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繼成
戰爭給我們留下慘痛的記憶,也留下英雄。2015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這是一個盛大的節日,是一個值得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的人民興奮的日子,我們隆重紀念這場偉大的勝利,就是要牢記歷史、不忘過去。
在這一天到來之前,我的腦海中經常出現已經病逝二十六年的父親的身影。他是一位身經百戰,戎馬一生的抗戰英雄。為了懷念敬愛的父親,我把1989年5月初在八寶山革命公墓追悼會上北京軍區領導致悼詞的主要內容摘錄如下:中國共產黨黨員、愛國主義戰士、北京軍區正軍職離休干部、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六十九軍副軍長馮梓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一九八九年四月二十日九時五十三分在北京逝世,終年八十歲。馮梓同志系山西省平定縣人,一九零九年正月初六出生於一個貧農家庭。一九三一年懷著救國救民的思想,參加了傅作義將軍領導的軍隊。他擁護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反對內戰,一致抗日”的正確主張,率部與八路軍緊密合作,積極投身於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民族解放戰爭。先后參加了著名的綏遠抗戰、平型關戰役、包頭戰役和五原戰役,沉重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大大激發了中華民族的抗日熱忱。一九四九年,北平和平解放后,馮梓同志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歷任三十七軍副軍長,二十三兵團一O七師師長,六十九軍副軍長等職。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校軍銜。一九八九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勝利功勛榮譽章。一九七九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馮梓同志四十年的革命斗爭生活,養成了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優良作風。他為人公道正派,剛直不阿,襟懷坦白,光明磊落,簡朴廉潔,不謀私利,嚴於律已,寬以待人。馮梓同志的逝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好同志,好戰友,失去了一位為軍隊建設事業勤奮工作的愛國者。
父親病危時,我正在我國駐蒙古國使館任經濟商務參贊,經部領導特批,調我臨時回國見面。在病榻前,父親對我說:“你知道你的名字為什麼叫繼成嗎?是因為你生在七七盧溝橋事變抗日前幾天,我為了能安心抗日把你們母子送回老家山西,如果我完不成抗日大業,你一定要繼續完成,特此起名繼成。”從我出生到四歲一直住在山西老家的窯洞裡。這期間日軍已經佔領了山西。我至今仍清楚記得全副武裝,拿著裝有明晃晃刺刀步槍的日本兵闖進我家窯洞,嚇得我躲在母親懷裡。那時每天跟著大人進防空洞,躲避日軍飛機轟炸。大概是1941年,我父親捎信來讓母親帶我到綏遠省陝壩市找父親,就是現在內蒙河套地區的陝壩。我當時隻有四五歲,從老家到陽泉火車站坐小火車到內蒙包頭,下車再騎駱駝走一個多月才見到父親。這一個多月的苦難歷程我一輩子都忘不了。當時日本鬼子到處都是,還有日軍忠實走狗內蒙古德王的軍隊。為了躲避他們,我們騎駱駝隻能夜裡走,白天停。有一天下雨,我們躲在駱駝鞍子裡吃東西,迎面來了一位身穿蒙古袍騎著馬的年青女子,身帶武器和刀劍,說蒙語我們聽不懂,她隻好走了。但我們還是很害怕。有一次我從駱駝上掉下來,好在下邊是沙漠,沒受傷。在陝壩我上了傅作義將軍創建的奮斗小學。這所小學十分艱苦,布制的校徽上畫著一盞“胡麻油燈”寫著自已的名字。當時傅作義部隊有一些從延安來的干部。我家鄰居,一個軍官家屬阿姨,她反復教我唱抗日歌曲《保衛黃河》,我至今都清楚記得歌詞: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河西山崗萬丈髙,河東河北高粱熟了,萬山叢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紗帳裡抗日英雄逞英豪。端起了土槍洋槍,揮動著大刀長矛,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從那時起,在我的幼小心靈裡一直懷著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無比憎恨和對抗日英雄們的無限敬佩。
在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到來之際,我以一位抗日老兵后代的名義,警告日本當今那些妄圖開歷史倒車做白日夢的人士:我是親眼看到你們侵華日軍明晃晃刺刀的人,但是絕不讓我們的子孫后代再看到你們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刺刀!中國人民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有英勇善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為堅強后盾,你們的白日夢永遠不會得逞!(作者單位:商務部虎背口黨支部)
相關專題 |
· 專題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