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朱克靖:星隕黎明光不泯

俞華泰

2015年08月25日10:4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世紀風採》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朱克靖,原名宏夏,字竹懿,號克靖,湖南醴陵人。1919年考入北京大學。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年赴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925年任國民革命軍第三軍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926年7月,隨第三軍參加北伐戰爭,11月當選共產國際執委會委員。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並任第九軍黨代表。1937年任新四軍政治部顧問兼直屬戰地服務團團長。1940年任新四軍聯絡部部長。1940年至1944年先后任蘇北臨時參政會副議長、蘇中三分區行政公署專員。1944年底任蘇浙行政公署主任。1945年冬,隨新四軍北上山東。12月,任新四軍兼山東軍區秘書長、聯絡部部長。1947年初在山東被捕,押往南京,10月,被國民黨當局殺害。

1947年1月22日,剛剛投誠新四軍不久的郝鵬舉,在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內戰后,企圖再次投靠蔣介石,將新四軍秘書長朱克靖等人誘騙至駐地,秘密逮捕,並立即送到蔣管區。朱克靖先后被關押在海州(今連雲港)、徐州、蘇州等地,7月,又被作為要犯押到南京。國民黨報紙對此大肆宣揚,甚至捏造了《郝鵬舉在戰場活捉新四軍秘書長朱克靖》的謠言。同年10月,朱克靖被秘密殺害在國民黨保密局看守所。這位在黎明前犧牲的統戰功臣用生命實踐了“一顆為民心,萬古終不泯”的諾言。

1895年,朱克靖出生於湖南省醴陵縣一個農民家庭,在兄妹12人中年齡最小。父母辛勤勞作,供他念私塾和縣城的中學。1919年,從長沙第一中學畢業的朱克靖,一舉考入北京大學。

這時的北大,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已成為新文化、新思想的中心。朱克靖在這裡經常與進步人士接觸,積極參加學生運動和工人運動,逐步從一個具有反帝反封建思想的愛國主義者,轉變為共產主義者。1922年,他在北京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3年冬,朱克靖受中共北方區委選派,赴蘇聯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簡稱東方大學)學習。學習期間,他刻苦努力,潛心研讀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著作,較系統地了解馬克思主義的原理,思想理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對中國革命的性質、任務、對象、動力、前途等問題有了較深的認識,為其回國從事革命活動奠定了理論基礎。

1925年7月,朱克靖接受黨中央的安排,回國到廣東革命根據地工作。此時,正值國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戰爭蓄勢待發。朱克靖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三軍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第三軍由滇軍改編,部隊成員復雜,軍閥習氣濃厚。朱克靖帶領一批年輕的共產黨員,在部隊建立起一支強有力的政工隊伍,逐漸革除了這支部隊的封建陋習,戰斗力明顯增強。10月,第三軍奉命出師南征,將軍閥鄧本殷趕回了老巢,翌年2月,又渡海消滅了海南島殘敵,南征勝利結束。

1926年7月,第三軍在北伐途中勝利到達醴陵,軍政治部就設在縣城北面的姜灣,朱克靖雖離家咫尺,但因軍務在身,顧不得回去探望。他的一個堂侄聽說他在北伐軍中當了大官,前來投奔他,要求參軍,朱克靖把他留下來,作了馬弁,並對堂侄說:“你跟著我干,不要准備發財。”他對新婚不久的妻子說:“與我結婚,就不要希望當官太太,也不要指望發財享福,而要准備吃苦。”按照部隊規定,他可以乘坐大轎,但他從來不用,而是始終與士兵同甘共苦。他還以軍政治部名義,發出通告,要求全軍將士“不拉夫、不趕牲口,買東西照價付款”。

正當北伐順利進行時,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第三軍軍長朱培德公開倒向南京政府,企圖規勸朱克靖也脫離武漢國民政府,投靠蔣介石,遭到朱克靖的嚴厲斥責。不久,汪精衛也公開叛變,在武漢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轟轟烈烈的大革命終告失敗。為力挽狂瀾,中共中央決定在南昌舉行起義,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8月1日,朱克靖和朱德率領第三軍軍官教導團的1000名官兵,投入了起義的洪流。南昌起義后,朱克靖被任命為第九軍黨代表。起義部隊南下失敗后,朱克靖雖突出重圍,但與黨組織失去了聯系。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發生,全民族抗戰爆發。由南方八省的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的新四軍設軍部在南昌市高升巷。朱克靖終於找到自己闊別10年的隊伍。他極為振奮,對家裡人說:“我要重歸戰場,請纓殺敵。”

1937年秋末,朱克靖重新回歸組織。當黨組織征求朱克靖對自己職務的意見時,他說:“無論分配我做什麼工作都行,隻要對抗戰有益。”經葉挺提議,朱克靖任新四軍政治部顧問兼直屬戰地服務團團長。

戰地服務團大多數成員是從上海、南京、武漢等地來的愛國青年學生。在朱克靖的引導下,這批青年脫下旗袍、西服,穿上軍裝、草鞋,逐步鍛煉成為堅強的革命戰士。

朱克靖帶著這批青年跋山涉水,不畏艱險,到各抗日民主根據地演出,開展民運工作。從1938年春到1939年春,他們行程萬裡,歷經蘇、浙、皖、贛4省20余縣,有力地配合了部隊作戰,擴大了共產黨、新四軍的影響。

1940年夏,國民黨江蘇省政府主席韓德勤,拉攏泰州地方實力派李明揚、李長江參加阻擊新四軍。因李明揚在北伐時曾隸屬國民革命軍第三軍,中共中央東南局考慮到朱克靖在大革命時期的地位和影響,委任他擔任新四軍聯絡部部長,負責對“二李”的統戰工作。7月,朱克靖從江南來到蘇北,協助陳毅做“二李”的工作,臨出發前,陳毅贈七律《送人赴泰州談判抗日合作》:

停驂問我意何如?

