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黃魂:熱血忠魂耀瓊崖

2015年08月14日09:09   來源:海南日報

原標題:黃魂:熱血忠魂耀瓊崖

  海口市瓊山區美仁坡黃魂故居隻剩下枝葉繁茂的大樹。 記者 宋國強 攝

  黃魂烈士畫像。 記者 宋國強 翻拍

  8月8日,立秋時節,海南午后的陽光依舊灼熱,海口金牛嶺公園裡游人稀少。沿著蜿蜒的水泥路步行十幾分鐘,便到了解放海南島戰役烈士陵園。大型的渡海英雄烈士公墓后面,李振亞、王白倫、黃魂、王業熹、符明經、劉秋菊六位瓊崖縱隊老領導人的墓碑格外醒目,它們通體白色,整齊地排成一排,仿佛讓人看到英烈們生前列隊指揮、英姿勃發的身影。

  緩行幾步,來到黃魂的墓碑前,符方標彎下身去,仔細地將碑身周圍的幾株小雜草拔去,“二叔公,我來看你了。”這裡,安眠著讓符家人驕傲自豪又追念不已的長輩——原名為符權重的黃魂。

  “在那個革命形勢比較嚴峻的年代,二叔公改了名字是為了保護家人。至於為什麼要叫黃魂這個名字,已經無從考究,但我們猜測大概是與炎黃子孫有關吧。”在符方標看來,黃魂也無愧於這個名字,他將青春與熱血都獻給了瓊崖革命斗爭事業。

  時光荏苒,為了抗擊日寇不幸犧牲的黃魂已托體同山阿,但他那“誓將熱血興中華,無悔身化炎黃魂”的精氣神卻在歷史長河中永存。

  熱血男兒智勇雙全

  “聽爺爺說,那個時候我們符家有不少田地而且比較肥沃,家庭經濟條件不錯,算是小康人家。”符方標的爺爺符權尊是黃魂的大哥,1903年出生在海口市龍華區龍泉鎮永沃村(原屬瓊山縣美仁坡鄉)的黃魂,在家裡排行第二。

  “我二叔公從小就是個好動的人,而且很愛打抱不平,敢說敢做。1922年考進瓊山中學讀書后,受革命思想熏陶,更加活躍,是學生領袖之一,經常組織學生走上街頭貼標語、發傳單和演講,大力宣傳革命,揭露反動軍閥互相勾結,瓜分瓊崖的陰謀和罪行。”符方標記憶裡關於這位可敬的符家長輩的故事,都來自於爺爺符權尊及父親符傳富。

  1926年3月,黃魂在瓊山中學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該校的第一批共產黨員之一。從此之后,在黨的領導之下,黃魂在校內積極參加各種革命活動。畢業后,黃魂又回到家鄉和周邊地區,成立農會,發展黨員,建立支部。父親符經安、哥哥符權尊和弟弟符權貴受其影響,也先后成為共產黨員。

  “黃魂是一位智勇雙全的革命戰士。”原瓊山縣黨史辦主任王萬江曾對黃魂的事跡做過深入的調查研究,“遇到危險面對敵人他向來都有勇有謀。”

  國民黨蔡廷鍇部1928年3月來瓊“圍剿”革命后,黃魂等人轉入儒萬、儒郭山區活動。有一次,他和戰友吳川大接下緊急任務,連夜趕往瓊山縣的東山,路過龍灣村附近的一座石橋時,遭到敵人截擊,便與敵人隔橋對打,但由於敵人人多勢眾,火力密集,他們難以沖過橋去。於是,他讓吳川大繞到左邊去,自己則在右邊伏下,當吳川大向敵猛烈開槍時,他在對面高喊“沖啊!殺啊!”由於黑暗中敵人產生了錯誤判斷,以為碰上了大部隊,不敢圍上前來,利用夜色掩護,黃魂和吳川大兩人都得以沖過橋去,脫離了危險。

  王萬江說,“類似的經歷,黃魂此后在雲龍老區的玉仙東一帶,以及其他地方也遭遇過,但他都機智地突破了敵人的包圍。”

  “筆杆子”助力抗日

  1930年代,由於敵人的瘋狂圍剿,瓊崖革命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此時宣揚革命思想的宣傳陣地顯得尤為重要。王萬江說,“黃魂是當時瓊崖特委中重要的筆杆子之一,他撰寫以及主持出版了一系列的文章和刊物,對黨員、群眾的教育起到了積極的鼓舞作用。”據資料記載,黃魂曾參與負責主持出版過《特委月刊》、《紅旗報》、《黨團生活》、《布爾什維克》、《救亡旬報》(后改為《新瓊崖》)、《抗日新聞》報等報刊。

