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燕峰
面對日寇的機槍,14歲的王璞恪守自己張貼的《抗日公約》:“不暴露八路軍,不說出村干部”。
1943年5月7日,日軍掃蕩河北完縣(今順平)野場村。這裡是八路軍冀中軍區后勤供應處。野場村兒童團團長王璞怒視敵人,一言不發,最后和母親以及128名手無寸鐵的村民,慘死在日軍槍口下。
王璞從小跟隨父母參加抗日工作,11歲時被推選為野場村兒童團團長,壯烈犧牲時年僅14歲。
2014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公布第一批在抗日戰爭中頑強奮戰、為國捐軀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王璞成為年齡最小的英烈。
2014年2月,中國以立法形式確定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回望那場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一批批像王璞這樣的抗日英雄,浴血奮戰,不畏犧牲,可歌可泣。
2015年8月24日,民政部公布了第二批在抗日戰爭中頑強奮戰、為國捐軀的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兩批900名英烈和12個英雄群體只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英勇犧牲的代表。
抗日英烈名錄拓展了犧牲的內涵,涵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各個方面,包含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日聯軍、華南游擊隊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裝,國民黨抗日將士,民主愛國人士和援華國際友人等不同群體。
其中,身份標注為“國民革命軍”的將士有184位,包括趙登禹、張自忠、佟麟閣、戴安瀾等為人所熟知的一批國民黨將領。此外,還有首次擊落日機的空軍驅逐機部隊司令兼第4航空大隊大隊長高志航、武漢會戰時陣亡於長江江面的海軍第1艦隊中山艦艦長薩師俊。
名錄還首次出現“外交”英烈,他們是被稱為“抗日外交九烈士”的國民政府駐菲律賓外交使節。9人因為抵制日本誘降、逼降,1942年在菲律賓被殺。
名錄共有外籍英烈15名。分別是蘇聯5人、美國4人、加拿大援華醫生 1人、印度援華醫生1人、波蘭記者1人和3名日本人。
17歲的嘎麗婭成為第二批抗日英烈名錄中最年輕的一位,她的身份是蘇聯遠東紅軍第88步兵獨立旅特別軍使。
嘎麗婭全名杜別耶娃·嘎麗娜·瓦西裡耶夫娜,1928年生於綏芬河的一個中蘇(俄)聯姻家庭。
為加速日本法西斯投降,1945年8月9日,蘇聯紅軍向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發起攻擊。盤踞在天長山要塞的日軍裹挾了大量婦女和兒童負隅頑抗,為了避免無辜的婦女兒童再遭戰爭傷害,蘇軍決定上山勸降。
因嘎麗婭懂中、俄、日三國語言,她成為勸降日軍的特別軍使翻譯。但是8月12日,日軍詐降將嘎麗娜殺害,隻把她系著紅頭巾,鎮定走進要塞的背影留給了她的母親。
嘎麗婭犧牲96小時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首批英烈名錄上有位日本人——宮川英男,日本人民解放同盟冀魯豫邊區協議會副委員長兼冀魯豫邊區參議員。作為日本反戰同盟的一員,1945年,在日軍圍剿中,他舉槍自盡,時年27歲。在第二批名錄上還有兩位日本人今野博和鬆野覺。
不論是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還是國民革命軍官兵,不論是蘇聯空軍志願隊,還是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隊員,名錄上的英烈均把年輕的生命奉獻給了中國人民反法西斯的偉大戰爭。
翻看名錄,900英烈犧牲的年齡段主要集中在21歲到40歲。他們的青春猶如閃電之耀亮!
英烈犧牲人數最多的5個年份分別是1937年、1941年、1942年、1943年和1944年,這也反映出抗戰的歷程。
8月29日,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在山東濟南閉幕。國際歷史學會秘書長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稱贊中國作為東方主戰場為世界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羅伯特·弗蘭克說,二戰開始是1937年、1939年還是1941年呢?這是一個有價值的問題。過去歐洲國家普遍認為1939年9月1日德軍進攻波蘭是“二戰”的起始時間,而如今越來越多的歐洲專家發現,早在1937年亞洲的中國就發生了盧溝橋事變,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首個戰場,那年,中國開始了全面抗戰。
從1937年七七事變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將士書》,到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軍民眾志成城、同仇敵愾,展開了長達八年的全民抗戰。
中國作為二戰東方主戰場,八年抗戰中國軍隊開展重要戰役200余場,大小戰斗近20萬次,殲滅日軍逾150萬人、佔日軍二戰期間傷亡人數比例70%。
正是中國軍民的激烈抗戰,讓日軍“從中國戰場脫身把陸軍主力調往太平洋戰場,形成以英美戰線為主、中國戰線為輔的局面”的設想受到全面的牽制。
美國總統羅斯福說過:“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個師團的日本兵,可以調到其他方面來作戰,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蘇聯領導人斯大林則說:“隻有當日本侵略者的手腳被捆住,我們才能在德國侵略者進攻我國的時候避免兩線作戰。”
抗戰期間,中國軍民以傷亡3500萬人、消耗5600億美元的代價,對徹底戰勝日本法西斯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這場戰爭是中華民族由衰落走向強盛的偉大轉折,也讓中國國際地位發生了根本變化,特別是中國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同盟大國的地位,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承認。
相關專題 |
· 專題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