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崢嶸
劉培善,1912年9月4日出生在湖南茶陵縣枧田鄉石壁下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9年1月,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同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是人民軍隊的優秀政治工作人員,歷任營、團、支隊、旅、縱隊政治委員,兵團、大軍區副政治委員、第二政治委員。參加過湘贛蘇區艱苦卓絕的南方三年游擊戰爭,開辟發展蘇中抗日根據地的斗爭和敵后抗日游擊戰爭,以及華東解放戰爭的多次重要戰役戰斗,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貢獻,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清剿匪患得到毛澤東的嘉勉
全國解放以后,剛剛參與指揮第10兵團參加渡江、上海、福州等戰役的劉培善走馬上任,被任命為福建軍區副政委,從此,他在福建這塊紅色的土地上辛勤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
他剛上任時,福建正是解放初期,全省各地的匪患極為嚴重,高山峻嶺的閩北、閩西尤為猖獗。劉培善不顧炎天暑熱、數九寒天,經常深入前線,指揮部隊與地方武裝密切配合,發動群眾,組織聯防,採取集中合圍、重點清剿、分散出擊、窮追猛打、連續作戰等戰術手段,為清除匪特竭盡全力。
1950年冬,他作為福建軍區副政委,冒著風雪,前往長汀指揮剿匪。當時大雪封山,叢林一片銀裝素裹,第29軍87師259團一個連被土匪包圍,有被殲的危險。正在這時,劉培善出現在第259團團長阮文炳面前,與他一道研究、重新部署兵力,並直接指揮該團作戰,終於消滅了這股頑匪,擊斃匪首蘇玉熒(“先鋒縱隊”政委)、康明深(“東南反共救國軍”副司令)等。
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在葉飛、劉培善等軍區首長的指揮下,福建剿匪工作取得喜人成績。1951年2月,毛澤東給部隊來電嘉勉:“你們1月份剿匪簡報收到,閱悉。剿匪成績甚大,致慰!望繼續不懈,堅持到底,務於3月底之前,肅清福建一切股匪﹔如那時尚有殘匪未清,仍須以地方武裝及民兵繼續堅持肅清,直到完全消滅匪眾為止。”劉培善將毛澤東的嘉勉電廣為宣傳,勉勵指戰員繼續堅持“勇打猛追、駐剿挖根”的戰術原則,發揚吃苦耐勞、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他經常深入第28軍,一面指揮打仗,一面做思想政治工作,該軍先后兩次赴閩北剿匪,共殲匪1萬余人,獲得上級的表彰。
狠抓部隊政治思想建設
劉培善自從任福州軍區副政委以后,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保衛國防安全和部隊建設上。為加強海防建設,他經常不辭辛勞,深入海防第一線,到部隊基層調查研究,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福建前線的大小島嶼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由於他經常深入海島,對前線的情況了如指掌,掌握了指揮反擊美蔣匪特騷擾的主動權,來一股匪特,他就指揮消滅一股。1962年,全軍在福建召開了沿海邊防會議,劉培善在會上作了關於海防建設經驗的匯報,受到譚政、羅瑞卿等與會領導的高度贊揚。1962年,我國正處於三年困難時期,蔣軍大肆叫囂要反攻大陸。為加強戰備,毛澤東親自找在京的劉培善談話,叫他認真分析形勢,估量軍心民心。劉培善堅定地說:“在主席領導下,福建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福建又是老蘇區,群眾經受過長期的鍛煉和考驗,愛國熱情都很強烈。雖然當前有若干不利因素,但我們有決心有信心消滅一切來犯的敵人,請主席放心。”
劉培善從京回閩后,與福州軍區其他領導同志一道分析了敵我勢態,按毛澤東的指示認真作了戰斗部署,重新調整了布防力量,落實了一切戰備措施,使福建前線真正成為敵人不敢越雷池一步的鋼鐵長城。劉培善遵照中共中央關於“人民解放軍永遠是一個戰斗隊,又是一個工作隊”的指示,領導福州部隊一面緊張地進行訓練和建設,執行保衛國防的任務﹔一面大力參加地方工作和群眾的生產建設,執行了工作隊的任務。1958年6月,劉培善撰寫了《我們是社會主義事業的保衛者,又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的長篇文章,總結了福州部隊執行工作隊任務的經驗,經解放軍總政治部印發全軍,對建設社會主義事業,密切軍民關系,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劉培善在抓部隊的政治工作方面,嘔心瀝血,不辭辛勞,注意培養和發現連隊政治思想工作搞得好的典型。自從部隊涌現出“硬骨頭六連”、“紅色尖刀連”等先進連隊以后,他組織福建的連隊干部到“紅色尖刀連”參觀學習,就地取經﹔請“硬骨頭六連”在福州軍區各基層連隊表演示范,介紹經驗。