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國家主席府坐落在首都河內市中心巴亭廣場一側。70年前,中國軍隊在這裡接受日軍投降。這裡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軍隊唯一境外受降地。
主席府呈“工”字形,坐西朝東,建於1906年。四層樓體,左右對稱,歐式立柱和雕花、百葉窗是20世紀初法國建筑風格,樓體的明黃和窗戶的青綠則是越南的代表色。
自主席府前拾級而上,進入大廳,便來到中國軍隊接受日軍投降儀式的舉辦地。
大廳格局基本保持原貌。牆壁上裝著大面鏡子和石畫,大廳當中擺著胡志明半身像,四周是螺鈿桌椅和花瓶,門口放置著青花瓷器,穿著越南傳統服飾的工作人員在其間穿梭。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根據盟軍總部於9月2日指令發表的總命令第一號關於受降區域的劃分,中國軍隊承擔北緯16度以北越南地區對日軍受降和接收任務。
置身於斯,仿佛回到70年前……
1945年9月28日10時,中國軍隊受降長官盧漢將軍在大廳內首長桌正中就座。日軍第38軍中將司令官土橋勇逸等六人進入大廳,向盧漢將軍鞠躬致禮后,北向站立。
盧漢根據日軍在南京簽署的投降書,宣讀有關駐越日軍繳械投降各項安排的文件,隨后將文件交予土橋。
土橋在文件上簽字后,盧漢宣讀布告,宣布取消侵越日軍第38軍番號,改稱越北日軍善后聯絡部。
盧漢念完布告,大廳內歡聲雷動……
一個受降地,見証著那段歷史,敦促著人們對歷史進行客觀認識與反省。
同樣位於河內的合善靈台,則承載著越南人民二戰期間的一段慘痛記憶。
1944年底起,侵越日軍強行向越南農民征收糧食,並強迫農民將已種下的稻子換成其他日軍需要的經濟作物,導致越南發生嚴重飢荒。據越南歷史學家文造和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古田元尾共同主持的調查,有200多萬人死於這場飢荒。
1951年,越南為在這場飢荒中死去的人們設立合善靈台。靈台上寫著“紀念因飢荒死去的同胞”字樣,台前擺著香案和祭品。靈台旁邊的石牆上,還有知名人士留下的悼文。
守靈人鄧文線是位退伍軍人。從1981年起,他就在這裡工作。在鄧文線辦公室裡,記者看到許多照片,展現當時因飢荒死去的人們的骸骨和戰后放糧時人們領糧的喜悅。
鄧文線說:“設置這個靈台,不僅是為了祭奠死去的亡魂,更是要讓年輕人知道越南那段被侵略的悲慘歷史。隻有這樣,他們才能更珍惜今天的和平與繁榮。”
鄧文線告訴記者,每月初一、十五,會有許多人來到靈台上香。一些國際友人、包括日本人也會來這裡進行祭奠。“很多來這裡的日本人表示,盡管這些罪行並不是他們自己犯下的,但他們也深感內疚,願在這裡為日本當年犯下的錯誤表示深深懺悔。”(新華網河內8月14日電 記者樂艷娜 章建華)
相關專題 |
· 專題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