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夜襲蘆家庄車站

2015年08月17日10:5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1940年8月,八路軍指揮部動員一百多個團,在華北地區對日本侵略者發動了大規模攻擊,拔掉敵人靠近根據地的碉堡、據點,炸毀鐵路、橋梁、公路,使日軍的交通陷入癱瘓,沉重打擊了日軍企圖分割、封鎖和摧毀華北抗日根據地的妄想。在這場著名的“百團大戰”中,打響第一槍的是第129師的第16團。8月20日,129師受命擊破正太鐵路陽泉至榆次段,16團的任務是攻擊蘆家庄車站。

作為16團的一名戰士,趙清泉參加了夜襲蘆家庄車站,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場戰斗。

老兵檔案:

趙清泉,山西省沁縣人,1923年6月出生,1939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1月入伍,原第129師第386旅第16團1營1連1排2班戰士。參加過百團大戰、苦戰關家垴、保衛延安、攻佔蘭州以及解放新疆等上百場戰斗。1945年8月與戰友們強攻武家坡時身負重傷,直至2014年6月,才從身體裡取出七十多年前的一枚彈片。

趙清泉退休前任空軍航空兵第34師政治部副主任。

我出生在山西省沁縣北坡村的貧苦人家。1939年沁縣被日軍佔領,在鬼子頻繁的掃蕩中,我於1940年1月加入八路軍,那年我17歲。

2月,我從新兵連調到連隊,成為129師386旅的一名戰士。部隊原在沁縣西南邊的南泉,由於日本鬼子的進襲,大半年裡,我們從沁縣轉戰武鄉,又去遼縣(現改名為左權縣)、和順,最后,我們駐扎在壽陽縣離蘆家庄車站不遠的山中。

蘆家庄是日軍在正太線(即現在的石太線)上的據點,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位於榆次以東約15公裡的地方,是一個有50多戶人家的村庄,村南有一條東西流向的河流,河上有一座鐵道橋。村東就是火車站,駐守著日軍的一個中隊。日軍在周圍修筑了一些碉堡,並設有外壕和鐵絲網。

8月19日我們接到了作戰命令:20日夜攻蘆家庄車站!

大家群情激昂,我也迫不及待,畢竟當兵快8個月,還沒有和鬼子交過鋒。

可是,75年前的這場戰斗,真的很艱苦。那時部隊裝備緊張,我們一排有三個班,每個班十來個人,共三四杆槍。三班是機槍班,三個人抬著一架機槍就是一個機槍班。我那時一直沒有槍,平時用老兵的79式老槍練習射擊瞄准,當兵后還沒有打過一次實彈,僅有三顆手榴彈挂在腰間的套子裡,愛惜得很。一些戰士的子彈套子裡根本沒有幾發子彈,大都是用秫秸稈截成子彈的長度,作為假子彈,塞滿子彈袋。但官兵的戰斗豪情是高漲的,我們摩拳擦掌,帶著不怕犧牲和必勝的信心期待著戰斗的打響。

一排負責端掉車站北面山上200米高處的一個碉堡,其中,一班和三班負責主攻,二班在側面掩護和預備。

20日天剛擦黑,我們在排長的帶領下,摸黑過河繞到車站背面的山上。沒有山道,我們攀著山岩慢慢接近碉堡,手、臉和身上被荊棘劃破也渾然不覺。我們在離碉堡幾十米的樹叢裡隱蔽著,暑夜的熱和蚊子,因為等待戰斗的急切和緊張也都感覺不到了。隻等一聲號令,我們就沖向敵人的碉堡,把它炸個粉碎!

總攻的時間到了。數顆紅色的信號彈劃破天空,各個連隊按照分工發起了進攻,一班的手榴彈朝著碉堡扔去,三班的機槍突突地開始了射擊。我和戰友們在側面防守圍堵,我也朝敵人扔出了手榴彈。

在高處的山上,可以看到日軍的據點都是一片火光。有的鬼子被炸死在碉堡裡,有的倉皇逃竄,我們乘勝追擊,朝車站的營區跑去。

敵人躲進了營區的房間,戰士們往窗戶裡扔手榴彈。有的房間打不開窗戶,戰士就爬上房頂,掀開瓦片投進去手榴彈。

黎明時分,戰斗結束,我們將敵人全部殲滅。搜索日軍營區時,發現了一個敵人的彈藥庫,裡面堆滿了槍支和彈藥。連隊的每一個人都配上了三八式槍,配上了子彈夾,我也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槍。

之后,我們用日軍彈藥庫裡的炸雷捆在蘆家庄鐵路橋的橋墩上,炸毀了鐵路橋。我們與當地民兵和老鄉把鐵軌敲斷、砸裂抬到幾裡之外的山溝裡掩埋,把枕木燒毀,銷毀了敵人的鐵道,打擊了日本鬼子的囂張氣焰。

沒想到,夜襲蘆家庄車站作為我人生中的第一場戰斗這般經典。這一仗,在百團大戰中首開紀錄,有效地阻止了陽泉、榆次、太谷的敵人東援,為全線部隊打好第一階段戰役創造了極其有利的條件。(記錄人:郭宗忠) 

本文由:中國紀檢監察雜志提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