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28日08: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
掃描二維碼 |
“他指給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領導中國走向光明,他堅持了抗戰八年多……”
“他建設了敵后根據地,他實行了民主好處多……”
1943年,一首慷慨激昂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誕生,從此傳遍大江南北。
70多年后的今天,這首歌曲仍然是膾炙人口的經典曲目。它提醒著人們,正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一個曾經積貧積弱的中國才走上了獨立自主、日趨富強的康庄大道。
1943年9月,正值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最艱苦時期——戰略相持階段。在日本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的兩面夾擊下,為發展和鞏固抗戰勝利果實,八路軍邊區劇社派曹火星、丁凱、肖靜雨組成三人工作隊,從晉察冀邊區總部出發,跋山涉水來到京西偏僻的歌謠之鄉,北京市房山區霞雲嶺鄉堂上村。年僅19歲的曹火星很快被堂上村火熱的抗戰生活所感染,寫下了“實行了民主好處多”“改善了人民的生活”這樣的歌詞。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是舊中國近百年的真實寫照。“長夜難明赤縣天”,中華民族的光明和前途在哪裡?
1921年7月,沉沉黑夜的中國大地上點燃了一盞明燈。中國共產黨成立,使得水深火熱中的中國人民找到了力量源泉。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盡管歷經一次次失敗,中國共產黨卻如浴火鳳凰,一次次奇跡般重獲新生,作為“中國最有生氣的力量”,不斷壯大。
曹火星把這一點一滴都記錄下來。“共產黨辛勞為民族,共產黨他一心救中國,他指給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領導中國走向光明……”
成歌的那個初秋清晨,曹火星疲憊而興奮地推開房屋大門,叫住正在學校空地嬉戲玩耍的8名小兒童團員,將一夜所成相授。
伴隨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伴隨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傳唱,中國贏得一個又一個戰爭的勝利,從積貧積弱走向繁榮富強。
《 人民日報 》( 2015年08月28日 14 版)
相關專題 |
· 專題資料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