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我軍民在破壞日軍運輸線。資料圖片
圖為《鐵道游擊隊》電影中劉洪的原型劉金山。資料圖片
周·重磅
解密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每當這首老歌響起,經典電影《鐵道游擊隊》便浮現在人們眼前。
1956年,改編自長篇小說《鐵道游擊隊》的同名電影由上海電影制片廠出品。在影片中,以大隊長劉洪為首的游擊隊員們“爬飛車”“搞機槍”“闖火車”“炸橋梁”,生動地刻畫了抗日英雄的形象。他們的事跡借由作家劉知俠的筆流傳了下來。這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被肖華將軍稱為“懷中利劍、袖中匕首”。
組建鐵道游擊隊
鐵道游擊隊是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現山東棗庄一帶的一支抗日武裝,成立時稱魯南軍區鐵道大隊,人員最多時達300余人。這支以薛城為中心,由鐵路工人、小攤販、礦工和流浪者組成的非正規部隊,舍生忘死,在鐵路線上與日軍周旋,是日寇侵華的“心腹之患”。
“爬上飛快的火車,像騎上奔馳的駿馬。車站和鐵道線上,是我們殺敵的好戰場。”這句歌詞正是鐵道大隊隊長洪振海英勇人生的寫照。
1910年,洪振海出生在山東滕縣的一個木匠家庭。少年時期的他經常幫火車司機干些活,由此學會了火車駕駛技術。后來迫於生活,和窮孩子們一起爬火車搞煤炭和糧食,練就了爬車飛車的本領。
1937年七七事變后,洪振海投身抗日活動並成為積極分子。1938年3月棗庄淪陷,洪振海毅然參加了蘇魯人民抗日義勇總隊。日軍在棗庄利用商業機構大搞特務活動,暗殺和逮捕抗日軍民﹔同時,山區抗日部隊由於得不到棗庄日軍活動的情報,數次與日軍遭遇或被日軍突然包圍。
為扭轉被動局面,洪振海打入棗庄建立了秘密情報站。1939年10月,洪振海了解到有一列裝有武器彈藥的火車路經棗庄,准備開往臨城。當晚該列火車剛開出棗庄站,洪振海等人便躍上火車,將包扎好的2挺機槍、12支三八蓋步槍和兩箱子彈掀下了火車。11月,洪振海便秘密組織了一支11人的抗日武裝,取名為棗庄鐵道隊,洪振海任隊長。
由於日軍對魯南山區頻繁“掃蕩”“封鎖”,山區抗日部隊的生活極其困難。1940年6月的一天,一列運鈔車剛出棗庄,洪振海等人便躍上車,殺死了所有押車的日偽軍。繳獲偽幣8萬元、短槍3支、長槍12支、手炮1門、機槍1挺。從此“飛虎隊”的威名迅速傳開。
1940年,魯南鐵道大隊組建,下轄3個中隊,150多人,洪振海任大隊長。這支隊伍活躍在微山湖和臨城周圍地區,解放微山湖、夜襲臨城站,不斷給敵人以沉重打擊。
隨后日軍展開瘋狂的報復。1941年12月的一天,臨城日軍集結1000多人,分兩路包圍六爐店,可鐵道大隊此時已轉移到了黃埠庄。惱羞成怒的敵人毒打群眾,燒了村子。聽說此事的洪振海怒火中燒,立即組織隊員反擊,卻最終因目標暴露,犧牲時年僅32歲。
洪振海犧牲后,魯南軍區政治部追認洪振海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2009年,為紀念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在中宣部等單位舉辦的評選“100位為新中國建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活動中,洪振海被廣大群眾推薦為150位候選人之一。洪振海生前率領鐵道游擊隊“血洗洋行”“飛車搞機槍”等許多傳奇式的抗日故事至今仍在魯南地區廣為流傳。
消滅日偽軍5000余人
繼洪振海后,劉金山擔任鐵道大隊隊長。生於山東棗庄一戶礦工家庭的劉金山於1938年加入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抗日武裝。1940年9月加入鐵道大隊,成為骨干力量。
1941年,劉金山參加了鐵道大隊夜襲臨城火車站的戰斗。整個戰斗進行不到10分鐘,不僅鏟除了高崗(《鐵道游擊隊》中日軍特務隊長崗村的原型),還繳獲了兩挺機槍、30余支步槍、3支手槍及數千發子彈。從1941年至1945年日軍投降,幾年時間中,鐵道游擊隊打特務,除叛徒,頻繁出擊,威震敵膽。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駐日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命令所有在華日軍隻向蔣介石部隊投降,不得向中共領導的抗日武裝繳械。朱德總司令連續發出七道命令,要求各根據地抗日軍隊向被我包圍的日軍發出通牒,限期投降,對拒不投降之敵堅決予以殲滅。
