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九口鍋:“最早兵工廠”還是“前敵指揮所”

2015年08月12日10:29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九口鍋:“最早兵工廠”還是“前敵指揮所”

重慶市合川區的釣魚城,是我國古代戰區山城防御體系的典范。1243年春,南宋兵部侍郎、四川安撫制置使兼重慶知府余玠,按照“城塞結合、軍政結合”的戰略防御思想,在扼守嘉陵江、渠江和涪江三江交匯處的釣魚山上筑城,將當時的合州和石照縣的治所遷入城中,屯兵積糧,廣納賢才,由此拉開了釣魚城長達36年的抗蒙守城的序幕。1258年,蒙哥汗挾西征歐亞非40余國凱旋的威勢,兵分三路伐宋,次年2月兵臨釣魚城下。鏖戰5個月后,蒙哥汗被釣魚城守軍的炮矢擊傷,不久便去世。蒙古大軍內部出現分裂,整個歐亞格局隨之改變,釣魚城因此又被中外史學界譽為“上帝折鞭處”“東方麥加城”。

釣魚城西部的巨大岩石頂部有一片開闊地,這就是著名的“九口鍋”遺址。“九口鍋”總面積約5000平方米,在原來裸露的約1000平方米的遺址上,有建筑基槽和柱礎的遺存,其間還分布著9個磨制光滑、圓心猶如柱礎的鍋狀凹坑。很多專家認為,“九口鍋”是宋蒙之戰時的兵工作坊遺址,這些鍋狀凹坑就是當年碾制火藥,制造鐵雷、火炮等大殺傷力武器的地方。“九口鍋”於是又有了“中國最早的兵工廠”的稱號。

“九口鍋”前身引爭議

“九口鍋”真的是兵工作坊遺址嗎?也有一些專家持不同觀點。近日,2015年釣魚城國際學術會議召開。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釣魚城遺址考古發掘領隊袁東山在會議主題報告中指出,從“九口鍋”遺址發現的唐宋清三代疊加形成的建筑遺存,可以初步判斷這裡在晚唐曾是大型寺廟建筑,宋蒙之戰時很可能是釣魚城的前敵指揮所甚至是最高軍事指揮中心﹔在清代,則是附近民眾抗擊白蓮教的重要場所。

袁東山說,考古發現鍋狀凹坑周圍分布著4個為一組的柱礎,還發現了一些大型建筑的基址,可以推測這些鍋狀凹坑和柱礎是為搭建兩層以上的較高建筑,而不是碾制火藥﹔從“九口鍋”遺址所處的環境來看,也容不下造火藥的地方。有考古專家判斷“九口鍋”為釣魚城“前敵指揮所”甚至最高軍事指揮中心。其依據主要有三個:一是地理位置。“九口鍋”位於釣魚山頂,東、西、南三面俯視嘉陵江,有天然的地理優勢。二是相關遺存。宋蒙兩軍在釣魚城共發生大小戰斗200余次,如果“九口鍋”為兵工廠遺址,應該能在釣魚城內外發現一定數量的火藥和金屬兵器遺存。三是宋蒙軍隊在釣魚城戰斗中更多的是使用冷兵器。在釣魚山下的多處戰斗遺址,考古隊也發現了眾多海碗大小的卵石。卵石是冷兵器時代的“先進武器”,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証明“九口鍋”並非煉制火藥之地。“九口鍋”的巨石呈凸字形,僅邊長就有20米,這些証據顯示,這裡就是當年的戰區指揮中心。

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馬強和張文等專家認為,宋蒙釣魚城之戰處於“冷兵器時代”的觀點值得商榷。馬強說,南宋正處於由冷兵器向熱兵器過渡的重要階段,早在北宋仁宗時期曾公亮所著的《武經總要》中,就記載了一種叫“霹靂炮”的重型殺傷性武器。這種“霹靂炮”以火藥為爆炸物,以瓷器碎片為彈丸,以巨竹為炮筒,主要用於通過較遠程發射對付攻城之敵。南宋末年著名的涯山海戰中,宋元雙方都使用了以火藥發射並通過爆炸殺傷敵方的“火箭”。文天祥被俘后在元軍前敵主帥張弘范的戰艦上目睹海戰的情景,寫下了“一朝天昏風雨惡,炮火雷飛箭星落,誰雌誰雄頃刻分,流尸漂血洋水渾”的詩句。張弘范則以“炮轟如雷,矢下如雨,龍駭魚驚,蛟奔鯨遁”形容此次海戰。早期火炮的威力由此可見一斑。

馬強認為,炮戰在釣魚城防御戰和重傷蒙哥汗並致其死亡中發揮了關鍵作用,而且釣魚城的“炮”並非一些學者所說的拋石機,而是有火藥爆炸殺傷力的“火炮”,至少也應該是混雜了火藥爆炸物的“石矢”。張文認為,“九口鍋”是否為碾制火藥的兵工作坊,盡管因為沒有火藥殘存等原因而有爭議,但與釣魚城同為山城防御體系“八柱”之一的白帝城出土過宋代火藥罐實物,可以作為釣魚城擁有火器的旁証。釣魚城為當時四川戰區的焦點,戰爭規模最大,戰況最為慘烈。如果白帝城和其他與釣魚城互為犄角的山城都擁有火藥武器,釣魚城無疑也應該擁有火藥武器。張文說,史載蒙哥汗是筑望樓窺視釣魚城並指揮攻城時被擊傷,從釣魚城周邊山勢地形來看,可能筑望樓的地方都遠在拋石機的射程之外,而宋代的弩箭“少則百步,多則三裡”,並可施以火藥發射。所以,蒙哥汗最有可能是被弩炮擊中或被弩炮的沖擊波所傷。

目前發現的只是冰山一角

釣魚城管理局研究所原所長池開智認為,釣魚城中應該擁有大規模的火藥制造場所。他認為,根據“九口鍋”遺址與南宋時期其他城防遺址的對比,這裡最有可能是碾制火藥的地方。隻不過因為是裸露的岩石,在千百年雨水沖刷后,沒有留下能夠成為判斷依據的殘渣。

“九口鍋”遺址旁的旅游指示牌上,明確寫有“兵工作坊遺址”和“中國現存最早的兵工廠”。不過長期致力於釣魚城保護性發掘的合川區,對“九口鍋”到底是“最早兵工廠”還是“前敵指揮所”持超然態度。合川區委常委、區委宣傳部長程衛說:“釣魚城內還有大量的地方等待考古發掘。可以肯定的是,參與研究發掘的國內外專家越多,發掘出的遺址遺跡越多,掌握的歷史線索越多,我們離歷史的真相就越近。”(記者 張國聖)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