1963年,他向主持中央軍委工作的副主席賀龍元帥寫了關於加強部隊政治工作的報告,闡明了自己對加強連隊政治工作的見解和主張。賀龍在報告上批示:“抓好基層黨支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把連隊建設好。”中央軍委將賀龍的批示和劉培善的報告發到全軍各團,對全軍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在政治工作中,劉培善善於培養、發現和運用典型經驗,堅持以點帶面的工作方法。他每年都要深入福建前線最前沿的海島——青嶼島調查研究,指導和總結連隊的思想政治工作。青嶼島位於廈門港以東海面,距廈門和金門、馬祖約10公裡左右,距敵佔二擔島僅3公裡,是廈門前哨的堡壘。由於駐島的第4連黨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出色,使這個“光長石頭不長草,鳥不歇腳船不靠”的荒涼小島,變成海上的鋼鐵堡壘。
劉培善每年來到這個孤島,都要住上幾天,深入戰士的營房、哨所,和戰士們促膝談心,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幫助解決各種困難,暢談革命傳統,勉勵大家安心守島,艱苦創業,樹立正確的生死觀。他甚至深夜去營房幫戰士蓋被子,檢查站崗放哨情況。1962年,他冒著台灣當局企圖反攻大陸的危險,深入該島,檢查戰備。一踏上海島,他向全連指戰員行了三鞠躬禮,意味深長地說:“你們為祖國站崗,辛苦了,我代表軍區黨委向大家致敬!”指戰員們深受感動,一致表示:“決不辜負軍區首長的期望,一定像海島上的青鬆那樣,不怕風吹雨打,不畏霜雪嚴寒,永遠扎根海島。”
1964年7月,駐守青嶼第4連為表達對劉培善關心海島建設的感激之情,將島上喂養的一對白鵝所生的第一窩鵝蛋挑了10個,派專人送給劉培善吃。但他一個也沒有留,全部送給了軍區食堂。他給第4連回信說:“你們的心意我領了,今后不要送東西給我。最好的行動是保持和發揚光榮,把海島建設成為鋼鐵堡壘。”在劉培善與其他軍區首長的具體領導下,駐守青嶼的第4連各方面的工作做得很出色,被軍區黨委記集體一等功,並授予“海島紅旗”的光榮稱號,連隊曾五次派代表上北京受到毛主席接見。
關愛關心戰士成長
1963年春,劉培善深入第28軍84師252團1營了解情況,當時該營駐扎在連江縣貴安村老百姓家裡。劉培善剛到營部時,營教導員王忠春要把自己住的房子讓給他,劉培善婉拒說:“我看你們通訊班搭的草棚很好,我就同他們睡在一起吧。”於是,他睡了20多天草棚,與戰士們朝夕相處,問長問短。當知道通訊班班長唐異軍是湖南株洲人時,他對小唐親切地說:“啊,我們是老鄉,你要安心服役,當一位人民的好戰士。”他還召集湖南籍的戰士開座談會,向大家講述湖南人民的革命傳統,鼓勵大家為保衛祖國、建設祖國作出新的貢獻。劉培善對同志懷有火一樣的階級感情。
他為人嚴肅,當面批評人很嚴厲,不講情面﹔但背后專講別人的優點、長處,對人關懷備至,體貼入微。他說:“有話當面講,恨鐵不成鋼。”有一次,他當面批評一個犯錯誤的同志,聲音很大,連在樓上寫材料的劉培善夫人左英也聽到了。事后左英說他批評人的聲音太大、太厲害時,他回答說:“像你們這樣婆婆媽媽的,總是二一添作五,人家受不到震動,怎麼改正啊!”過了幾天,討論這個干部的處分和工作安排時,他卻著重講了這個同志的長處,主張要減輕對他的處分,繼續使用。說不能把人一棍子打死,要從發展的觀點看問題。他說:“待人對事,不能當面說得好聽背后搞鬼。當面嚴格批評,誠懇幫助,這才是真正愛護一個同志的正確態度。”一些犯過錯誤、受過他嚴厲批評的同志深有感慨地說:“劉政委對我們要求嚴,當面嚴厲批評,過后仍關心愛護,信任使用,從不背后整人,將嚴父之心、慈母之情融為一體,在他手下工作,我們放得下心。”
可惜的是,像劉培善這樣一個黨的好干部,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四人幫”橫加迫害,於1968年5月8日含冤去世,終年56歲。劉培善被迫害致死后,周恩來組織專人進行了調查。5月16日,周恩來召集福州軍區在京黨委常委及海陸空部隊負責人開會,代表中共中央嚴肅批評了迫害劉培善這一事件。周恩來在會上對劉培善的一生作了高度的評價,指出:劉培善同志是個老紅軍,堅持湘贛邊三年游擊戰爭是很頑強的,他為革命獻出了一生,是我黨、我軍的優秀干部﹔並宣布劉培善定為烈士,其家屬、子女享受烈屬的一切待遇,骨灰安放在八寶山(后根據家屬要求,安葬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園)。
8月11日,毛澤東在接見福州、成都等六大軍區團以上干部時,特意把左英叫到主席台上,第一個接見了她,並一起照了相,對左英進行了親切的慰問。
“四人幫”被粉碎以后,1978年,在劉培善逝世10周年之際,經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批准,福州軍區黨委作出了《關於劉培善同志問題的結論》,對他作出正確的評價:“劉培善同志忠於黨,忠於人民,立場堅定,英勇作戰,積極工作,艱苦朴素,光明磊落,為加強部隊建設作出了貢獻,為共產主義事業獻出了一生。他是我黨的優秀黨員,我軍的優秀干部。”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