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轉戰晉冀魯 游擊三千裡——追憶父親徐向前的抗戰歲月

徐小岩

2015年09月02日09:27   來源:陝西日報

原標題:轉戰晉冀魯 游擊三千裡

1937年“七七事變”后,中共中央於8月22日至25日在陝西洛川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明確了我軍的作戰方針,即以獨立山地游擊戰為主,但不放棄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在這次會議上,父親當選為中共中央軍委委員。不久,中共中央軍委發布命令,宣布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為總指揮,彭德懷為副總指揮,編為115師、120師和129師,劉伯承擔任129師師長,徐向前任副師長。八路軍整裝待發,准備開赴山西抗日。

129師的第一戰

129師出師抗日前線,正逢忻口戰役。忻口一旦失守,太原難保,閻錫山、衛立煌下決心死守。129師奉命直插敵后,擾其補給,尋機殲敵。129師先遣部隊769團進至忻口以北百余裡的代縣蘇郎口村時,在低空發現大批敵機。經偵查,發現有一個閻錫山建設的機場,卻已被日軍佔領。日軍用於忻口戰役的飛機都停在這裡。

摸清情況后,769團決心打掉這批飛機。不過,攻擊機場猶如“虎口拔牙”,一旦不能迅速結束戰斗,必將陷入日軍重圍。陳錫聯團長決定把攻擊時間選在午夜,並派出有“夜老虎”之稱的三營為突擊部隊,揚我軍之長,力爭速決。為了保証初戰必勝,副團長汪乃貴親率三營營長趙棠德、教導員潘壽才和幾個干部,化裝成機場民工,在日寇眼皮底下進行詳細偵察。

當夜,趙營長率領十連、十一連,悄悄摸進機場,直到距飛機僅30余米處,才被日軍哨兵發覺。趙營長果斷下令進攻。戰士們把一捆捆手榴彈扔向敵機,隨著一聲聲巨響,24架敵機全被炸毀。隨后,戰士們邊打邊撤,打死打傷百余日軍,順利撤出戰斗,隨后打阻擊的部隊也迅速轉移。等到日寇重兵來援時,隻見到一堆飛機碎片。可惜的是,趙營長撤退在后,不幸中彈犧牲。

響堂鋪設伏

太原失陷后,國民黨部隊紛紛退往黃河西岸,而我黨提出“與華北共存亡”的號召,八路軍決心在山西堅持敵后游擊戰。129師依托太行山脈,轉戰晉東南。3月下旬,日軍向晉南、晉西黃河沿線大舉推進,在邯長公路上,日軍汽車日夜運送兵員物資。129師首長決心打一次伏擊。

這時,劉伯承師長去總部出席會議。鄧小平政委和父親商量將設伏點選在涉縣到黎城之間的響堂鋪,這段道路旁邊是干枯的河床,南北兩側有險山峭壁。3月30日凌晨,部隊冒雨行軍趕往戰場。午夜時分,部隊隱蔽進入陣地。按計劃,由769團和771團主攻,772團打援。

然而,拂曉前,772團突然報告,后方發現數百敵人,請示是否撤出?指揮所頓時緊張起來。難道日軍發現我軍企圖,妄圖反包圍?父親處變不驚,一面果斷命令部隊加強隱蔽,繼續埋伏,一面派出作戰科長鄧仕俊等人前往偵察。之后,父親又對769團團長陳錫聯講:“你們要堅決消滅敵運輸隊,即使有幾百敵人繞到你們后面,你和771團徐深吉各給我1個連,我來掩護你們,待消滅敵運輸隊后,向南撤出。”2小時后,偵察人員報告,日軍並未發覺我軍的埋伏。

31日8時,日軍14師團輜重部隊的2個汽車中隊和400余掩護部隊,向設伏地區開來,200余輛汽車綿延5公裡。771團團長徐深吉在日軍車隊完全進入伏擊圈后,立刻下令開火。769團截頭,771團斷尾,槍聲和爆炸聲響成一片。縣城的日軍得知車隊被襲,急忙來援,卻遭到772團痛擊,隻能狼狽逃回。經過半日激戰,日軍車隊被全殲,我軍繳獲大量軍火和物資。

血戰長樂村

從1937年冬至翌年春,八路軍在華北敵后連續戰斗,給予日寇沉重打擊。日軍惱羞成怒,調集10個聯隊,3萬多人,分9路圍攻抗日根據地,史稱“九路圍攻”。然而,來犯日寇雖然佔據了一些縣城和據點,但找不到八路軍的主力,反而頻繁遭到游擊武裝襲擾,補給困難,不得不回竄。八路軍總部抓住戰機,決心打其一路,斷其一指,攻擊對象選中由武鄉退往襄垣的日軍117聯隊。

