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分享

(銘記·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觀天下)

李庄:烽火中的文化堅守

劉裕國

2015年08月13日09:3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制圖:宋 嵩

“你們這一代知識分子,是一種不能移栽的植物。”在林徽因的病榻前,前去探望的美國人類學家費正清說道。彼時,抗日烽火燃燒在中國大地,二人交談的窗外是川流不息的長江水。離開祖國,不再直視民族的巨大創痛,不再被顛沛流離、危及生命的生活裹挾,這是抗戰前夕乃至抗戰期間,許許多多的中國知識分子可以做出的選擇。然而,他們中的大多數和林徽因一樣,選擇留下,留下抗日,留下繼續從事文化教育事業。

貧弱而堅韌,砥礪之中露鋒芒見風骨——在貧困、疾病與炮火中堅持整理民族文化遺存的林徽因,是這一偉大群體的縮影﹔長江岸邊的人文李庄,是抗戰時期整個民族文化堅守的一個剪影。

——編者

仲夏的李庄,烈日照古韻,長江訴衷曲。

一座座翠綠掩映的川南民居,粉白牆、花格窗、小青瓦,古朴、凝重。婆娑的光影裡跳蕩著歲月的滄桑,輕輕走近,幽靜的氣息扑面而來。

這個位於四川宜賓的 “長江第一鎮”,在抗戰時期,與重慶、昆明、成都並列為中國四大文化中心。75年前,一大批中國知識分子在烽煙中輾轉來到李庄,這是他們一生中最為艱難的歲月,也是最為頑強的堅守,他們用中國知識分子的擔當與情懷,書寫了中國文化在烽火中的奇跡。

75年風雨陽光,他們的名字已經嵌入了李庄歷史文化的脈管。

抗戰中的李庄,就像一顆埋藏在雪地的種子,頑強地孕育著希望與生機。

1937年,北平淪陷,一批國立高等學府和研究機構被迫南遷,經南京、武漢、長沙、昆明,於1940年冬季陸續到達李庄,最盛時有12000余人。李庄大大小小的宮觀廟宇、會館祠堂、民間小院都住滿了這些外來的專家、教授和學子。當年,李庄這個不足萬人的江邊小鎮,每天都能看到穿著長衫、旗袍、西服,胸前別著鋼筆、腋下夾著書本,或燙著卷發或梳著偏分頭、操著外地口音的人,三五成群地進進出出。

中國營造學社也是在這期間來到李庄的。他們住進了上壩村月亮田邊的張家老院子,並將在這裡完成從1932年就著手考察搜集素材並醞釀編撰的《中國建筑史》,以填補中國建筑史上的空白。長達三年之久的南遷,梁思成、林徽因作為營造學社的主要負責人,帶領學社的同事和自己的家人,顛沛流離,九死一生。途中,盡管被日軍的轟炸機追著跑,但他們探尋的腳步始終沒有停,一直堅持著在沿途考証和搜集古建筑資料。他們認為,不能鬼子來了,我們的文化就斷了﹔祖先的文化精髓,不能葬送在侵略者的鐵蹄下。當時,營造學社同仁還有莫宗江、盧繩、羅哲文等,他們都明白,一個國家的建筑承載了一個民族的歷史文脈,中國建筑的演變也映射著中國政治、歷史、文化的演變,因而他們反倒慶幸有機會行走在山川陌野,看到過去未曾見到的亭台樓閣。

在這群人中,最令人敬佩的,當數一代才女林徽因。出生於書香世家的林徽因自幼接受傳統文化教育,盡管她16歲開始在西方教會學校讀書並有著留學歐美的經歷,但是中國傳統文化在她的骨子裡留下深深的烙印。1931年11月19日,留學歸來的林徽因,以女建筑家的身份,在北京協和禮堂為駐華使節講演中國古代建筑與美學。她說,建筑是全世界的語言,比寫在史書上的形象更真實、更具有文化內涵。林徽因不崇洋、不媚外,對於中國的建筑有著強大的文化自信。

