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18日09: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物簡介】吳運鐸(1917年—1991年),湖北武漢人,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早年在安源煤礦當礦工。抗戰爆發后,他不遠千裡,奔向皖南雲嶺,1938年參加新四軍,歷任新四軍司令部修械所車間主任,淮南根據地子彈廠廠長、軍工部副部長,華中軍工處炮彈廠廠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后,任中南兵工局廠長、副局長、五機部機械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等職。1991年5月逝世。2009年當選為全國“雙百”人物。
吳運鐸心系兵工,為人民兵工事業無私奉獻。在淮南根據地時,敵人封鎖嚴重,軍工生產困難重重,他想方設法,因陋就簡,帶領職工自制土原料、土設備,擴大了槍彈生產。他還主持設計研制成功槍榴筒,參與設計制造37毫米平射炮以及各種地雷,為提高部隊火力作出了貢獻。在生產與研制武器彈藥中多次負傷,失去了左眼,左手、右腿致殘,經過20余次手術,身上還留有幾十處彈片沒有取出,仍以頑強毅力戰勝傷殘,堅持戰斗在生產第一線。他說:“隻要我活著一天,我一定為黨為人民工作一天。”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和全國總工會授予他特邀全國勞動模范稱號。他被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他出版的自傳體小說《把一切獻給黨》不僅在我國影響了幾代人,而且被譯成7種文字,在國外廣為流傳。
《 人民日報 》( 2015年08月18日 09 版)
相關專題 |
· 專題資料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