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楊十三:從大學教授到渤海毓雄

2015年07月31日14:17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從大學教授到渤海毓雄

青年時期的楊十三。
1938年6月,八路軍第四縱隊向平北、冀東挺進,支援冀東人民武裝大暴動。
資料片

▲楊十三等創辦的遷安四團堡職業學校圖書館。
蔡元培寫給楊十三等創辦遷安四團堡職業學校的賀信。
(本版圖片除資料片外均由楊小冀供圖)

  ■閱讀提示

  他是中國造紙業的精英,卻毀家紓難支援抗戰,“誓為國家盡全忠,誓為民族盡大孝”。

  他是留美歸國的化學博士,卻在年近半百投筆從戎,掀起抗日洪流席卷長城內外、渤海之濱。

  他是教育界知名人士,卻義無反顧追隨八路軍轉戰太行,直至犧牲在抗日最前線。

  “國家在風雨飄搖之中,對我輩特增擔荷﹔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於先生猶見典型。”在八路軍總部為他召開的抗戰時期規格最高的追悼大會上,毛主席親書橫額:“浩氣長存”,並題送挽聯。朱德總司令主祭,並題送挽詞:“渤海毓雄,民族之杰﹔靄靄風儀,異質挺特﹔冀東義起,倭奴氣懾﹔瞻彼真容,彪炳日月。”彭德懷副總司令致悼詞。

  70余年前的烽火早已散盡,那個熱血的名字——楊十三,卻依然在今天的燕趙記憶星空裡熠熠生輝。

  留美博士毀家紓難 從大學教授到渤海毓雄

  夏日的天津五大道,槐香四溢,游人如織。

  穿過繁華的南京路,記者來到位於成都道鵬程裡的楊十三舊居,斑駁的磚牆、狹窄的街道,這裡仍保持著一份寧靜。

  “這就是八路軍第四縱隊參謀長李鐘奇秘密養傷的地方,而且還是抗戰初期地下黨和八路軍的聯絡點。”河北工業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霍佔良告訴記者,當時日本人對天津把守森嚴,楊十三派侄子楊效賢將李鐘奇秘密接到天津家中,由其好友名醫黎宗堯和池石卿在馬大夫醫院(現址為天津市口腔醫院)治療。隨后一個月裡,楊十三的妻子司湘雲和女兒楊效蓮,主動擔起照顧李鐘奇的重任,使他痊愈並安全回到冀東。

  “作為愛國知識分子的典范,楊十三可謂是傾其所有來支持抗日。”長期從事楊十三生平資料整理研究的霍佔良話語裡滿是崇敬,“他絕對當得起‘毀家紓難’這四個字。”

  1889年的中國風雨如晦,楊十三出生在遷安楊團堡村,原名楊彥倫。抗戰后,改名楊裕民。因在堂兄弟中排行十三,故名楊十三。少時在南開中學讀書時結識周恩來,參加“覺悟社”。

  1920年,開明的祖父資助楊十三赴美國學習,獲博士學位。1923年,懷揣“實業興國”夢想的楊十三回國,歷經十年艱辛發明了“葦草造紙新技術”,並放棄專利權無私地向全國推廣。這一新工藝遏制了日本紙張在中國市場的壟斷。然而,當時的軍閥政府對其提出的造紙業改革方案置若罔聞,在種種現實面前,楊十三實業興國的希望漸漸破滅。

  正當他痛心疾首苦於報國無門之時,“九一八事變”爆發了,民族危機考驗著每一個中國人。

  為支援抗戰,當時正在母校河北工學院任教的楊十三到處疾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有人出人、有錢出錢”。1935年“一二·九運動”中,楊十三組織學生游行示威,以教授身份,走在隊伍最前列,支持聲援北平學生。

  正當國家生死存亡之際,楊十三的老父親不幸病逝。他回家奔喪,說服家人把兩萬吊治喪錢,一半支援二十九路軍,一半賑濟鰥寡孤獨的鄉親。很多人不理解他的做法,楊十三說:“誓為國家盡全忠,誓為民族盡大孝。”

