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浩氣長存——老紅軍謝畢真雙親罹難記

范德寶

2015年08月12日09:2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福建黨史月刊》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2014年,在國慶65周年之際,武平縣象洞鄉光彩村(又稱崗背村)興建落成革命烈士紀念碑,當地干部群眾紛紛前往敬獻花籃,祭奠24位革命先烈及革命家屬。

象洞鄉位於閩粵交界處,是武平人民革命的發源地、閩西人民革命的重要戰略基點之一,為“20多年紅旗不倒”之鄉。而光彩村又是象洞鄉的重要革命基點村,有省定革命基點7個。1928年冬,中共武平臨時縣委在該村成立。1929年9月,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入閩開創閩西革命根據地,光彩村人民與全鄉人民一起打響了武平縣武裝奪取政權的第一槍。因此,黨委、政府在光彩村建立革命烈士紀念碑是一件得民心的大好事。

身為閩西紅土地的兒女,我懷著朝聖般的心情,於立冬過后從上杭縣城出發,前往瞻仰光彩村革命烈士紀念碑。在山崗上高高矗立的紀念碑遠遠就映入眼帘,鮮紅的碑名在冬日暖陽的照耀下熠熠生輝。紀念碑后側的英烈芳名錄上鐫刻著謝才元、何銀秀夫婦等24位革命先烈及革命家屬的英名,他們都是在1929-1949年間為新中國的誕生而舍生取義、英勇獻身的英烈。

據《武平縣志》記載:1946年3月,福建保安三團在象洞光彩殘酷摧殘革命家屬,謝畢真的父親謝才元和母親何銀秀、謝掄瓚的妻子陳永蘭、接頭戶鄭增仁等慘遭殺害,房屋被燒毀,家產被搶。

回想雙親罹難的情形,現年100歲的老紅軍謝畢真用“喪盡天良”、“慘絕人寰”來形容。謝老雖年事已高,但記憶力強,耳聰目明,聲音洪亮。我因編輯《杭川警苑》事宜曾多次向謝老請教,聽他提起過其家庭慘遭國民黨反動派摧殘一事。這次我到光彩村,還瞻仰了謝才元、何銀秀夫婦的合墓,見到了謝老給雙親題寫的墓志:

一九四六年春節,我軍梅埔韓江縱隊第一支隊和閩西杭武挺進大隊,在光彩村先后遭受國民黨福建省保安第三團的進攻。年三十日,我第一支隊在鐵釘岽突圍,年初二,挺進大隊在白石頂激戰一天,打退了敵人的進攻,但敵人旋即在光彩村大肆報復,燒殺搶掠,瘋狂摧殘家屬,我父親謝才元、母親何銀秀亦不幸被捕。

我父母一生務農,勤勞儉朴,為人忠誠老實,鄰裡皆知。他們受盡嚴刑拷打,但始終堅貞不屈,於三月十七日(農歷二月十四日)被敵殘酷殺害於本村,時年均為五十五歲。

“鐵釘岽突圍”、“白石頂激戰”,是我軍反擊自衛、挫敗國民黨反動派在“停戰”幌子下策劃的一起罪惡軍事陰謀。

據《武平縣志》記載:1946年2月1日至3日,國民黨保安團和地方自衛隊600余人,進攻杭武挺進大隊駐地象洞鐵釘岽、白石頂,游擊隊英勇奮戰,擊斃保安三團少校團副雷濟,打死打傷50多名敵人。

謝畢真所著《鴻爪》一書中的《韓縱一支隊鐵釘岽突圍記》,講述了我軍實際戰斗力隻有2個班,英勇頑強地從20倍於己的敵人“圍剿”中成功突圍。而白石頂激戰還讓保安三團團副雷濟的狂言一語成讖:這次不消滅共匪,我雷濟就死在這裡!

不甘失敗的敵人惱羞成怒,向手無寸鐵的革命家屬、基點村群眾展開了瘋狂的報復。

給我詳細講述當年情形的長者,是謝才元、何銀秀夫婦的兒媳婦,謝畢真的表妹何三妹。已87歲的何三妹老人現住平頭崗上,其屋后背就是雙親的合墓。顫巍巍的她由兒孫攙扶著,堅持給墓地祭掃,父母就義時的堅貞不屈、英勇壯烈永遠根植在她的記憶深處,從來不曾忘卻。

1946年農歷2月13日,春寒料峭,哈氣成霜。一群荷槍實彈的國民黨保安團在田地裡抓捕到正在忙活的謝才元、何銀秀夫婦,一場狂風暴雨般的浩劫就要來臨。

“你兒子謝畢真在哪裡?那幫共匪藏到什麼地方去了!”土匪氣急敗壞地問。

土匪是何三妹老人對國民黨反動派的輕蔑稱呼。

“不知道。”夫婦倆無從得知自己的兒子及隊伍在哪裡,隻知道兒子十年前就參加了革命,他和他的隊伍都是“干大事”的人。夫婦倆有所不知,他們的兒子謝畢真此時已是中共梅(縣)蕉(嶺)(上)杭武(平)邊縣委5名委員之一,在鐵釘岽突圍中,中共梅蕉杭武邊縣委和梅埔韓江縱隊第一支隊派出了一個班進行掩護,使我軍勝利突圍。

謝才元、何銀秀夫婦被五花大綁,並被一路拖曳到一個大草坪旁邊的民房裡(現為村部)。途中,敵人對其拳打腳踢,用槍托猛砸。

當晚,敵人對夫婦倆以及同時被抓的謝掄瓚的妻子陳永蘭、接頭戶鄭增仁嚴刑拷打,夾手指,灌辣椒水,用皮鞭抽,用烙紅的鐵塊燙,用刺刀捅,無所不用其極。然而,他們咬緊牙關,視死如歸,始終沒有透露給敵人半點消息。

翌日上午,敵人將他們拖到草坪上,並將來不及逃跑的村民驅趕到草坪周圍。

村民們看到,4人已遍體鱗傷,奄奄一息。其中,謝才元的后背棉襖被刺刀挑破,鮮血已將棉襖染紅。而他們的旁邊還有一個剛挖的大坑。

細聲細語的何三妹老人囁嚅著講述敵人的凶殘,仿佛當年的情形至今還讓她后怕。

目睹慘狀,村民們恨得咬牙切齒,對敵人怒目而視。

“看看,這就是通匪的下場!”敵人歇斯底裡。

“要是誰能說出共匪的下落,我就放過他們,否則就活埋!”