在李庄,她常對營造學社的同事說,學術千秋事,來不得半點虛假,必須一絲不苟。多年來,她和丈夫梁思成一直堅持攀屋頂、上房梁,到實地准確測繪、考証古建筑的結構和尺寸。為了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林徽因在李庄四合院天井裡的大樟樹上懸挂一根竹竿,經常吊爬,鍛煉體力。

千年李庄,千年積澱,留下了不少絕美的古建筑群落,它們靜臥蒼穹之下、蒼鬆之間,在林徽因眼裡,那就是一首首凝固的詩!她迫切地想走進它們,欣賞它們,解讀它們。因此,爬竹竿的鍛煉開始沒多久,她就把外出測繪的事擺上了日程,總是催著同事們盡快上路。蟄伏在長江邊的李庄,冬天異常寒冷,而林徽因心裡卻揣著一團火。經常天一放亮,她就和營造學社的同事們啟程了。大家肩背著一包包鼓鼓囊囊的測繪工具,行走在彎彎曲曲的鄉間小道,薄霧繚繞,仿佛演奏著一支輕快的暢想曲。李庄境內的螺旋殿、魁星閣、張家祠、禹王宮,處處都留下了營造學社人攀爬的汗水與足跡。后來這四處建筑被他們稱為“李庄四絕”,寫進了《中國建筑史》。

多少個夜晚,一盞跳動的煤油燈陪伴他們伏案撰寫到深夜。營造學社人學術報國的理想和信念,就像那盞燈,灼灼躍動,夜復一夜地照著他們的窗櫺與心靈。

抗戰沒有前方后方,李庄雖然沒有硝煙,但對於來到這裡的知識分子,依然困難重重。

林徽因不得不自己動手給夫君和孩子縫補衣服。她和家人到場鎮,把家裡值些錢的東西如她的首飾、梁思成的鋼筆都送進了典當鋪,或換點現鈔貼補家用,或換點紅糖、豬油以補補身子。林徽因喜歡給朋友寫信,但這時的生活早已由不得她瀟洒地用紙,她隻能用撿來的包裹過點心、糖果的油紙做信箋,而把省下來的每一張紙都用在了書稿的編寫上。

李庄屬典型的川南潮濕氣候,冬季陰冷,夏季酷熱。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居住的房屋,竹篾抹泥為牆,不保暖也不隔熱,室內陰暗潮濕。林徽因入川不到一個月,肺結核病就復發了。那段時間,丈夫梁思成正在重慶為營造學社籌集研究經費而東奔西走,得知夫人發病,便迅速買了藥品,星夜兼程,趕回李庄。林徽因臥病在床,梁思成心疼不已,為她打針、喂藥,悉心照料。營造學社的同事們多次來到林徽因床前,見其身體十分虛弱,都勸她安心養病,勸梁思成放下手裡的所有事情,守護在林徽因身邊。然而,在林徽因看來,日本飛機正在對祖國大地狂轟濫炸,搶救文化也是為國盡忠,須爭朝夕、惜分秒。在林徽因的再三催促下,梁思成才開始一邊工作一邊照料。

林徽因躺在病床上,面對著牆上的挂鐘,寫下一首新詩《一天》:“今天十二個鐘頭 / 是我十二個客人 / 每一個來了,又走了 / 最后夕陽拖著影子也走了!我沒有時間盤問我自己胸懷……”她把挂鐘12個鐘頭的刻度,當作輪流來探訪她的12個來客和朋友。有朋友就有慰藉、有快樂。境由心造,如果不是壯志滿懷,哪會有這般積極陽光的人生態度?哪會面對疾病和困苦而沒有彷徨、沒有絕望?營造學社安排給林徽因的后期任務,是承擔《中國建筑史》全部書稿的校對。即便是發高燒,她也用枕頭墊在背后,撐起身子,捧起手稿,潛心校對。

亂雲飛渡,江河奔流,李庄桂輪山幾度花落花開。戰爭、疾病、困苦,都沒有把營造學社人擊倒,他們對《中國建筑史》的研究和寫作一刻也沒有放棄。他們堅守的,不亞於戰火中的又一個高地。

