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孟丙南:日行百裡狙頑敵

2015年09月02日09:21   來源:浙江日報

原標題:孟丙南: 日行百裡狙頑敵

  【老兵檔案】

  孟丙南,男,1922年1月出生,杭州余杭人,民革黨員。曾任國民革命軍第16軍預3師7團3營營長。1956年起任省政府參事室研究員,為省政府參事室終身參事。

  【烽火歲月】

  1944年6月初,孟丙南所在部隊奉命開赴豫西增援,阻擊日寇,迎擊自洛陽西犯之敵。上級指示,務必殲敵於潼關之東,確保關中安全。

  部隊出發時天還沒亮,孟丙南和戰友們在駐地陝西省華陰縣大姚村緊急集合,村民得知部隊要開往河南打日本鬼子,男女老少摸黑擁到村口送行,祝福他們旗開得勝,早奏凱歌。

  “這是一段十分艱苦的日子。”孟丙南回憶,部隊全副武裝,槍支彈藥加上背包、干糧,平均每個士兵負重20余公斤,跨過隴海鐵路,往東出潼關,急似救火,人馬都不休息。有的草鞋磨穿,有的中暑虛脫,但大家堅持前進。一路上,時時可見路邊躺著不少陣亡者的尸體,血水流入溝裡。“最艱難時,渴了喝過濾的馬尿,餓了吃發霉的干糧,一晝夜徒步行軍150華裡。”

  抵達陽平宿營后,孟丙南接到指令:敵人將在次日拂曉前抵達秦嶺北麓的夫婦峪,立刻帶領全營士兵趕到峪口設防,構筑工事。整整一夜,孟丙南和戰友們一面加強警戒,一面構筑工事,始終處於臨戰狀態。

  但日寇並未按情報所說的從夫婦峪山溝行軍,而是抄山間小路,越秦嶺而下。苦守一夜的孟丙南剛剛撤下,接應的第二營便與敵人狹路相逢,打響肉搏戰,由於寡不敵眾,全營官兵大多壯烈犧牲。“當時我正准備休息一下,突然聽到南山方向密集的槍炮聲,我軍已與敵人交戰。炮聲隆隆,火光沖天,一個多小時后才漸趨平靜。” 撫今追昔,老人連連感慨:“戰爭年代,生死都在一瞬間。”

  等增援部隊趕去時,敵人已退去,戰場上尸體遍地。在山腰和山麓,日寇丟下百余具尸體,其中包括一名被擊斃的旅團長。

  日軍投降時,孟丙南所在營隊接收了日軍一個聯隊的營房,共計倉庫5座、軍馬50余匹等。然而沒過幾天,這些馬匹相繼倒斃。獸醫解剖后發現,軍馬的胃裡有許多大頭針,胃如同刺猬一樣。原來,敵人有意破壞,在受降前將大頭針拌在草料中喂給馬吃,其險惡居心可見一斑。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翼、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