據鐵道大隊偵察兵張書太回憶,在沙溝車站東北1裡多的沙溝街上駐著偽軍一個團,他們接受了蔣介石“維持地方治安”的命令,不肯向八路軍、新四軍投降。為迫使集結在沙溝車站的日軍向鐵道大隊繳械,魯南軍區先消滅了這些偽軍。
劉金山遵照魯南軍區的指示,向日軍鐵甲車大隊隊長太田申明我軍立場,並派代表與日軍代表談判交涉,終於使日軍低頭認罪,交出武器投降。
根據棗庄市黨史辦提供的史料,那次受降儀式上,日軍共繳出2門重炮、8挺重機槍、180多挺輕機槍、近2000支步槍、兩麻袋手槍、40噸炮彈、兩車皮子彈。鐵道游擊隊用20多輛牛車,拉了兩天,才把這些武器送到軍區司令部。這次受降,也是抗戰史上罕見的成建制日軍向游擊隊繳械。
隨著抗日戰爭的勝利,鐵道大隊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魯南鐵道大隊對日作戰300余次,取得消滅日偽軍5000余人的輝煌戰果。1946年3月,魯南鐵道大隊奉命撤銷,在此基礎上成立了魯南鐵路局,劉金山被任命為副局長。
1946年8月,為遲滯徐州地區國民黨軍向魯南根據地的集中進攻,原鐵道大隊部分骨干,重新組建了有190余名隊員的魯南鐵道大隊,劉金山再度出任大隊長。此后劉金山隨軍南下,參加淮海、渡江等重大戰役。
值得一提的是,鐵道游擊隊還曾成功護送過劉少奇、陳毅、陳光、朱瑞等人以及千余名抗日將士過境。
魯南鐵道游擊隊從創建到撤銷番號,前后有5年時間。在這5年的戰斗歷程中,鐵道游擊隊以津浦鐵路為目標,以微山湖為根據地,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給主力部隊提供了大量的戰備物資,並先后為各主力部隊輸送了十幾個連隊的兵力。
小說電影傳英名
小說《鐵道游擊隊》就是以魯南鐵道大隊的真人真事為基礎創作的。著名作家劉知俠在創作這部小說時,為了點明這支鐵道大隊“游擊”的戰斗性質,將小說取名為《鐵道游擊隊》。
據劉知俠的夫人劉真驊回憶,1943年夏天山東省軍區召開全省的戰斗英雄、勞動模范大會,劉知俠所在的《山東文化》編輯室的同志都投入了這一工作。在這次英模大會上,劉知俠認識了鐵道游擊隊的英雄人物,產生了強烈的創作欲望。
1944年和1945年,劉知俠兩次冒著生命危險越過敵人的封鎖線,同游擊隊員們生活和戰斗在一起,積累了豐富真實的創作素材。1946年,正當劉知俠要動手寫作時,解放戰爭爆發,他受命執行新的任務,創作擱置到1952年。直到1953年成書,這部作品整整寫了10年。
《鐵道游擊隊》的男主人公、鐵道游擊隊大隊長劉洪是以洪振海、劉金山這兩任大隊長為主要原型創作出來的。電影《鐵道游擊隊》在上海首輪映出時,上座率創了新高,轟動全國。1957年,北京人民廣播電台和《北京日報》聯合舉辦國產新片評選,它又被評為最受觀眾歡迎的10部影片之一。
作為小說男主人公劉洪的原型之一,《鐵道游擊隊》被改編成電影時,劉知俠還請劉金山擔任了電影的軍事顧問。
《鐵道游擊隊》拍攝外景地原擬從故事發生地山東選擇,但經考察發現棗庄鐵道線太繁忙,而微山湖又太遼闊,並不適於拍攝,后改選無錫、南京郊區及太湖。電影拍攝取得了上海市鐵道分局支持,在江灣附近撥出一條還沒有正式運行的支線鐵路和幾列火車供拍攝使用。
廣州軍區戰士話劇團演員曹會渠第一次參加拍電影,就演劉洪隊長這個角色,為了在銀幕上展示鐵道游擊隊特有的高超巧妙駕車與跳車技術,他與其他演員一起,在上海鐵道局機務段同志的幫助和指導下,跟著火車在上海與蘇州之間來回跑,反復練習開車、跳車的關鍵動作。
在影片高潮段落“芳林嫂被押刑場、劉洪飛騎相救”的一場戲中,為了能自如騎馬飛奔,曹會渠苦練騎馬技術。按劇情規定,演員要騎著馬追趕火車,並在公路與鐵路交岔口越過火車頭,導演要求馬與火車在同一時間、同一畫面擦肩而過。開拍那天,劉金山親自操縱火車,曹會渠在最佳時機一躍而過。
位於火車鐵軌五、六米外的觀看者都情不自禁地感嘆:“拍攝現場就是戰場”。( 記者 楊春)
相關專題 |
· 專題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