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分享

抗戰:中國勝利的世界意義

本報記者 申孟哲 陳振凱

2015年07月27日09: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70年前,中國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一起,贏得了艱苦卓絕的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這場勝利,屬於偉大的中華民族,也屬於世界上所有愛好和平的人。

  是的,必須從世界的角度出發,我們才能看清中國抗戰勝利的真正意義。

  抗戰勝利屬於中國和世界

  抗戰勝利,是全體中華兒女對日本侵略者的勝利。在這場持續八年的戰爭中,中國付出了3500萬人傷亡的代價,迎來了近代以來對外族入侵勢力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在抗戰勝利前整整60年,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簽訂,中國走到亡國滅種的邊緣,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馬關條約》簽署60年后,中國迎來頑強的勝利,中華民族告別了孫中山先生曾喟嘆的“一盤散沙、四分五裂”的狀態,重新在戰爭中凝聚成一個整體,無論民族、不分地域、各個階級,全員投入到這場戰爭中。——可以說,抗戰的勝利,也是中國作為現代民族國家的真正起點。

  但抗戰勝利的意義並不局限於此。放眼世界場域,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牽制了日本超過60%的陸軍、40%的海軍,使其無法“北進”攻打蘇聯或“南進”太平洋群島,在同盟國的作戰中發揮了重要的戰略作用——而在1939年歐戰爆發、1941年美國參戰之前,中國已獨立抵抗日軍數年。

  長期以來,中國抗戰的作用和地位,卻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與承認。牛津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拉納·米特在其著作《中國:被遺忘的盟友》中開宗明義地說:“十年來,我們關於那場全球性戰爭的理解一直未能對中國的角色給出恰如其分的說法。”他進一步指出,如果要正確看待那段歷史,“必然要承認中國是戰時同盟國四大核心國之一,與美、蘇、英三國地位同等”。

  抗戰紀念屬於中國和世界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對於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紀念,恰好同時具備了“祀”與“戎”的成分。

  正因此,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同盟國中,紀念一直是隆重的:在法國,人們紀念敦刻爾克撤退和諾曼底登陸﹔在英國,每到與二戰有關的日期,就連足球場上的球員和教練,都會佩戴紅花,在賽前為戰死的烈士默哀﹔在俄羅斯,盛大的紅場閱兵,也講述著70年前衛國戰爭的記憶。

  在中國,9月3日的抗戰紀念日,同樣屬於這一類。因此,中國的提議一出,得到了許多國家的響應。

  前不久,在上合烏法峰會上,幾乎每一個與習近平主席面對面交談的外國領導人,都表示對中國舉行抗戰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的支持,並表示一定會到場參加﹔中國公布的紀念日安排中,也邀請了外國政要、軍隊代表參加。

  為什麼要在今天紀念抗戰勝利?因為在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主流,但“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中國舉行抗戰紀念日,不僅使中國人民銘記歷史,同樣也是在全世界昭告,和平來之不易,不忘歷史,才能更好地珍視現在。

  抗戰精神屬於中國和世界

  2014年,習近平指出,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壯闊進程中,形成了偉大的抗戰精神,中國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偉大的抗戰精神,屬於英勇的過去,同樣屬於為民族復興偉大中國夢而奮斗的今天﹔屬於偉大的中華民族,也同樣具備普適性的世界意義。70多年前,中國在經濟和軍事實力遠遜於對手的情況下,頑強不屈、英勇戰斗,不僅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卓越貢獻,也同樣鼓舞了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為民族獨立和解放而不懈奮斗。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沈強指出,正是這樣的貢獻和精神,使中國在戰后成為聯合國的創始國之一、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為戰后國際秩序奠定基礎﹔也正是因為戰爭的經驗教訓,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主張在國際交往中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至今仍然是中國對外關系的重要准則,在國際上廣受承認和歡迎。

  “如果我們想了解中國在當今世界的作用,最好應該提醒自己:中國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參與那場艱苦卓絕的戰爭,不僅僅是為了國家尊嚴和生存,還為了所有同盟國的勝利。正是在那場戰爭中,東西方一起抗擊了有史以來最黑暗的邪惡力量。”拉納·米特說。

(責編:楊翼、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