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一生求真、一心為公的好干部——紀念江一真同志誕辰100周年

張明俊

2015年09月07日09:4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福建黨史月刊》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957年夏,江一真(后排右1站立者)在福州郊區參加勞動。

習近平同志曾這樣追憶和評價:“江一真同志始終是一位勇於戰勝困難的鐵漢子,敢於堅持真理的硬骨頭,忠心耿耿為人民的好干部。”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我從革大畢業,分配的第一個工作就是在福建省農委江一真同志身邊。我跟隨江老朝夕相處當秘書20多年,同享過甘甜,共受過患難,他對我的悉心培養,令我終身難忘。我受江老耳濡目染的教育和影響非常大,他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他情系百姓,密切聯系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江一真同志主管農業時,有一年春雨綿綿,我說:“哎呀,雨下個不停,這個多雨的天氣真討厭!”江老卻說:“現在快要開始播種了,如果沒雨,不行,農田會干旱。這是農民需要的季節!”可見江老體恤民情,時刻把農民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江一真同志對人民充滿感情,他幾乎跑遍福建所有的縣,他不是“走馬觀花”,也不是“蜻蜓點水”,而是扎扎實實在農村住下來,和干部群眾打成一片,發自內心地想人民之所想,謀人民之所盼。

繼1958年“大躍進”高指標之后,1959年5月省委主要領導提出全省糧食征購數要增加到30億斤。江一真同志心裡牽挂著人民的疾苦,他認為,實際糧產量沒有估算的那麼多,應減少征購數。在當時全國到處放高產“衛星”之際,江老始終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反對為了政績進行的“高征購”,如實反映百姓的困難和願望,他為我們樹立了執政為民的好榜樣。他那種為民、愛民的情懷深深打動了我,感染著我。

第二,他清正廉潔,無私奉獻,自覺抵制不正之風。

江一真同志一身正氣,從來沒有因私批過一分錢,從不曾為誰開過條子,也從沒收過不該收的東西,他絕對是兩袖清風的楷模。過去,我們到漳州,地委想送點香蕉給他,他堅決不要,叫我去街上買﹔到莆田,縣委書記拿了些荔枝給他品嘗,他也一定要算錢。江老堅決杜絕“走后門”,他嚴於律己的高風亮節值得敬佩!

正是在江老的潛移默化之下,我秉承了不謀私利的優良傳統,從來沒有向他提過我的個人要求,也從不為自己要級別、待遇,像他一樣完全出於公心。我唯一就是要求下到基層去鍛煉,1978年在衛生部工作,我提出:“‘四化’我缺了專業化,我想去基層醫院工作。”江老坐下來耐心地與我談心,說你跟我這麼多年,優點不說了,你覺得自己有什麼缺點?我回答:“我的缺點是驕、躁兩個字。”他沉思了片刻,說:“差不多!”就痛快地同意了我的請求,把我放到衛生部的老大難單位中醫研究院的東直門醫院鍛煉。他嚴肅地要求我到基層后,一定要戒驕戒躁,平心靜氣地和同志們團結合作共事,努力做好工作。以后又調我去籌建日本政府援建的規模宏大的現代化的中日友好醫院。

發生晉江假藥案時,江老特意從北京打電話來問我:“你有沒有入股?有沒有收他們的東西?你到底有沒有受賄?”我理直氣壯地回答:“沒有!”即使我不在江老身邊工作了,他依然關心著我,而我也一直牢記著他對我的言傳身教,不會有私心雜念。

幾年前,福建茶界泰斗張天福百歲華誕時,我送他一本《一生求真——江一真傳》,並告訴他:“我是江老的老秘書。”他肅然地對我說:“江老是我的恩人。正是解放初期江一真兼任省農林廳廳長時,專門增設茶葉改進處,千方百計地把我從省商業廳的茶葉公司挖過來,又在福安和南平專區設茶葉指導所,16個茶葉重點縣設茶葉指導站,並創辦2個茶葉試驗場,我才有了用武之地,也才有了福建茶產業和我這個茶葉人的今天!”江一真同志就是這樣用廉政勤政、無私奉獻的行動給許多人留下了永生難忘的銘記!

第三,他注重調查研究,實事求是,堅持真理。

我到江老身邊工作不久,有人寫信誣告我參加“三青團”。省委辦公廳黨組織接到舉報信,跟江老報告:“要馬上把張明俊調開,他是‘三青團’的骨干,千萬不能把他留在您的身邊。”江老沒有偏聽偏信,他認為凡事都要調查清楚。江老親自找我談話,問道:“明俊,你如實告訴我,你有沒有參加過‘三青團’?”我說:“沒有。”他強調:“一定要說實話,不能騙我,真的沒有?”我說:“當然了,我用黨性保証,有同班同學可以為我做証!”他說:“那你就如實向黨組織匯報,你寫下來,給組織提供線索,組織會把這個問題調查清楚。”這件事說明江老不會輕易冤枉同志,會了解清楚情況,充分信任同志、愛護同志。