129師386旅連夜出動,陳賡旅長率部急行軍9小時,追到長樂村附近的河谷地帶,咬住了日軍的輜重隊及部分主力。386旅佔領有利地形后,向日軍發起進攻。趁日軍遇襲混亂,386旅指戰員乘勢發起沖鋒,將1500余名日軍截為數段。

這時,已過長樂村的日軍集中千余人回援。772團3營10連搶佔長樂村東北的戴家垴高地,數次打退日軍救援部隊,戰至14時,10連官兵幾乎全部犧牲,陣地才被日軍攻佔。就在這關鍵時刻,115師689團趕到,又把陣地奪回。在河谷這邊,趕來的769團一部與771團、772團,對被分割的日軍反復沖殺,殲其大部。然而,由於國民黨的曾萬鍾第3軍消極避戰,使日軍從該方向迅速逼近長樂村戰場。戰至17時,我軍主動撤離。

長樂村一仗打出了八路軍的威風,共斃傷俘敵2200余人,迫使各路日軍紛紛回竄,抗日根據地得以恢復。在這場戰斗中,772團團長葉成煥身先士卒,頭負重傷,壯烈犧牲。

冀南造“人山”

反“九路圍攻”勝利后,華北戰局又有了新的變化。日寇從華北抽調大批兵力南下,准備攻佔徐州進窺武漢。1938年4月,毛澤東給劉伯承、鄧小平和我父親發電報,要他們將游擊戰爭迅速向平原展開。父親接受了任務,率“路東縱隊”從遼縣出發,翻越太行山,橫穿平漢路,行軍4晝夜抵達南宮,與陳再道、宋任窮等同志會合。

從戎十余載,多在山區轉戰,父親對山地作戰駕輕就熟。來到一馬平川的河北大平原后,沒有大山可以依托,游擊戰怎麼展開就成了新課題。父親親自調查冀南的民情、民俗,找干部、群眾談話,並與宋任窮、劉志堅等同志研究戰法。最終他們的思想不謀而合:人民群眾才是最高的山,最大的森林,要堅持抗戰,就要依靠人民群眾,在平原上造“人山”。父親為此寫了《開展河北的游擊戰爭》一文,闡述了建立“人山”的思想。

1938年11月15日,日軍3700余人兵分4路,首次對冀南展開掃蕩,企圖合圍冀南根據地腹地南宮。八路軍按照父親確定的作戰方針,陸續放棄隆平、故城、武城、恩縣、高唐、夏津、臨清、南宮等縣城,避過敵人的銳氣,在平原鄉村間化整為零。同時堅壁清野,使敵人無法就地補給。父親率指揮機關在南宮、威縣、清河交界地區游擊作戰28次,斃俘日軍600余人。日寇打無可打,又缺補給,被迫終止掃蕩。

1938年底,華北地區的日軍兵力增至22個師團。父親認為,日軍很快就會發動更大規模的掃蕩。果然,1939年1月,日軍出動5個師團3萬余人,兵分11路,合圍冀南中心區。面對咄咄逼人的日軍,八路軍且退且戰,使日軍每佔一地都要付出相應代價。父親指揮軍民堅持游擊戰,不以敵小而不戰,不以人少而不打,積小勝為大勝。到1939年5月,累計戰斗400余次,殺傷敵人5000余人,有效堅守了冀南平原根據地。

山東反掃蕩

1939年6月初,黨中央指示抓緊建立山東抗日根據地。父親奉命赴山東,擔任國民革命軍第18集團軍第1縱隊司令,統一指揮山東和蘇北、皖北八路軍各部隊。

魯中南的沂蒙山區群山巍立,人民強悍勇敢。父親剛到那裡,就趕上日寇發動的第一次“魯中大掃蕩”。從6月1日起,2萬余日軍兵分10路,展開分進合擊。駐扎在莒縣、沂水、蒙陰等地的國民黨軍隊聞風而逃。父親來不及詳細了解根據地情況,便全力投入反掃蕩斗爭。山東縱隊成立時間短,戰斗經驗少,干部缺,裝備差,處境異常艱難。好在沂蒙山區地勢險峻,回旋余地廣闊,部隊熟悉地形民情,又有青紗帳和群眾掩護。在父親的指揮下,經過月余輾轉戰斗,重點襲擊敵交通線和薄弱環節,切斷日軍后勤供應,拖得敵人精疲力竭,兵員、糧食無繼,不得不結束掃蕩。

剛到山東,父親感觸最深的是吃飯問題,部隊吃了上頓沒下頓。父親明白,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己沒有政權,不能順利籌糧籌款。於是,在父親領導下,通過公開和秘密兩種形式,建立抗日政府。抗日民主政權的陸續建立,為一次次反掃蕩的勝利打下了根基。1940年6月,黨中央通知父親去延安參加“七大”,之后他便沒有再回山東,但在他的戰斗思想指導下,山東軍民始終堅持敵后游擊戰爭,度過了1942年的最艱難階段,迎來了總反攻的時刻。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