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父親離開我們也已經37年了,我永遠忘不了父親臨終前對我們說的話‘為老百姓實實在在干事,我一輩子無怨無悔’。”湖北省紀委干部任正強在接受採訪時,這樣對記者說。
任正強的父親任士舜1915年出生,1934年考入復旦大學,在校期間就參加了進步組織,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離開上海赴延安。1938年,受董必武同志指派,任士舜回湖北黃陂開展抗日救亡運動,創建了我黨在黃陂境內的第一支抗日武裝力量——“梅店抗日自衛隊”,成為新四軍第五師的重要來源。1941年,任士舜任中共黃陂縣委書記。
1938年8月,任士舜頭戴禮帽、墨鏡,身著長布衫,衫內藏著駁殼槍,打扮成商人模樣,機智地躲過了軍警的盤查,成功進入黃陂縣城,與黃陂支部取得聯系,開始在家鄉梅店開展抗日救亡運動。
“那時我父親少年英俊,熱情洋溢,總在集市上搭起臨時演講台,發表演講,分發傳單,辦牆報,宣傳抗日救國的思想。”說起這些,任正強仿佛親歷,眼睛裡閃著光。不長時間,任士舜就以100多人40多支槍,豎起了“梅店抗日自衛隊”的旗幟。
“梅店抗日自衛隊”一成立,就在梅店周圍設崗放哨,維持治安,保護鄉民。在日軍飛機空襲時敲響大鐘,發出防空警報,組織民眾疏散,民眾無一傷亡,四鄉震動。
不久,任士舜帶領“梅店抗日自衛隊”找到位於今河南新縣的中共鄂東特委駐地,向組織匯報了黃陂和隊伍的情況,隨即和另外兩支隊伍一起被編成兩個中隊,組成新四軍六大隊。任士舜任政治處民運股長,負責情報和統一戰線工作。
1939年,按照李先念的指示精神,新四軍六大隊深入黃陂地區,開展敵后游擊戰爭。這年5月2日(農歷3月13日)是陂北地區集市——財神會,任士舜等通過情報分析得出結論:當天日軍將出動搶劫民財。據此,六大隊決心首戰伏擊日軍。
“當天,近百名日軍從據點出動,身穿黃軍裝,踩著大頭皮鞋,手持長槍刺刀,氣勢洶洶扑向集市。不料進入了六大隊的伏擊圈,被迎頭痛擊。首戰告捷,新四軍名聲大震,鄉親們奔走相告。”說著說著,任正強不由攥緊了拳頭。
從1938年回到梅店創建抗日武裝至1945年日本投降,任士舜一直沒有離開過黃陂,在家鄉堅持抗戰,對黃陂的抗日政權建設、抗戰時期的經濟、游擊戰爭、統一戰線等各方面工作都有建樹,使黃陂成為我黨領導下的中原地區抗日根據地邊緣穩定的地帶。新中國成立后,他又先后領導過荊江分洪工程、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葛洲壩工程的建設,為新中國水利事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我一定會繼承父親的遺志,學習父親一切為黨、一切為國、一切為民的崇高精神,對黨忠誠、愛崗敬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任正強表示。(記者 金頌)
相關專題 |
· 專題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