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高郵大捷:對日最后一役

2015年09月02日08:19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高郵大捷:對日最后一役

  1945年受降簽字儀式的結束,並不意味著戰爭落幕。三個月后,新四軍在江蘇高郵與日軍進行了一番激戰並取得勝利。“高郵大捷”被人們視為中國軍人的“對日最后一役”,這場作戰時間之短、戰果之豐,在抗戰史上都頗為罕見。而這場戰役的背后,則是國共之間的又一次較量。

  芷江洽降結束后,有記者向何應欽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問題:日本投降以后,當局將如何對待共產黨?這位陸軍總司令給出了一個自相矛盾的回答:“隻要他們不搗亂,服從指揮,政府中可以給他一個位置的……不過他們現在就不聽指揮,在各戰場上搶奪日軍的武器了。這是不能允許的。”

  國民黨當局的態度,助長了日軍的囂張氣焰。盤踞在高郵一帶的日軍不僅拒絕向新四軍繳械投降,反而揚言要配合國民黨部隊向新四軍“收復失地”。此時,國民黨方面在高郵城外筑起城垣,修建了大量炮樓、碉堡,原先駐扎在揚州地區的日、偽軍紛紛進駐高郵,附近的國民黨部隊也在向這一方向逼近。

  原來,蔣介石於11月9日在重慶召開了秘密軍事會議,打算“用六個月時間擊潰共軍主力,然后分區清剿”。這個計劃的第一步就是控制蘇北、皖北,肅清山東,打通津浦線。高郵正是蔣介石進攻華中解放區的跳板,他打算以南北夾擊之勢,在這一帶消滅新四軍這一心腹大患。

  此時,高郵一役已是勢在必打。12月15日,華中軍區副司令員兼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粟裕提出攻打高郵的建議。經新四軍軍部同意后,他立即召開作戰會議,進行戰略部署。新四軍的計劃得到當地百姓的支持,很快當地征集了15000名民工、3000名民兵和500條民船,運送糧草150萬斤,備下充足的物資。

  12月19日19時,戰役打響。新四軍五個團的兵力從各個方向對駐守在高郵的日、偽軍發起猛烈攻擊。高郵城外多廟宇,此時日、偽軍已把這些寺廟改造成碉堡,妄圖封鎖住新四軍的進攻。但有備而來的新四軍不僅熟悉地形,而且攻勢凶猛,到了次日中午,三個主力團已兵臨高郵城下。

  此時,國民黨方面也已顯露出其本色。當時的《新華日報》記載了一個細節:戰斗開始后,何應欽曾派兩架飛機輸送子彈接濟敵偽,並向新四軍陣地掃射。甚至在這場戰斗之后,國民黨軍的飛機仍連續不斷向高郵縣城掃射了整整六天,每天至少三四次,有時竟達七次之多,當地群眾傷亡慘重。

  但是,此時的新四軍並未立即發起總攻,而是對日軍打起了“攻心戰”。

  日本天皇宣布戰敗后,在華日軍內部嚴密封鎖消息,很多士兵並不知道外界的真相,因此仍在作困獸之斗。新四軍利用風箏和迫擊炮將傳單送入高郵縣城,同時利用土喇叭向縣城內喊話。宣傳攻勢很快起了作用,兩天后,有日本士兵偷溜出城,向新四軍投誠。

  12月25日18時,最后的總攻打響了。在嘹亮的沖鋒號中,炮火摧毀了縣城東、南、北三個門樓上的碉堡工事。在南面,攻擊部隊率先攻入城內,與敵軍展開巷戰和肉搏﹔在城西北,戰士們利用老百姓送來的被胎,裹著方桌當作“土坦克”,強行越過開闊地﹔戰士們與日軍展開白刃戰,喊殺聲響徹雲霄。

  日軍漸漸被逼退到位於縣城東半部的“日軍駐高郵司令部”一帶,新四軍則以城裡的人力車夫為向導,向其步步逼近。面對新四軍強大的火力,日、偽軍明白大勢已去,根本無心再戰。日軍將領岩崎學大佐見敗局已定,不得不繳械投降。

  12月26日,淪陷六年的高郵得以解放。這是中國人從日軍手中收復的最后一座縣城。這一天,老縣衙的大門口挂上了一塊嶄新的牌子——“高郵縣人民政府”。當天,一場簡短的受降儀式在縣城內舉行,這場儀式卻是日寇向新四軍投降規模最大的一次儀式。

  當時的《新華日報》詳細列舉了高郵戰役的戰果:

  計殲滅敵山本源兵團之岩崎大隊全部,共斃傷敵一百五十余,俘敵岩崎大隊長以下八百九十二名,殲偽孫逆良誠部第五軍四十二師二個團及偽總部特務團等全部,偽顏秀五之二十四二十五等師各一部,計共殲偽約七團之眾,斃偽四百余,俘偽副師長任進武,團長顏求森等以下八千余人,據初步統計,斃傷俘敵偽共約萬人。繳山炮速射炮狙擊炮迫擊炮等八十四門,繳輕機槍二百余挺,重機槍二十一挺(日本九二式六挺),長短槍六千余支,美式的湯姆槍二支,卡品式一支,繳機步槍彈四千余萬發,汽車七輛,汽船三隻,戰馬一百余匹,其他軍用品無數。

  后人評價說,這場戰役是日本帝國主義簽署投降書以后,中國軍隊給予拒降日、偽軍的“最有力的教訓”。但被教訓的又何止是日軍。一切跡象已經証明,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后,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的另一場戰爭已不可避免。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翼、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