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日軍侵華再現“鐵証” 900多頁《支那事變戰場記錄》詳載日本侵華罪行

賈瑞君

2015年07月10日09:06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日軍侵華再現“鐵証”

  日軍編纂的一套侵華“鐵証”,7月7日亮相我省。這套《支那事變戰場記錄》,由日本軍方於1938年印刷,全書分上、中、下三卷,書中大量的文字和圖片清晰地揭示了當年日軍侵華的情景,深深暴露了日本的侵華罪行。

  日軍侵華“鐵証”由淄博市民淘來

  45歲的淄博市民劉長征是日軍侵華“鐵証”的發現者。1995年,劉長征開始收藏。20年來,他共收藏抗戰侵華史料4000余件,其中很多被多地檔案局翻印復制。

  7月7日,劉長征告訴記者,這套叢書是2012年他在北京潘家園舊書市場淘來的,當時他把自己的一件價值1000元的收藏品交給賣家后,又添加了600元錢,總價值為1600元。

  這套叢書是由日本陸軍恤兵部於昭和十三年(1938年)發行,分上、中、下三卷,由日本陸軍省新聞班監制,日本陸軍畫報社編纂。在這套叢書的首卷第一頁和最后一頁上,均用藍色印章印著“平成19年5月7日(也就是2007年),昭和史研究所和寄贈山本健介”等字樣,內有當時日本陸軍大臣陸軍中將板垣征四郎題寫的“皇風萬裡”和前陸軍大臣陸軍大將杉山元題寫的“山河有聲”,序由當時日軍北支方面軍司令官陸軍大臣寺內壽一所作。

  “日本人的記載詳細得可怕”

  《支那事變戰場記錄》三卷均為320頁,尺寸10*13cm。外皮為牛皮紙包裝,內冊圖書全是深藍色硬紙外殼,以文字為主,輔以大量圖片和地圖,共900多頁,詳細記錄了日軍全面侵華戰爭的過程,各大戰役、會戰過程及被侵略各省的概況介紹、地圖、物產圖、兩軍態勢圖等也一應俱全。全書共刊發各類地圖、寫真、照片等幾百幅,包含有抗戰時期大多數省地圖。

  “日本人記載得太詳細了,詳細得可怕。可見日本在侵華前期和戰爭期間,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進行調查,這也赤裸裸地展示了當時日軍對中國豐富資源蓄謀已久的野心和掠奪計劃。”劉長征說,關於山東省的記載,膠濟鐵路沿線的青島、淄博、濟南等重要城市,以及泰安、曲阜等歷史名城,和擁有石油資源的東營等地都單獨成篇。每個篇章裡詳細地記錄了當時日軍眼中的城市概況,當時的一些重要事件、重要經濟資源,甚至當時省內的重要人物、物產、交通狀況及居民言語等情況都被詳細記錄。

  在關於淄川炭礦的記載中,詳細描述了當時礦上六十歲以上的出炭人情況,日軍記錄的淄川炭礦的炭田面積為二億一千三百萬坪,炭的儲藏量,哪個公司經營,經營情況如何,礦工的數量身份年齡等都詳細記錄在案。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翼、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