村民們憤怒了,人群立即騷動起來,幾個不怕死的想沖出去救他們。然而,他們手無寸鐵,怎能敵得過荷槍實彈的劊子手?

敵人把4人扔進大坑裡,瘋狂填土。他們的身軀漸漸被泥土覆蓋,隻露出腦袋。

“到底說不說?!”

除了氣若游絲的呼吸聲,隻有沉默。

敵人眼看他們臉色發紫,快不行了,又將他們挖出來,潑上冷水,繼續拷問。

“土……匪!你們……別……枉費心機了。” 冥冥之中,謝才元掙扎著說。

“你們真不怕死?那我就成全你們!”黔驢技窮的敵人要下毒手了。他們從人群中拉出一個壯丁,強迫他槍殺本村革命家屬。壯丁誓死不從,遭到敵人一頓暴打。

就在這時,謝才元拼盡最后一口氣,突然怒斥國民黨反動派。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想必他是不想殃及更多的無辜群眾。

敵人罪惡的槍聲響起。受盡摧殘的4位英烈倒在了血泊中。

敵人隨后跑到他們的家裡,揭瓦拆房,搶掠一空,之后點火燒房,付之一炬。

“謝畢真還有兩個兒子,務必斬草除根!”

敵人在村裡四處搜尋謝畢真兒子的下落。所幸,親戚及村民們早已將謝畢真一個8歲、一個3歲的兒子藏了起來。

敵人悻悻離去。當晚,村民們乘著夜色,用谷笪包裹,將4人的遺體草草掩埋。謝才元、何銀秀夫婦被葬在河壩塘山上。

機智躲藏、幸免於難的何三妹,聽鄉親們說起父母被殘殺,悲憤交加,熱淚盈眶。“頭七”那天,她不顧安危,悄悄溜回給父母上墳。不料,狡猾的敵人竟然又來抓捕,何三妹憑借熟悉的山路跑得快,又僥幸躲過一劫。抓捕不成,敵人將豬肉、豆腐、香紙蠟燭等祭祀用品搶個精光。

“頭七”次日,也就是謝才元、何銀秀夫婦犧牲的第8天,在廣東梅縣山區梅埔韓江縱隊第一支隊駐地的謝畢真才得知父母罹難的噩耗。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戎馬倥傯的謝畢真頓足捶胸,望著家鄉的方向三叩九拜、長跪不起,父母含辛茹苦培育自己的一幕幕往事頓時浮現在眼前。

父母斗大的字不識幾個,卻靠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躬耕勞作供自己上學,勉勵自己從小接受教育,長大后救苦救難、救國救民。兒時在村裡非正規小學就讀,后轉學到象洞宏遠高小(象洞小學前身)念書,小學畢業后父母又送自己跨省到廣東蕉嶺縣讀初中,三年的初中費用幾乎將家庭經濟拖垮。直到初中畢業后在母校象洞小學當教師,自己的生活才不再由父母負擔。正是在雙親不遺余力的關心、呵護、支持下,自己才能在早年就接觸到《社會學與社會問題》,了解到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學說和“平均地權”、“節制資本”主張,才能較早閱讀到《現代世界觀》等闡述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與方法的革命思想、理論書籍。

面對敵人的白色恐怖,中共梅蕉杭武邊縣委不久便派出一個班,將謝畢真的兩個兒子分兩次從象洞轉移到廣東梅縣,改名換姓安置在地下黨員的親屬家中。此后,謝畢真的兒子就在廣東學習、生活,解放后才回到福建武平老家。

為便於后代祭掃,親人們曾將謝才元、何銀秀夫婦的墳墓遷至寨下窩子,遷墳時彈頭還嵌在骨骸裡。2004年秋,何三妹老人的新房蓋在平頭崗后,謝畢真、何三妹老人又帶領兒孫們將墓地移到其屋后背。

採訪何三妹老人時,老人的兒子謝明添和謝畢真的孫子文強以及左鄰右舍、熱心村民濟濟一堂。大家從一代代口口相傳的記憶中,努力追思謝才元、何銀秀夫婦的遇害情況,生怕有一丁半點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對他們的崇敬之情溢於言表。

“閩西的國民黨反動派對革命家屬是很殘酷的!我省老省長魏金水一家被國民黨頑固派抓去6口人,長期關押在龍岩的監牢裡,他的父親死在獄中,被敵人拋尸城郊。我閩西支隊副政委邱錦才的母親被敵人活埋……”憶及往昔,謝老陷入無限哀思。

2014年10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到上杭古田出席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在接見謝畢真等老紅軍、“五老”同志和軍烈屬代表時說:“我們永遠不要忘記老區,永遠不要忘記老區人民,忘記就意味著背叛。”

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事業而英勇獻身的先輩們,你們的英名將永垂不朽,你們的事跡將萬古流芳,你們的精神將生生不息,你們的浩然正氣將長存於天地之間。

來源:《福建黨史月刊》2015年第7期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