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誓死保住民族經濟文化血脈”——回看抗日戰爭戰略大遷移

2015年08月14日17:05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誓死保住民族經濟文化血脈”——回看抗日戰爭戰略大遷移

“上海工廠內遷的時候,許多人拋妻別子,一如奔赴疆場的戰士,有的還獻出生命。”大遷移參加者張帆回憶說,“敵機掃射,船破人傷的場景仍歷歷在目”。

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不久,日本侵略者的炮火就逼近了上海,妄想迅速摧毀長江三角洲這個經濟中心,從而達到控制經濟命脈的目的。

為了保存經濟實力,生產抗戰的軍需物資,並開拓和發展大后方工業,東南沿海的愛國實業家、工商業者和科學家紛紛集議,計劃舉廠內遷。

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主管遷移上海及沿海各地工廠的工作,對遷移地點、辦法、運費及生活費等都作了詳細規定﹔並在蘇州、鎮江和武漢等地設立辦事處,協助中途轉運工作。

經過各界各方同心協力,第一批內遷工廠順昌、新民、上海機器廠和合作五金廠等4家廠的機件,經蘇州河運出。隨后,又有一些工廠和著名商業公司經蘇州河陸續遷移。上海失陷后,各廠遷移不斷地改道易地,長途輾轉,突破敵人封鎖,途中歷經艱辛。

“當時軍運頻繁,民運十分艱難。1937年10月26日閘北失守后,蘇州河被敵軍截斷,隻有南黃浦一條通路。11月5日敵軍在杭州灣登陸,鬆江河道又受到威脅,隻能托外輪運至南通州,再設法運武漢。”張帆說,沿途遇到敵機追蹤掃射,往往船破人傷。

10月間,上海工廠遷移監督委員會工作結束,工廠遷移的重心移到了武漢。在武漢,剛遷來的工廠一面尋找場地復工,及時趕制槍炮彈藥和被服積極支援前線﹔一面還在從長計議,准備繼續內遷。1938年6月29日,日寇逼近馬當防線,武漢各廠又開始再拆再遷。

在上海工廠內遷的同時,沿海各地工廠的遷移工作也在積極進行。1938年春,我國北方最大的一家紡織廠豫豐紡織廠從黃河口出發,將8000噸機器設備由鐵路南運至漢口,再換裝到380條小船上,穿過水流湍急的三峽向四川駛去。其間有120條船沉入三峽,其中99條后被船工打撈上來,不知經過多少艱險,終於在1939年4月到達重慶。

“這些被迫搬遷的民族企業,使得原本工業化發展不均衡的局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給當地帶來了很多就業機會,創造了稅收,支援了抗戰時期中國的經濟。”上海師范大學教授蘇智良表示。

大學的搬遷工作,幾乎和工廠的遷移同時進行。教育界的許多名流、學者、專家、教授和學校的師生員工,為了盡量避免敵人毀滅我高等教育,保存民族教育之國脈,組織瀕臨戰爭前線的平、津、京、滬、杭以及冀、魯、晉、湘、鄂、粵、桂等省、市的高等院校,相繼移遷西南大后方。

當日軍進入廣州南郊時,中山大學的學生還在廣州北郊撐著裝有圖書館藏書的船堅毅前進。當局在克服了日軍轟炸和戰爭綿延的種種困難,終於把許多學府分別遷到安全地點。

據1939年的統計,從1937年7月7日起,日軍破壞了我國54所大學和專門學校,使我國文化教育的損失達2.17億元。當時的流亡大學有大學生4萬多名。但是,1939年秋,我國的教育系統在內地又重新建立了起來。

這些內遷院校大多集中在重慶、成都和昆明附近。在國難當頭的艱苦環境下,許多學者、教授枵腹從公、嘔心瀝血、為國育人,教育當局立撐危局,各校莘莘學子含辛茹苦,為拯救國家、民族的垂危奮力求學,內遷高校並造就了后來建設祖國的重要力量。

“當時高校內遷被稱為‘文軍西征’。”蘇智良說,遷移保住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是一個了不起的壯舉。不少學校歷經多次內遷,由於路途遙遠,經費所限,不得已丟棄了很多設備,不少老師和學生為了學習千裡跋涉。后來,一些大學生參軍,大大提高了軍隊的知識水平和文化素養。(新華網上海8月14日電 黃安琪、周文其、涂瑩)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