  “楊十三當教授的月薪是240塊大洋,在當時這絕對算得上是高收入階層,但是全家人一日三餐卻都是粗茶淡飯。”霍佔良告訴記者,楊十三經常和子女們說,“人不能為了錢活著,錢要用在有意義的地方。”他毅然放棄了當大學教授的優裕生活,把省下來的錢全都用來支持黨的地下活動。在抗戰爆發以后,這些錢則全用來購買槍支和藥品,支持抗戰前線。

  “七七事變”后,楊十三在自己家中,組織河北工學院部分愛國學生及其子女20多人,成立了名為“工字團”的抗日組織。他利用自家處在英租界的特殊地理位置,將其作為地下活動的聯絡據點,並拿出家中積蓄,變賣了妻子的嫁妝、首飾,又動員其他愛國人士紛紛解囊,購買了大批槍支和無線電台,並將武器裝進特制的雙底木船,經由天津水路,秘密運往冀東抗日前線。

  “為了家鄉父老鄉親和這個國家,他拿出了自己的一切。”楊十三的曾孫楊小冀告訴記者,為了抗戰,生活本來寬裕的楊十三不僅散盡家財,連老家的50畝地也賣了用作支援冀東暴動。“我現在有時還會回老家看看,雖然楊家早已經地無一畝房無一間,但這麼多年過去了,村裡人都還在念著他的好。”楊小冀說。

  抗日戰爭爆發前,楊十三在回鄉辦農民講習所的時候,就與父親動用家中省吃儉用的積蓄開辦了當地第一所女子學校“立三私立平民女子學校”。除了自己的女兒和侄女們,他又到附近各村逐家逐戶動員農家的子女入學讀書。經過不懈努力,“立三女校”迎來首批30多名學生。同時,學校還對上學的全部學生不論貧富、不限年齡一律免收學費。

  后來,楊十三還和父親楊政修等人,以及侄子楊秀峰一起創辦了遷安四團堡職業學校,讓貧苦孩子學會謀生的一技之長。這一教育思想即使在八九十年后的今天也是不落后的,蔡元培為此還專門給這個鄉村小職校寫了長長的賀信。

  就在幾年前,楊小冀終於找到了這封賀信的照片。用手摩挲著斑駁發黃的老照片,曾經縈繞在他兒時心頭的一個疑問仿佛一下子有了答案。作為當時著名的化學家、大學教授,抗戰爆發后楊十三本來可以攜妻帶子轉移到重慶大后方,可他為什麼卻選擇留下來毀家紓難?“對他而言,這根本就不是一道選擇題。他就是這樣一個人,雖然不苟言笑,但心中大愛的火苗卻從未熄滅。”

  年近半百投筆從戎

  “吾憤累年,誓當以死報國”

  今日的天津和平路,是聞名全國的商業金街。百盛購物中心對面的和平路100號,是中共河北省委成立的黨的統一戰線組織“華北人民抗日自衛委員會”的舊址。

  “吾儕與敵決戰之期至矣,吾憤累年,誓當以死報國。”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寇佔領平津。侵略者的飛機扔下顆顆炸彈,河北工學院頓成火海,所有建筑物夷為廢墟,海河兩岸聚集著無家可歸的難民。目睹這一切的楊十三憤怒至極、四處奔走,毅然投入抗日救國的洪流,與好友洪麟閣共謀光復冀東事宜,參加了李楚離任黨團書記的華北人民抗日自衛委員會並任委員。

  1938年春,中共河北省委為迎接八路軍東進抗日,決定以華北人民抗日自衛委員會冀東分會的名義,在冀東舉行一次大規模的工農武裝抗日大暴動。楊十三拿出全部家產全力支持,同時動員親朋好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他還帶領由楊效賢、楊效昭、楊效棠等子侄輩和學院教職員、學生組成的“工字團”親赴前線,參與領導了著名的“冀東抗日武裝大暴動”。

