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抗戰護台的“黑旗”三猛將

2015年08月09日11:04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08:兩岸經合周刊

在50年反抗日本殖民抗爭中,台灣地區總共有65萬人犧牲罹難。而這其中既有慘遭日本侵略者屠城的各族同胞,也有以就義前書下“生為大清之民,死作大清之鬼”的台灣著名抗日農民起義領袖簡大獅為代表的台灣當地抗日志士,更有“違抗聖旨與日人抗戰到流盡最后一滴血”的大陸守台清朝黑旗軍將領劉永福、吳彭年、楊泗洪三猛將。

滄海桑田。盡管時間過去了整整兩個甲子,但直到今天,歷史依然沒有忘記那些為了保衛台灣、保衛家園而犧牲的兩岸抗日志士。

■為“不令倭得”,劉永福抗皇旨保台衛國

120年前1895年農歷五月初六,也就是當年的陽歷6月1日的台灣。

當《馬關條約》大清國談判全權代表李鴻章之子李經方,與后來成為日本殖民台灣后的首任台灣總督日本人樺山資紀,在停泊於台灣基隆海面的日艦“橫濱”號上完成了簽訂《交接台灣文據》,正式辦理將台灣割讓給日本的交接手續時,鎮守台灣南部的清朝駐台防務將領劉永福接到了清政府要其回防福建的“聖旨”。

然而,在“縱使片土之剩,一線之延,亦應保全,不令倭得”的對台灣軍民堅決承諾下,劉永福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由,決意違抗清政府要其從台灣撤軍的旨意,選擇與台灣軍民保土衛國,與“台灣共存亡”的卓絕艱苦的抗日戰爭。

作為清朝將領,劉永福自1869年奉命入越南幫越南平定叛亂,此后又在越南抗擊法國軍隊對越南侵略,1884年中法戰爭開始后,因抗法有功被授以提督之銜。戰爭結束后,劉永福奉詔歸國,爾后出任南澳鎮總兵。

甲午戰爭爆發,劉永福奉命帶兵赴台灣加強防務。抵台后,劉永福建堡壘,籌防戰。因受時任台灣巡撫唐景崧猜忌,受命率部駐守台南。唐景崧此一布局,致使台北方面防務疏懈。

甲午大清戰敗,台灣被迫割讓日本的消息傳到台灣,台灣抗日志士丘逢甲等率紳民抗爭無果,於是召集台灣民眾商議謀取“獨立”,並發電報給劉永福,咨詢可否,劉復電:與台共存亡。“台灣民主國”建立后,台灣巡撫唐景崧任“總統”。6月7日,因台北被日軍攻陷,不久唐景崧逃跑,台紳民於是又推舉劉永福繼任,遭劉婉拒。但劉永福出任“民主大將軍”,率部抗擊南犯日軍,駐扎在台南府城。唐景崧逃跑讓劉永福備感憤怒,決意與台灣人民一道死守台灣。

為了做長期抗日准備,劉永福在台灣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設官銀號,發行紙幣,興郵政,嚴海關。劉永福還親自到海邊勘察海岸線,在海岸挖掘塹坑,把木桶去底埋入塹內,裡面插上竹簽,竹簽削得如尖刀,鋒利如劍,外面蓋上薄木,蒙上草皮,偽裝得和陸地沒有區別。以待日軍從台南登陸踩踏后木翻人落,竹簽穿過腹部斃命。劉永福這招的確管用,后來日軍登陸台南海岸遭到這一工事阻撓,損失慘重。日軍懼怕不敢輕易登陸,便改為艦炮轟炸海岸,炸毀這一工事。但劉永福率領軍民佔據有利地勢堅守,他還多次親自開炮殺敵,使日軍數日不能前進一步。

由於劉永福與台灣民眾的頑強抵抗,侵台日軍不僅遭受慘重損失,原本計劃快速控制全台灣的計劃也被迫推遲。

7月,日本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改變戰法,他給劉永福寫信,以高官厚祿對劉永福等人誘降,被劉永福嚴詞拒絕。在給樺山資紀的回信中,劉永福慷慨陳詞,指責日本人:“……背盟負義,棄好尋仇,無端奪我藩封,無端侵我邊境。當是時,中國臣民,人人切齒,咸欲滅此朝食,以張我朝廷撻伐之威……”並表示,“余奉命駐防台灣,意當與台共存亡,一旦委而棄之,何以對先帝於地下……”

樺山資紀收到復信,自知劉永福不會降日,便再次發重兵攻台南。劉永福率台灣軍民奮勇抵抗,全力據守。到9月,劉永福及台灣軍民粉碎日軍多次進攻。但由於防務軍費入不敷出,劉永福率領的軍隊孤軍奮戰,在內無糧草外無救兵情況下,部分軍隊退入山裡繼續作戰,小