詞婉情真再致書。

軍令今當斬馬謖,

歧途何事泣楊朱?

仲連智免蹈東海,

武穆冤成走傳車。

憑君寄語強梁輩,

摩擦自戕慎厥初。

陳毅對朱克靖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轉告李明揚、李長江,要慎重考慮,在民族存亡關頭,一致抗日,不要搞摩擦,自相殘殺。

朱克靖銘記使命,常駐泰州城裡,做“二李”的思想工作。10月初,在決戰黃橋的日子裡,朱克靖一直不離李明揚左右,時刻掌握“二李”動態,並不斷地向“二李”曉以民族大義,使其保持中立。特別是在黃橋戰役爆發的那天夜裡,朱克靖和李明揚同坐電話機旁,李的部下不斷打來電話報告戰況,李明揚始終按兵不動,這便有效地打亂了韓德勤的進攻部署,幫助新四軍嬴得了黃橋決戰的勝利。韓德勤為此向蔣介石告狀說:“李明揚受共黨分子朱克靖的赤化,在黃橋決戰中不聽指揮,職守蘇北,如同孤島。”

黃橋決戰后,蘇北臨時參政大會在海安召開,朱克靖作為中共方面的代表當選為副議長,后又兼任蘇中三分區行政專員公署專員。

抗戰勝利后,朱克靖隨新四軍北上,進入山東。1945年12月,新四軍重新整編,朱克靖任新四軍秘書長兼山東軍區聯絡部部長。

這時,抗戰剛剛結束,蔣介石悍然發動內戰。為了利用國民黨軍隊內部矛盾,分化瓦解敵軍,黨中央派朱克靖去做國民黨淮海綏靖公署行政長官郝鵬舉的統戰工作。

郝鵬舉為人狡詐多變,反復無常。他原是馮玉祥的副官,馮玉祥失利后,投靠蔣介石﹔抗日戰爭中又為汪精衛所用﹔抗戰勝利后,他搖身一變,當上了國民黨軍新編第六路軍司令,參加進攻人民解放軍的行動。但他對蔣介石又存二心。經過朱克靖的出色工作,在我軍強大的政治和軍事壓力下,郝鵬舉於1946年1月9日宣布起義,聲明“退出內戰,擁護民主”,其部隊改編為華中民主聯軍,開到山東解放區內休整。朱克靖被黨組織任命為華中民主聯軍政委,率政工干部對郝鵬舉部進行教育改造。

郝鵬舉部人員成分復雜,思想各異,朱克靖在該軍創辦教導團,培訓中下級軍官,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郝鵬舉表面上配合改造,但內心對於中共派政工干部改造他的部隊越來越擔心,生怕自己失掉對部隊的控制權。

1946年6月,全面內戰爆發。年底,蔣介石派重兵進攻山東解放區,氣焰十分囂張。郝鵬舉見形勢不利,便暗地裡和國民黨軍參謀總長陳誠勾結,開始秘密策劃叛變。這一陰謀被朱克靖發覺,並及時報告陳毅。陳毅借新年團拜之機,把郝鵬舉請到臨沂,對其曉以大義,鄭重告誡他“隻有站在人民方面才有出路”。郝鵬舉當面做了保証,還給毛澤東、朱德發了電報,要求配合萊蕪戰役,爭取立功贖過。

中共領導對郝鵬舉有著比較清醒的認識,認為他反水的可能性很大,但仍要盡力爭取。1947年1月,朱克靖和郝鵬舉一起離開臨沂回部隊。臨行前,陳毅關照朱克靖要多保重,對郝鵬舉“能爭取一分鐘就要爭取一分鐘,決不能打第一槍”,並語重心長地說:“你們是深入虎穴啊!”朱克靖深知此行危險重重,但為了人民的利益,為了解放戰爭的盡早勝利,他義無反顧,毅然而去。回到郝鵬舉部后,朱克靖向全體政工干部傳達了軍部指示,告誡大家提高警惕,准備應付突發事變,堅持到最后一分鐘。

1947年1月22日,朱克靖接到去郝鵬舉住地參加會議的通知,說是研究如何配合萊蕪戰役的行動問題。他預感到情況異常,臨行前向妻子等人作了交代。果不其然,朱克靖剛踏進郝鵬舉住地的院子,敵人就扑了過來,將他及秘書等人扣押。同時,叛軍沖向朱克靖住處,將他的妻兒一起逮捕。

逮捕朱克靖后,郝鵬舉害怕遭我軍圍攻,天剛蒙蒙亮就率部向蔣管區移動。途中,不少官兵開始明白真相,紛紛返回解放區。2月6日,華野第二縱隊四師在東海白塔埠包圍了叛軍。7日晚6時,在韋國清、張震指揮下,經過一夜激戰,全殲叛軍,活捉了郝鵬舉。這時,朱克靖已被押送至海州,以此向陳誠邀功。陳毅對郝鵬舉的可恥行徑極為憤慨,揮毫奮筆疾書《示郝鵬舉》予以怒斥:“教爾作人不作人,教爾不苟竟狗苟。而今俯首爾就擒,乃自教爾分人狗。”

1947年10月,朱克靖在南京被國民黨保密局特務秘密殺害,獄中留下了他的詩作,以示其志:

此身早許國,被賣作楚囚。

壯士非無淚,不為斷頭流!

一顆為民心,萬古終不泯。

身心獻黨國,一死何足愁!

來源:《世紀風採》第八期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