  “冀東暴動時,曾祖父已是年近五十,身上還有病。但投筆從戎的他第一次穿上軍裝,就像換了一個人一樣。斯文沉穩換作了滿懷抗日豪情,慷慨激昂之情溢於言表。”拿著楊十三唯一一張戎裝老照片,楊小冀動情地說。

  剛開始,同志們都說楊十三年紀大了,做些領導組織工作就行。可他並不在意自己的年齡,好多事都親力親為。他帶著女兒楊效昭和兒子楊效棠來到洪麟閣的家——遵化縣地北頭村,同李楚離、洪麟閣密商起義大計。為了讓大多數的群眾參與這場抗日戰爭,楊十三讓楊效昭扮成逃難的人到百姓家裡挨家挨戶做動員工作。不用多說,一提起日本鬼子的殘暴,大家的心就聚在一起了。

  1938年7月16日,是冀東暴動原定舉行的日子。然而,7月5日,因漢奸劉秉忠告密,冀東抗日聯軍第一路軍司令部遭敵包圍。起義消息暴露后,楊十三協助洪麟閣帶領暴動骨干轉移,他指揮隊伍在小狼山上與敵周旋至深夜,冒著大雨,帶隊轉移到魯家峪。

  7月9日,楊十三、洪麟閣領導的冀東抗日聯軍第一路軍於地北頭村提前起義。爾后,他們率所部千余人積極配合挺進冀東的八路軍一舉攻克玉田縣城,活捉日寇駐玉田顧問石本,偽縣長郎惠和投降。

  在玉田縣城,楊十三主持召開各界人士座談會,他號召人們“團結抗日,有人出人,有錢出錢”。在楊十三充滿激情的演講聲中,群眾抗日的情緒高漲。冀東抗日聯軍第一路軍很快發展到5000余人。第一路軍所到之處,勢如破竹,連續攻克了沙流河、亮甲店、鴉鴻橋等鎮。

  1938年7月發生的永載史冊的冀東抗日武裝暴動,掀起了巨大的抗日洪流,席卷東起山海關、西至京津、長城內外、渤海之濱的冀東22縣的廣大地區,有20萬民眾參加,組建了46個總隊10萬抗日武裝。冀東抗日武裝暴動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游擊戰的一次重要的實踐,是中國抗戰史上重要的一頁。當年新華日報在歡迎楊十三到八路軍總部的社論中曾這樣評論道:“冀東人民之代表起義,實堪作我全國民族解放戰爭之模范,証明民眾力量的無比偉大,中華民族潛蘊國力的雄厚,絕非任何外敵所能征服。”

  秀才抗日堅持成功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於先生猶見典型”

  每年清明節之際,楊十三的小女兒楊曉苓都會偕同家人前往晉冀魯豫烈士陵園為父親掃墓。

  今天的邯鄲晉冀魯豫烈士陵園裡,緊傍著左權將軍墓,有一個高盈兩米的圓頂水泥墳塋,蒼鬆翠柏叢中,墓前豎立的黑色大理石墓碑上“楊裕民同志之墓”7個大字分外醒目。

  當年年齡還小的楊曉苓今年已經80多歲,但在母親和兄長的講述裡、不斷地探尋中,楊曉苓早已把父親的一生都銘記在心,“我為有這樣一位為國捐軀的父親而感到驕傲。”

  就在冀東抗日武裝暴動發生的半年前,為了免遭日本侵略者殺害,中共河北省委奉中共和北方局的指示,動員楊十三等一批知識分子去天津周邊的農村配合八路軍建立抗日根據地,同時准備發動冀東暴動。當時,楊十三已經患上了嚴重的胃潰瘍,大家勸他回老家養病,他卻說:“我以孱弱之軀,勢必效死疆場,馬革裹尸。”

  他用壯懷激烈的實際行動,實現了自己的錚錚誓言。

  1938年10月,冀東抗日聯軍奉令西撤。撤退途中遭到日軍襲擊,司令洪麟閣壯烈犧牲,楊十三以文弱之軀冒著槍林彈雨奮力突圍。途中胃病發作,被迫暫回天津就醫。

  楊十三回天津養病的時候,一些好友紛紛寫信給他表示慰問,也有個別人在信中嘲諷他,參加冀東暴動失敗是“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為此楊十三揮筆寫下了八個大字“秀才抗日,堅持成功”,並分贈給好友,以示他抗戰到底的決心。