部分向大陸撤退。

■吳彭年血洒八卦山

曾做過縣丞的吳彭年,祖籍浙江余姚,后客於廣東順德,是劉永福帳下一員戰將。

在劉永福駐守台南府的1895年6月,吳彭年在苗栗縣與台灣著名抗日志士吳湯興、徐驤一起合力抵抗日軍南下。由於台北被攻陷,劉永福擔心台中兵力空虛遭日軍攻擊,所以考慮派兵支援當地義民。考慮到台中地區對台南的特殊地理位置,為阻擋日軍南下,吳彭年自告奮勇,願意率700兵士支援台中抗日義軍李維義。

農歷閏五月二十九日,當吳彭年率兵到達彰化時,李維義領導的“新楚軍”已經部署於苗栗。6月15日,吳彭年又接到苗栗民眾請求,率屯兵營管帶徐學仁、大甲屯兵營管帶袁錦清、幫帶林鴻貴等帶兵前往苗栗,並於6月16日進駐當時苗栗縣管轄的大甲。6月18日,由於“新楚軍”副將楊載雲在頭份庄戰役中戰死,日軍乘機南下。

不日,日軍抵達大甲與守軍交戰。吳彭年所部因兵力不足,而新招的兵士尚未完成。戰爭形勢危急,危急之下,為了鼓舞士氣,吳彭年騎馬掠陣,沖鋒在前。但后因其戰騎陣前悲鳴而無法前行,遂換馬再出陣。在鄭義金等台灣義軍的協助下吳彭年所率的部隊奮勇力戰,最終大甲屯兵營管帶、幫帶袁錦清、林鴻貴壯烈犧牲,吳彭年才不得不收兵返回大甲。

6月23日夜間,苗栗被日軍攻破並佔領,吳湯興、徐驤率軍南下台中,吳彭年則率兵趕到彰化,並發電報給台南劉永福告急。第二日,日軍以兩隊進攻彰化,吳彭年以王得標率義軍七星旗兵300守中寮、劉得勝率領先鋒營駐守中庄,孔憲盈守茄苳腳、李士炳和沈福山各率所部守八卦山。6月26日黎明,日軍以一中隊涉溪攻黑旗營,並又以一中隊攻其背后。吳彭年率兵出戰,而日軍大隊人馬此時已從間道直插八卦山,吳湯興和徐驤緊守陣地並開炮轟擊。但日軍卻用山地部隊冒險登山進攻,吳湯興陣亡,徐驤被迫撤退。當時吳彭年正率領部隊在大肚溪畔與日軍交戰,遙望八卦山已豎起日軍旗幟,急率全軍回救。

部隊剛到八卦山山麓處,吳彭年中彈墜馬,身邊4名親兵也壯烈戰死。在日軍炮火猛烈攻擊下,吳彭年身負重傷。但他卻多次自己裹創再戰,直到彈盡,最終壯烈犧牲。此役吳彭年率部雖絕大部分最終壯烈殉國,但也殲滅數百日軍。

■誓與台南共存亡的“黑虎將軍”楊泗洪

楊泗洪,是今天江蘇宿遷市人。早在劉銘傳做台灣巡撫時就隨之入台練兵。由於楊泗洪武藝精強,從軍多年,深得劉銘傳厚愛。

甲午戰爭后,楊泗洪成為劉永福軍中戰將,任協統,其與台中、台南義民歃血為盟,“誓守台南不去”。

事實上,作為從軍多年的戰將,楊泗洪也知道,以台南一隅要抗衡日軍十分困難,但楊泗洪卻從不言敗。每次戰役他均身先士卒,奮勇在前。由於其勇猛善戰,常常讓來侵的日軍聞風喪膽。

尤其是在台南安溪一戰,楊泗洪活捉日軍首領戈藤等人,並斬首挂於軍營外示眾,當時讓日軍震驚。

雖然和吳彭年一樣,內無糧草外無救兵,但楊泗洪在日軍重重包圍中依舊英勇殺敵。在一次突圍中,楊泗洪腿部受傷,他割衣裹傷,再入敵陣狂呼殺敵。其部屬有感於楊泗洪奮不顧身,雖均身處絕境,但卻士氣高昂,他們與日軍堅持血戰兩晝夜,殲敵無數。最終全部壯烈。

事實上,據台灣有關部門整理的史料記載,自1895年台灣淪陷后,血洒台灣抗日戰場的大陸軍民數以萬計,他們與台灣人民一道為“不令倭得”浴血奮戰。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