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抗戰勝利受降紀念館館長:歷史的守護者

唐小晴

2015年08月29日19:4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抗戰勝利受降紀念館館長:歷史的守護者

“一個抗戰紀念館如果沒有豐富的文物,那麼,弘揚和平文化就沒有了基石。”中國人民抗戰勝利受降紀念館館長吳建宏如是說。

這位即將邁入五十歲的館長有個朴素的心願——把紀念館建設好,讓更多人了解抗戰歷史,並一直為此努力。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中國戰區受降典禮”在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舉行,史稱“芷江受降”。1985年,芷江縣在受降原址修建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以紀念這場正義之戰。

因管理不善,紀念館建成伊始就負債累累,經營步履維艱。1987年,上任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館長后,吳建宏決定通過增加展覽內容吸引游客,遂絞盡腦汁豐富館藏文物。

每天,吳建宏早早來到紀念館,開始埋頭在書海中找尋與抗戰文物相關的一切信息。

有一次,紀念館迎來了一批台胞,他們告知吳建宏,當年中國戰區主持“芷江受降”的主官蕭毅肅將軍可能有文物遺留在世,其9個子女分別居住在台灣和美國。其中一位台胞還寫下了蕭將軍后人在台北的通訊地址。

獲悉此線索后,吳建宏欣喜若狂。每年節假日,他堅持往這個地址郵寄賀卡,並附上紀念館最新資料,十年如一日。

2003年的一天,吳建宏突然接到一個從美國打來的越洋電話,對方自稱是蕭毅肅將軍的二兒子蕭慧麟。他對吳建宏說,其在台灣的兄弟姊妹仍存有父親大量受降遺物。

不久,蕭家兄妹5次從美國及台灣飛抵芷江,將蕭毅肅遺留下來的400多件歷史文物,完整地捐贈給受降紀念館,包括抗戰書籍、蕭毅肅的學歷與服役資料、蕭毅肅從軍校畢業至抗戰勝利后的經歷記錄,以及其服役期間所獲的青天白日勛章、美國嘉譽勛章、美國杜魯門總統親筆簽名的獎狀等珍貴物品。還有一件文物系美國飛虎隊指揮官陳納德將軍繪制的水彩畫。

“這些本屬於蕭家的文物現在不屬於蕭家了,它們應該屬於中華民族。”蕭毅肅將軍子女的這句話感動了吳建宏。

憑借熱情與執著,吳建宏成功征集文物的次數愈來愈多。他無論去哪兒,都會提著一個黑色手袋,裡面裝了10本聯絡本,記了每一位捐贈人的信息。記者翻開聯絡本,隻見其中一頁寫道:“陳納德將軍的妻子陳香梅女士捐贈將軍遺物18件﹔美國飛虎隊隊員約瑟夫·德,捐贈了223張反映當年中國抗戰的歷史照片……”

經吳建宏不懈努力,中國人民抗戰勝利受降紀念館已從當初的12畝地,發展成為今天一園三館、佔地300畝的大型紀念館,位列“國家二級博物館”名單,先后被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湖南首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據統計,紀念館共珍藏有從海內外征集到珍貴文物與資料1000余件,已鑒定有國家一級文物31件。最令吳建宏自豪的是他攜手紀念館全體工作人員,從美國找回存封將近70年、日本在芷江向中國人民無條件投降的原始視頻。

時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即將來臨,吳建宏和他的館員每天都在忙碌著籌備大型紀念活動。“我們要讓紀念館成為反映中華民族國魂的一個地方。”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