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九旬華裔老兵何永道:轟炸日軍逞英豪

2015年09月01日15: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九旬華裔老兵何永道:轟炸日軍逞英豪

95歲高齡的華裔老兵何永道日前在他的新加坡寓所接受了中新社記者專訪。他向記者詳細回憶了對日作戰的親身經歷。從報考空軍到赴美訓練,再到后來駕機執行轟炸任務,抗戰中發生的一切對他仍歷歷在目。

何永道出生於馬來亞(今馬來西亞)的怡保。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時,他正在香港大學讀書。眼見日軍佔領香港,趾高氣揚無惡不作,自己的生活也完全被日本的入侵而打亂,他便決定報考中國空軍,與日軍作戰。

“我記得在美國訓練學校畢業的日子是1944年4月25日”,何永道一字一頓地說。雖已年近百歲,何永道仍保持著很好的記憶力。他說,自己曾被送往科羅拉多,受訓飛行B-25轟炸機。他表示,由於將來要投入真正作戰,因而必須要對B-25轟炸機有全面的掌握,完全熟悉戰機,因而一連訓練了四個月。

學成歸來,何永道從美國回中國的路程充滿艱辛,又在大海上航行了兩個月。他說,當時要跨越“無邊大洋”,還要提防日軍的偷襲,一路“非常危險,非常難捱”。他在海面上看到漂浮著不少殘骸,明白有很多船隻被擊沉,雖然觸目驚心,但仍一心想回到中國。

回到中國之后,何永道被安排到陝西漢中參加對日作戰,對日軍基地和目標進行轟炸。他說,雖然到了這個陌生的地方,但到部隊報到感覺“回到家”,感覺很興奮,而且與美國人也感到可以“合得來”。

何永道回憶說,作戰的時候他情緒很高昂,全然不再考慮個人的生死,隻想著多出任務。他向記者表示,作為飛行員,這是他人生最有意義的時刻,感到無比自豪。

何永道對記者說,當時已組建了“中美聯隊”(即中美空軍混合聯隊,Chinese American Composite Wing),他也是其中一員。中美兩國飛行員生活及志趣難免會有不一致,但大家聯合的目的很一致,就是要共同打擊日軍。何永道說,由於自己英文好,這一時期和美國人仍然相處較為融洽。在沒有安排轟炸任務的時候,他便和美國飛行員一起去打橋牌、看電影。

據有關史料記載,中美空軍混合聯隊的主要任務是協助地面部隊對日作戰,打擊敵人的交通補給線,並爭取空中優勢﹔在團部之下有三個大隊,其中第一大隊為中型轟炸機大隊,何永道就屬於第一大隊。

談到在漢中的對日作戰時,何永道回憶,漢中的地理位置好,距離日軍的據點並不遠,幾個主要目標基本在轟炸機的航程范圍之內。何永道說,日軍繼續向中國南部發動進攻,當時作戰的關鍵任務之一是阻遏日軍南下的步伐。

日軍於1944年下半年在河南、廣西等地發動大規模攻勢,不僅謀求打通所謂“大陸交通線”,也試圖摧毀美國在華空軍基地。在這一嚴峻背景下,何永道及其戰友所展開的對日空中作戰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何永道向中新社記者展示了他當時的飛行日志,日志上記載他曾在新鄉、石家庄等地以及黃河沿岸的日軍據點執行轟炸任務。他說,有一次在中原一帶執行任務時,同戰友一同殲滅了不少日軍士兵。

何永道還向記者展示了當時他曾駕駛的B-25轟炸機照片。他說,這種戰機在抗戰時期還算是比較先進的,空襲東京就是B-25轟炸機去執行的。據他介紹,B-25轟炸機配有火炮和機槍,雖然戰機不大但飛行起來比較靈活,也有B-25G,B-25J等多個型號,他都曾駕駛過。

在追憶當時的艱苦抗戰時,何永道說,漢中機場簡陋,窄小的跑道上長滿了草,起飛和降落都不容易。他曾親眼看到戰機起飛失敗,在跑道上墜毀的慘烈一幕。

何永道透露,1945年之前,日本戰機還比較猖狂,抵抗起來很艱苦,空軍基地一天到晚響警報﹔到了1945年日軍將大部分飛機調回本土進行防御,空戰打起來相對容易一點。但當時日軍的地面火力還是比較強,駕機時還要小心提防。

何永道說,通過《中美租借協定》,中國飛行員可以到美國受訓,他自己也有幸成為其中一員,而同期中國學員中有不少人都已犧牲殉國。他表示,作為“飛虎隊”的歷史延續,“中美聯隊”在抗戰中的作用是無法磨滅的。(記者 李洋)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