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楊祎 尹忠偉
李庄今昔 徐楊祎 攝
李庄今昔 徐楊祎 攝
“同大遷川,李庄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應。”這是一封75年前的電報,16字電文曾是數萬名師生的“護身符”,也讓李庄這座偏遠的西南小鎮,在烽火歲月裡,成為了中國為數不多的文化淨土。
抗戰爆發后,國立同濟大學,國立中央研究院的歷史語言研究所(簡稱史語所)、社會科學研究所(簡稱社會所)、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簡稱中央博物院)等多家教育科研機構為躲避日軍轟炸,一路輾轉,陸續遷駐李庄。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四川省宜賓市東郊的李庄古鎮。古街老房,白磚舊瓦,青石板街道旁老建筑的外牆已經斑駁。每棟老舊的古宅背后都藏著李庄曾經的故事,諸如“國立同濟大學醫學院舊址”、“原國立中央博物生物院李庄舊址”在小鎮裡幾乎隨處可見。
經過修繕,如今李庄的抗戰文化舊址早已“煥然一新”,他們中大多數已被改建為李庄抗戰文化陳列館。舊式座椅、教學工具、醫生處方……一件件珍貴的歷史文物,依稀向世人述說著那段“沒有硝煙”的抗戰歲月。
從1940年秋天開始,在16字電文和“抗戰建國”使命的感召之下,一個常住人口隻有3000余人的小鎮,克服諸多困難,解決了近萬名內遷師生的飲食起居。
盡管時隔多年,94歲的老人洪恩德依然清晰記得,當年,李庄人把菩薩從寺廟和佛堂裡“請出去”,挪出地方供學校上課,當地鄉紳騰出自家大宅,分給學生住宿,不取分文。
“那個年代李庄的生活條件也不好,但大家都力所能及地給學校提供方便。”洪恩德說,由於沒有足夠的教學場地,鎮上就把東岳廟門口的院壩空出來,供學校當露天教室使用。
洪恩德說,每到放學,李庄大大小小的茶館就變成了同學們現成的“自習室”。“他們多讀點書,就多為抗日出份力量,我們都很理解這些學生。”
當時,包括梁思成、林徽因、李濟、李方桂等大批頂尖專家學者,都是李庄鎮裡普通的居民。國際友人費正清、費慰梅、李約瑟等都曾到李庄造訪,並與那裡的中國學者長期保持聯系。
“李庄在抗戰時期,曾成為與重慶、昆明、成都並列為中國四大文化中心。”李庄產業園區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蘇軍介紹,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海外郵件隻要寫上“中國李庄”也能准確寄達,同盟國的一些科研機構,常收到“中國李庄”交換的學術刊物和書籍。
蘇軍說,70多年前,這座小鎮上書聲琅琅。在抗戰最艱難的時期,李庄人因其特有的善良、純朴,為全國各地的學者提供了最安靜的“書桌”。
“1940年到1946年間,遷至李庄的教育和科研單位一共培養了3000多位畢業生,走出了包括傅斯年、李濟、梁思成、王守武、唐有祺等多位享譽中外的院士。”蘇軍說,這頁歷史是李庄的榮譽,更是屬於李庄獨有的文化情懷。
細雨朦朧中的李庄猶如一位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大家閨秀,靜靜地站立在長江邊。這樣的李庄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來。
期間,記者在李庄抗戰文化陳列館裡遇見陝西游客田華時,他正跟隨講解員的步伐,一邊仔細聆聽,一邊細細觀看牆上粘貼的史實資料。“抗戰時期,李庄默默地守護了一大批知識份子,保住了民族的文化命脈。”田華說,李庄人的堅持和付出值得后人永遠銘記。
相關專題 |
· 專題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