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老兵張良法的抗戰經歷:“我們不信打不贏日本鬼子”

2015年08月26日13:05   來源:湖南日報

原標題:“我們不信打不贏日本鬼子”

“同志們一條心,大家團結咯!消滅日本鬼子,樂享快樂太平年!殺!殺!”

8月20日,在新晃侗族自治縣方家屯鄉方家屯村,抗戰老兵張良法唱起當年的抗戰歌曲,高亢激昂。接下來一番講述,讓記者感到他的抗戰故事和他的歌聲一樣威武雄壯。

謊報年齡,瞞著家人參軍

1942年春天,張良法在新晃中學讀初二。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大廈即傾,燕窩何安!”一天,縣裡召開愛國教育動員大會,號召年輕人投筆從戎。縣教育局官員田威慷慨激昂的演講,讓同學們熱血沸騰。

“走,參軍去”、“走!打日本鬼子去”……當天,張良法和不少同學相邀去了縣裡招兵處。當時入伍年齡要求為15至25歲,張良法離滿14歲還差一個月,便謊稱已18歲,得以報名,並通過了體能測試。張良法是家中唯一的兒子,下面隻有一個妹妹。想到雙親不會同意自己入伍,他便瞞著家人,偷偷去芷江參加筆試。經過外語、物理等學科考試,張良法最終被錄取。

“當時父親看到縣裡放榜,才知道我參了軍,5月份便走路去芷江找我,但我當時已去緬甸。”提到當年參軍經歷,張良法感到對不住雙親。他說:“父親從新晃走路到芷江,后又返回新晃,一路挨餓,回來大病一場。母親因為找不到我,雙眼都哭瞎了。”

英勇殺敵,差點沒了性命

1942年3月,張良法入伍,隨部隊經貴州到雲南西雙版納整編,經層層挑選,被編入中國遠征軍新一軍三十八師警衛營。同年4月,隨部抵達緬甸作戰。 4月的一天,張良法所在部隊與駐扎在荷馬林地區的日軍第18師團交戰,師部被圍,損失慘重。

說到此,張良法左腳一跺:“我們不信打不贏日本鬼子!”大家摩拳擦掌要雪恥,在隨后20多天的戰斗中,全體官兵舍生忘死,浴血搏殺,最終取得勝利。張良法的左上臂也在激戰中被日軍子彈擊中。

“最激烈的戰斗發生在同古,那次我差點沒命咯!”張良法指著右臉頰、左小腿、腰部等多處傷痕對記者說,“我的左額骨裡現在還留有日軍的彈片咧。”

1942年12月下旬,部隊從荷馬林撤退,前往同古增援。與日軍在原始森林裡交戰幾天幾夜后,對方增加了4倍兵力,還投放了毒氣。一天,張良法在作戰中,右小腿被日軍子彈擊中,摔下10米多深的高坎。同班戰友聽到他的呼救聲,立即抄小路下坎營救。張良法獲救后,因腰椎斷裂,被5名戰友抬到隱蔽處處理。不料,數枚日軍的槍榴彈飛來,4位戰友當場犧牲,自己和一個芷江籍戰友幸存。

“當時真的是命大,就差那麼一點點。可惜戰友們長眠在了異國他鄉。”張良法含著淚說。

在羅卓英指揮下,這次作戰前后持續40多天,最終殲敵5000余人。1944年3月,張良法隨部隊在密支那遇到500多名日軍偵察部隊,一番激戰,一舉將對方殲滅。

打了幾年仗,終於讓日本鬼子知道厲害了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張良法與戰友仍在緬甸待命。

“當時聽到日本投降的消息,戰友們都很激動。打了幾年仗,日本鬼子終於知道我們的厲害了。”張良法激動地說。 同年8月底,收到命令,張良法隨部隊飛回廣州,接受日軍投降。

解放戰爭中,張良法隨部隊向解放軍投誠,后回家鄉教過兩年書,然后一直在家務農,育有一女。如今做家務、干農活,張良法樣樣行,雖然要照顧患帕金森綜合症已癱瘓近3年的老伴,但日子過得安穩。( 通訊員 周晶晶 楊覺震)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翼、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