  1938年11月,楊十三歸心似箭,匆匆離開天津尋找部隊,他本想與呂正操將軍取得聯系,卻因為司令部頻繁轉移而未能見面,於是他繞道尋找在河北堅持游擊戰的侄兒楊秀峰。正是在這時,楊十三在途中碰巧遇到了國民黨河北省政府主席、冀察戰區司令長官鹿鐘麟。

  鹿鐘麟知道楊十三是教育界的知名人士,又是冀東抗聯負責人之一,於是特地派人把他接到了自己的官邸。鹿鐘麟動員楊十三留在國民黨戰區抗戰,楊十三當場表示:“我不是來投你的,我是來找八路軍的,不能留在你這兒。”又說:“你不是要抗日嗎?不如跟我一起去投八路軍,我保你。”鹿鐘麟碰了個釘子,於是悄悄地派自己的秘書為他餞行,把500塊錢送到了楊十三的手裡。后來,楊十三把這筆錢委托八路軍代表轉交給了新華日報社用於辦報。

  1939年6月,應朱德總司令電邀,楊十三終於輾轉來到太行山八路軍總部,新華日報華北版發表了題為《歡迎冀東抗日聯軍領袖楊老先生》的專題社論。文中這樣寫道:“楊老先生毀家紓難,潛入故裡,游說偽警,教育同胞,進行極艱苦的地下工作,並建立抗日聯軍,收復失地,一時寒平津敵偽之膽,震撼國際視聽,實為民族解放戰爭之模范。”

  “在八路軍總部的日子,應該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楊小冀說,在那裡,楊十三看到了抗戰勝利的希望,雖然總部所在地也是戰事不斷,生活困苦,但他沒有絲毫的顧忌和猶豫。他不顧身體的病痛,到村庄、到部隊考察人民抗戰情況,以求積累經驗,准備日后自己返回冀東堅持抗戰時可作借鑒。同時,向朱德、彭德懷、左權等總部首長建議,既修槍又要造槍,既做黑色火藥又要研制黃色炸藥,得到了採納,為八路軍軍工發展作出了貢獻。

  1939年7月,日軍集結重兵分九路向太行山區發起瘋狂掃蕩,此時的楊十三病情極度惡化,躺在擔架上隨部隊一起轉移。在敵情萬分緊急的情況下,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每天都來親自探望他的病情。1939年7月21日,剛剛闖出日軍包圍圈的楊十三在擔架上永遠閉上了雙眼,享年50歲。

  臨終前,他留下了這樣的遺言:“抗日的意志不能消沉,中國若沒有共產黨、八路軍,日本鬼子是打不出去的。告訴在延安學習的那幾個人(指子女們),要好好學習、工作,好好地報效國家。”

  “國家在風雨飄搖之中,對我輩特增擔荷﹔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於先生猶見典型。”1939年9月18日,在八路軍總部為他召開的抗戰時期規格最高的追悼大會上,毛主席親書橫額:“浩氣長存”,並題送挽聯。朱德總司令主祭,並題挽詞:“渤海毓雄,民族之杰﹔靄靄風儀,異質挺特﹔冀東義起,倭奴氣懾﹔瞻彼真容,彪炳日月。”彭德懷副總司令致悼詞。

  1946年3月,晉冀魯豫邊區參議會第一屆第二次大會決定,在邯鄲建立烈士陵園。1950年10月21日,剛剛成立一年的共和國,在邯鄲舉行了隆重的晉冀魯豫烈士陵園落成典禮與安葬左權將軍暨楊裕民等烈士公祭大會。從山西上遙鎮移來的楊十三的靈柩和從涉縣移來的左權將軍等的靈柩一道,被緩緩放入墓穴。

  從此,楊十三就安眠在距家鄉千裡之外的冀南大地上。(記者 郝彥鵬)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翼、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