不僅對我的情況實事求是,江老還力所能及地保護了許多同志。1957年反右派斗爭時,民主人士陳紹寬、尤揚祖、劉通、倪鬆茂、練惕生、傅柏翠等老同志,都被江一真同志毫不含糊地保了下來。

那時,有人主張把衛生廳廳長左英以及去福州市委貼大字報的32位協和醫院的專家都劃為右派。江一真同志說:“事關重大,不能說劃就劃,先作詳細調查,了解實際情況,弄清來龍去脈再說。”經調查得知,左英對貼大字報一事完全蒙在鼓裡,連大字報都沒看過。左英得以免劃右派,江一真同志還向省委建議,不劃協和醫院的專家們為右派。因此同志們對他十分愛戴。

1959年,江一真同志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他認為魏金水的問題並沒有那麼嚴重,不同意打倒魏金水。江老本可以置身事外,但是他沒有明哲保身,而是仗義執言、實話實說,結果自己反倒被冤枉成“江魏反黨集團”。江一真同志堅持真理,敢說真話,不弄虛作假,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他不怕坐牢,不怕受打擊、處分。

江一真同志最見不得別人受委屈,他正直公道,一旦知道別人受到不公平待遇,他總會想方設法為他們平反昭雪。1977年他積極推動衛生系統的撥亂反正,為“文革”中遭受迫害的老部長錢信忠和一批老干部平反﹔1979年他赴河北平反冤假錯案,扭轉“左”傾氛圍,最終完成全省工作重點的轉移﹔他幫助落實原閩南白區知識分子地下黨員恢復待遇等政策問題,推動了福建地下黨政策的落實解決。

我們都知道,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江老任何時候都是從實際出發,不唯書,不唯上,隻唯實,不是本本主義,而是一切從實踐中來。他剛正不阿,浩然正氣,遇到困難永不低頭,不向錯誤妥協,不計較個人得失,說他硬骨頭就是硬在這裡。江一真同志是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光輝典范。

第四,他高標准、嚴要求,作風嚴謹,一絲不苟。

江一真同志兢兢業業,工作上要求很高,一開始我不太適應。在他的嚴格要求下,我寫東西必須用自己最大的力量,下最多的功夫,直到實在沒有辦法再提高了,我才交給江老。

如果他發現我們的缺點或者失誤,肯定會加以評判指正。一次,江老寫了福建省土地改革總結,囑咐我寄去北京給呂尹波、郝可銘兩位同志,裡面材料內容是一樣的,我就沒仔細看名字,不小心把兩封信裝錯了信封。江老得知后說:“今后可不能這樣馬虎,工作要做得細心、細致一點!”從許多細微之處,他教我要嚴謹認真。

江老受教育程度不高,小學沒有讀完,但他對自己嚴格要求,勤學苦練,通過不斷自學,他的文化水平提升很快,所以能夠干一行,學一行,專一行,成為白求恩調教出來的年輕的優秀外科醫生,被譽為“八路軍中一把刀”,這都是他刻苦努力的結果。

江一真同志對子女也嚴格教育,他注重培養子女的品德。江老的女兒說:“父親的威嚴是一種動力。”無論是領導干部還是一般的勤務員,大家都反映江家的孩子家教好。“文革”期間,江一真同志吩咐子女們不要隨便參加各種運動。當時福建省委書記葉飛受到紅衛兵的激烈沖擊,江一真同志認為這是不對的,他對孩子們說:不准回福建去,更不准參加揪斗葉飛的運動。兒女們都嚴格遵從了父親的命令。

在他的嚴格要求下,他身邊的人確實能取得各方面的進步,我感謝並銘記成長道路上的良師江一真同志。

江一真同志的一生是平凡而偉大的帶有傳奇色彩的一生。他是閩西冠豸山下紅土地哺育的貧苦農民的兒子,他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從孤兒參軍、經過兩萬五千裡長征浴血戰斗鍛煉成長起來的我黨早期的中堅骨干,他是抗日戰爭前線同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並肩戰斗的得意門生和親密戰友,他是共和國成立以后為數不多的長期從事三農工作、經驗豐富的農業戰線的優秀領導干部,他是經受“文化大革命”牢獄之災洗禮、粉碎“四人幫”后共和國撥亂反正的衛生部長。他身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一生求真、一心為公。他是一位實事求是、無私無畏、光明磊落的好干部,他是一位經得住考驗的共產主義忠誠戰士。

當年習近平同志到河北工作時,江一真同志是河北省委主要領導之一。江一真同志病逝后,習近平同志發去唁電:“驚悉老領導江一真同志因病去世,悲痛萬分,謹致電表示沉痛哀悼。江伯伯的高尚人格和為黨的事業鞠躬盡瘁的精神永遠讓人懷念。”正如習近平同志為《冠豸青鬆》一書寫的序言裡所說:“江一真同志為我們留下的精神財富是極為寶貴的。他那像青鬆一樣的崇高品質,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

(本文作者系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

來源:《福建黨史月刊》2015年第8期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