  翻閱記載黃魂相關事跡的歷史資料,記者注意到,黃魂不但善於動“筆杆子”,“三寸舌”也相當了得。

  1940年代,瓊山新坡一帶有一位頗負盛名的拳館師傅梁仲史。時任瓊崖特委兼統戰部長的黃魂了解到梁仲史此人有正義感並憎惡腐敗的國民黨官吏的情況后,便在同鄉陳啟美的陪同下,對梁仲史進行了耐心的思想工作。最后,梁仲史毅然決定參加抗日隊伍,還花了重金買了一支短槍帶到革命隊伍中來,很快擔任石橋鄉副鄉長兼區武工隊駁殼槍排副排長。梁仲史參加抗日的事跡成為特大新聞,轟動一時,短期間內,帶動周利任、馮業炳等一大批青年參加抗日部隊。

  “黃魂的統戰工作成績非常出色。”王萬江說,他善於跟人打交道,在抗戰過程中,通過講情講理又講義,爭取到了一批可用之人,如同鄉陳啟美、陳介山,遠親國民黨部隊的中隊長周密,定安縣國民黨警察局長莫世銑等人先后都被黃魂說服,投身到抗日隊伍中。

  青山有幸埋忠骨

  儀表堂堂、濃眉大眼、鼻梁筆挺,這是符方標手中留存的“二叔公”黃魂的遺照。這位智勇雙全又充滿樂觀精神的共產主義戰士,生命終止在41歲。

  1944年5月2日,黃魂擔任瓊崖抗日游擊隊獨立總隊政治部主任剛剛一個月,他與戰友陳克文等10余人從西部昌感縣返回獨立總隊部,路過四榮鄉(今東方四更鎮)上榮村,當晚在該村后面長有酸梅樹和竹林的園地歇息。次日早上接到情報稱,有一隊日軍騎兵要到四榮鄉一帶“掃蕩”,並已快到上榮村了。黃魂等人便在村邊的荊棘叢中分開躲藏起來。日軍進村搜查時見村民吉進平家備有多人食用的米飯而看出破綻,便分頭向村外搜索。有3名日軍騎兵接近黃魂藏身之處時,發現了他,雙方幾乎是同時開火,黃魂眼快槍准,搶先撂倒3名日兵,二死一傷。此時,黃魂左腹中彈后倒地,他命令其他同志趕快撤離。不久,日軍闖進上榮村,強迫村民將黃魂和日軍死傷者抬到村前水井旁,待黃魂稍稍蘇醒,便審問他:從哪裡來?來干什麼?黃魂答道:“是從對面山那邊來偷牛的。”日軍不再追問,便將他和村裡的兩位青年一起殺害。

  從入黨到就義,18年的時間,黃魂為瓊崖的革命事業傾注了一腔熱血。中共瓊崖特委於1944年6月5日發出關於“追悼黃魂同志的工作決定”中對黃魂做出了如此評價:“黃魂同志參加革命十多年來,表現了共產黨人的優良革命氣節和風范﹔他對革命有自覺堅持性﹔不管革命環境如何惡劣、遭受何種嚴重挫折,他對革命從未表示悲觀、灰心或氣餒,始終是堅定積極,對革命前途充滿樂觀與希望,是一個無產階級的英勇戰士……”(記者 許春媚 實習生 陳奕霖 陳慧予)

  史料鏈接

  黃魂簡介

  黃魂原名符權重,1903年出生於瓊山美仁坡一個農民家庭。192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任中共瓊山縣委第十三區委會副書記,中共定安縣委、瓊東縣委書記,中共瓊崖特委委員。

  1936年5月,黃魂被選為特委常委兼宣傳部長,負責主辦內部半月刊《黨團生活》、《布爾什維克》和對外出版《救亡旬報》等報刊。1939年,他在瓊山縣樹德鄉創辦《抗日新聞》,宣傳黨的政治主張。

  1941年2月,黃魂再度受任特委常委兼統戰部長,本著“團結抗日”的精神,他跟社會上層人物接觸,團結和爭取他們投身到抗日行列。

  1941年7月,黃魂當選為瓊山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后當選瓊崖東北區抗日民主政府委員﹔1942年2月至3月間,任瓊山縣抗日游擊司令部總指揮,領導反“掃蕩”作戰。

  1944年4月2日,黃魂被任命為瓊崖獨立總隊政治部主任,奉命回獨立總隊部赴任。5月3日途經昌感縣四榮鄉上榮村附近時,與日軍“掃蕩”馬隊遭遇,在激戰中黃魂身負重傷,為掩護戰友撤退被俘,壯烈犧牲。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翼、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