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盧溝曉月尚在,石獅彈痕猶新。為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從今天起,本報推出《抗戰老兵的烽火歲月》欄目,聽抗戰老兵講述他們浴血奮戰的烽火歲月,希望每個人銘記抗戰歷史,發揚抗戰精神,更加珍愛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老兵檔案】 趙太福,男,1921年1月出生,山東章丘人。1939年7月參加革命工作,1940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原杭州市重工業局黨委書記。1984年離休。
【烽火歲月】 趙太福出生在山東章丘縣南裕村一戶貧苦的農家。在日軍空襲中,他們家的草房先后3次被燒毀,全家人對鬼子恨之入骨。
1939年,八路軍山東縱隊九支隊來南裕村借住,有一個班就住在趙太福家中,那年他18歲。“戰士們不僅把我們家水缸裡的水打滿,還打掃衛生,整理得清清爽爽。空下來時,他們唱歌,我就跟他們學,班長教我的第一首歌就是《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趙太福當即決定:參加八路軍!打鬼子!
抗戰中,趙太福印象最深的是在山東沂蒙山區臨朐縣那場殲滅鬼子機動隊的戰役。當時,在臨朐縣,日軍駐扎了一個機動隊,共33人,經常下鄉掃蕩,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專以婦女為虐殺對象,犯下了滔天罪行。
魯中軍區得知這一情況后,決定出兵鏟除這伙鬼子和漢奸。1945年6月,參謀長胡奇才率魯中軍區二團一舉攻克盤龍山據點,包圍了冶源偽軍中隊。日本鬼子知道如果冶源這個戰略要地失守,臨朐城也難保,就向冶源增援。
“胡奇才早就料到了,他讓兩個營埋伏在荒野,將二團30多個小號兵集中起來,縣大隊也准備了鑼鼓、鞭炮、鐵鍋、銅盤。”趙太福回憶。當敵人進入埋伏圈時,首長下令二團一營出擊。這時,沖鋒號、鑼鼓、鞭炮、鐵鍋聲齊發,把鬼子們嚇得魂飛魄散。
“我們的戰士個個英勇無比,刀刀刺中要害,隻用了10分鐘就結束了戰斗,殲滅了這個機動隊共33個鬼子。”趙太福說,這是大漲抗日軍民志氣的一仗。
抗戰時期,生活極其艱苦,幾天不吃飯是常事,趙太福說,曾有一次7天都沒吃上一口飯。山東地區干旱少雨,喝水也是大難事。困苦的時候,連馬尿都喝。
【老兵感言】 經歷那麼多九死一生的戰斗,度過那麼艱辛的歲月,我們始終沒有退縮,是愛國主義精神給予我們前進的信心與力量。(記者 阮蓓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