李庄有一段佳話,流傳至今。一天,11歲的女兒梁再斌問母親:“要是日本鬼子打到李庄來了,我們怎麼辦啊?”斜靠在床上的林徽因,瘦削的臉龐有些蒼白,她慢慢坐直身子,拉著女兒的手,沉著地說:“女兒,不用怕,我們旁邊不就是長江嗎?到時,我們全家就到長江去。”

為了一份堅守,林徽因柔弱多情的外表下包含了一顆多麼偉大、剛烈而超然的心。林徽因和梁思成在簡陋臥室裡的書案上、病榻前,堆積起厚厚的“二十四史”和數以千計的照片、實測草圖、數據以及大量的文字記錄。病痛中的林徽因,不僅完成了營造學社交給的校對任務,還為書稿撰寫了五代、宋、遼、金部分的建筑發展史,以及中國宮廷建筑的特點和制式、宗教建筑藝術、中國塔的建筑風格等內容。一字一句,都浸透了她滿腔的熱血,折射出頑強毅力和過人智慧,彰顯出忠貞不渝的文化追求和學術信仰。

1942年深秋,林徽因和梁思成的老朋友,美國歷史學家費正清夫婦特意從重慶來到李庄看望他們。見到病重得臉色蒼白、顴骨高聳的林徽因,美國朋友說:“依我設想,如果美國人處在此種境遇,也許早就拋棄書本,另謀門道,改善生活去了。”他們動員梁林夫婦去美國發展,說美國各方面條件都優越,他們的才華更能得到施展,林徽因的病也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然而,林徽因微笑著,婉言謝絕了。她說:“中國南方的居民充分地體現了中國的人文精神。我有個設想,等身體好起來的時候,要對江南民居作一番詳細的考察。”美國朋友離開的時候說:“我明白了,你的事業在中國,你的根也在中國。你們這一代知識分子,是一種不能移栽的植物。”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的消息傳到李庄,連續幾天,李庄的大街小巷都卷起歡樂的狂潮。林徽因也想上街去,但日益嚴重的肺結核病讓她根本無力行走。營造學社便安排了一乘滑竿,讓人抬著林徽因走出月亮田,走過兩裡多的小道,在李庄碼頭一棵大榕樹下的茶館前停下。林徽因努力撐起病弱的身體,讓喜悅的目光融進歡樂的浪潮……

在那段烽火歲月中,營造學社人懷著文化報國的理想和情操,頑強堅守著那份文化自信,協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國建筑史》和英文稿《圖像中國建筑史》。如今,芳草茵茵,花香陣陣,我的腳步難舍中國營造學社李庄舊居,難舍梁林陋室。在李庄,我見到從成都前來“參拜祖師”的年輕的高級建筑師張崗,他是這樣評價《中國建筑史》的:“這是中國第一部全面、科學、系統地描述從上古先秦至明清以來中國建筑藝術和技術的著作,內容浩瀚。建筑實例覆蓋大半個中國,是奠定新中國建筑學學科基礎的開山之作,將中國建筑技術從千百年來的工匠師承、口口相傳提升到現代的學科教育。”抗戰勝利后,以營造學社為班底,梁思成創辦了清華大學建筑系。可以說,李庄是“中國建筑科學的搖籃”。

烽火中的川南李庄人才匯聚,除了中國營造學社,還先后住進了中央研究院的歷史語言研究所、社會科學研究所、體質人類學研究所,金陵大學文學研究院等。學者們在這裡安居,在這裡不廢研究,生活的清貧沒有改變他們內心的高潔,外敵的入侵更沒有中斷他們學術上的探索。

李庄,一個有著特殊意義的文化符號,猶如一枚精彩的郵票,把中國知識分子在抗日烽火中的一段傳奇郵寄給我們的子孫后代。

《 人民日報 》( 2015年08月13日 24 版)

(責編:程宏毅、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