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永強
打破八路軍拼刺刀拼不贏日軍的神話——走進“百團大戰白刃格斗英雄連”英模部隊
“我們的旗幟在前面,白刃格斗英雄連,在抗日戰爭烽火中成長壯大,忠於人民忠於黨……”
在鏗鏘有力的連歌聲中,成都軍區第14集團軍某旅3營8連連長羅希向記者講述了“逢敵亮劍、有我無敵、刺刀見紅”的連魂形成經過。
“我是‘白刃格斗英雄連’第43任連長。”指著連隊榮譽牆的一張張泛黃的歷史照片,羅希告訴記者,英雄連誕生於抗日烽火中,前身是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第1縱隊25團8連,組建於1938年1月。
在抗日戰場上,8連參加大小戰斗近百次,其中打得最驚心動魄的,是發生在75年前的大洛坡反偷襲白刃大戰!
1940年8月,百團大戰打響。8連所在的1縱隊25團擔負破襲正太路,斷敵交通命脈的任務。
8月20日20時,25團發起全線攻擊,猛攻馬首車站。8連被安排到團指揮所駐地大洛坡村,負責保衛團指揮所和地方群眾安全,並擔任總預備隊,隨時准備投入戰斗。
為解馬首之危,8月21日夜,盤踞在戴家垴的日寇由小隊長登木率50余人,趁著風雨夜,繞過龍化山,意圖偷襲25團指揮部。
拂曉,日軍偷偷摸到大洛坡東南側,8連炊事員張生旺從溝底挑水剛上到村口就發現了敵人,便飛快向連隊報告。團參謀長李懋之立即指揮8連組織反擊。
8連連長任尚琮率1排、3排迅速搶佔村東北高地,進行阻擊。指導員張萬清率2排趕往村東南抗擊敵人。戰士們邊跑邊上刺刀,剛出村口,一群鬼子端著刺刀迎面扑來,相距隻有10米遠。
一時間,沖殺聲和刺刀的撞擊聲交織在一起。戰士們刺刀捅彎了就用槍托砸,槍托砸碎了就用小鍬砍……鬼子被8連無所畏懼的氣勢嚇倒,狼狽竄逃。小隊長登木被8連戰士擊傷,逃跑時慌不擇路,陷入泥坑。
打掃戰場時,團部炊事員張喜碰到裝死的登木,上去繳槍時,登木突然向張喜開槍。腿部受傷的張喜忍痛猛扑過去,一手抓住登木的手槍,一手用手榴彈朝登木頭上猛砸,結果了他的性命。
這場反偷襲作戰,先后持續1個多小時,官兵們大半時間都在與鬼子進行肉搏戰。最終,8連以犧牲30多人的代價,取得最后勝利,共擊斃日軍小隊長以下40多人,打破了八路軍拼刺刀拼不贏日軍的神話!
捷報上傳,八路軍野戰政治部領導專門來到8連看望慰問官兵,129師師長劉伯承、政委鄧小平授予8連“英勇頑強”錦旗一面。1940年11月,八路軍總部授予8連“白刃格斗英雄連”榮譽稱號。
在此后70多年的戰斗歷程中,8連官兵始終秉承“逢敵亮劍、有我無敵、刺刀見紅”的血性特質,參加大小戰役戰斗200余次,被授予“抗震救災英雄連”等榮譽稱號,榮立集體一等功2次。
集團軍副軍長鄧志平告訴記者,近年來,集團軍部隊自覺用先輩們誓死殺敵、刺刀見紅的英雄氣概激勵教育官兵,出色完成了戰備訓練、國防施工、搶險救災、維穩處突、國際維和等多樣化軍事任務,為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和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貢獻。
相關專題 |
· 專題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