,向梁山地區進犯,對魯西進行“掃蕩”。陳光、羅榮桓經過周密分析,決定殲滅該敵。

  梁山殲滅戰,粉碎了日軍的掃蕩,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為鞏固魯西抗日根據地,開展平原游擊戰爭打開了新局面。

  魯中反掃蕩

  1941年11月2日,日軍第十二軍司令官土橋一次中將調動5萬余日偽軍,向中共山東分局、山東省戰工會、一一五師和山東縱隊等領導機關所在的魯中根據地,發動了空前規模的大掃蕩,企圖借絕對優勢兵力,以“鐵壁合圍”一舉殲滅山東抗日根據地黨政軍領導機關和主力部隊。

  這次反掃蕩,八路軍一一五師和山東縱隊共作戰150余次,殲日偽軍2000余人,在敵我力量懸殊的困難情況下,雖然遭受了較大損失,但取得了最終勝利,保存了山東黨政軍領導機關和部隊有生力量,堅持和鞏固了山東抗日根據地。

  利津攻堅戰

  1944年,抗日戰爭戰略反攻的序幕已經揭開。7月,渤海軍區遵照上級的指示,對敵展開了強大的夏季戰役攻勢。

  8月11日,渤海軍區發起以解放利津城為中心的夏季攻勢第二階段作戰。該城守軍為日軍一個小隊和號稱“中國皇軍”的偽華北綏靖軍第八集團軍第二十七團,總兵力2000余人。

  此役,共斃俘日偽軍1600余人,繳獲大小炮14門、輕重機槍29挺、長短槍900余支、子彈10萬余發、汽車2輛、戰馬50余匹、糧食75萬公斤。利津攻堅戰,是渤海軍區部隊首次取得對城市攻堅作戰的勝利,鞏固擴大了渤海根據地,鍛煉和提高了部隊攻堅作戰的技能。

  海陽地雷戰

  抗戰時期,我省海陽縣的地雷戰聞名全國。在八年抗戰中,海陽民兵共作戰2000余次,斃傷俘敵1500余名,繳獲各種武器600余件,涌現出縣以上英雄模范500多名,其中趙守福、於化虎和孫玉敏3人還榮獲“全國民兵英雄”的稱號。

  隨著戰爭持續發展,地雷品種由拉雷、踏雷、絆雷,發展到夾子雷、梅花雷、頭發絲雷、真假子母雷、丁字雷、水雷、標語雷、飛行雷等30多種。埋雷方法也由預埋待炸發展到飛行爆炸,由單一布雷發展到大擺地雷陣。

  鐵道游擊戰

  鐵道游擊戰是八年抗戰中,共產黨領導敵后軍民開展形式多樣的游擊戰戰法之一,在廣闊的敵后鐵道沿線,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零打碎敲地消滅敵人,極大地牽制、消耗了敵人實力。

  魯南鐵道隊就是這種戰法的典型代表,他們以微山湖為依托,打洋行,截火車,破鐵道,炸橋梁,搞情報,捉漢奸,護送干部過路,其英雄事跡在抗日戰爭史上獨樹一幟。

  陸房突擊戰

  陸房突擊戰是八路軍主力部隊初到山東之后進行的第一次戰役性戰斗,是繼平型關大捷之后取得的又一次重大勝利。

  陸房突擊戰,共斃傷日偽軍1300余人,粉碎了敵人殲滅一一五師主力部隊和魯西黨政領導機關的企圖。本次戰斗的勝利,影響所及震動全國。蔣介石亦致電朱德、彭德懷表示“殊堪嘉勉”,事實上承認了八路軍一一五師在山東的合法地位。從此,山東抗日戰爭出現了新的局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翼、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