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汪偽扶植者影佐禎昭沒能“死戰”

賈曉明

2015年09月10日17:11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汪偽扶植者影佐禎昭沒能“死戰”

  七七事變后,日軍因深陷中國人民抗戰斗爭的汪洋大海而無法自拔,於是開始拉攏國民黨內的親日派分子,以求“打開局面”。有“中國通”之稱的影佐禎昭負責此項任務。1939年5月,他在上海組織“梅機關”,並將拉攏汪精衛叛變、扶植汪精衛早日成立政府的陰謀稱為“梅工作”。影佐經過一系列的“密晤和協議”,終於一手炮制出了汪偽政權,他也以最高軍事顧問的身份登上“太上皇”的寶座。

  影佐禎昭被聘為汪偽政府最高軍事顧問后,首先著手整頓偽軍隊,將原由日軍管轄的中國漢奸部隊及各地土匪全都交給汪精衛,作為偽政府的武裝力量。后來又有一批國民黨“雜牌軍”投逆,都被影佐收為麾下。但影佐很快發現,這些漢奸部隊和雜牌軍的素質極為低下,除了索要軍餉、欺負百姓外根本無事可做。影佐想對偽軍加以整頓,使之能不為中國老百姓所“厭棄”,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依然一事無成。

  面對新四軍的不斷發展壯大,汪偽的號令已經不出南京。感到威脅的影佐為汪精衛想出了一個“清鄉”的主意,並協助汪偽政府進行所謂清鄉工作。“清鄉”開始后,日偽大肆設置竹柵及電網等設施,對村落實行封鎖,並在公路、運河等交通要點設立炮樓碉堡,嚴防新四軍“入境”。

  影佐將方案提交汪精衛時,汪精衛非常滿意,立即宣布執行,日本派遣軍總司令官畑俊六也表示支持,還責成偽警政部長李士群任偽清鄉督察專員公署主任。“清鄉”開始后,不但沒有將新四軍驅除,由於日偽的倒行逆施,反而激起了人民群眾更加激烈的反抗。

  影佐對於自己一手扶植起來的汪偽政權當然是“鐘愛有加”、“極力保護”,但由於汪偽政權對於侵華日軍的“貢獻”極小———西南軍閥沒有一個像汪精衛所說的那樣投降日軍﹔而汪精衛還不時表現出“不聽話的舉動”,讓日軍上層更為反感。結果,影佐以對汪偽政權“過於寬容”的罪名,被日本首相東條英機於1942年6月調離南京。后來東條干脆把他“升任”為師團長,命他開赴南太平洋前線,從此遠離了他一手扶植起來的汪偽政權。

  影佐到達南太平洋后,決心和盟軍“死戰”,一雪罪名。然而不久卻傳來了汪精衛死於日本醫院的消息。由於美軍採取“跳島戰術”,繞過了影佐的防區,結果直到日本投降,影佐也沒等來任何和盟軍“死戰”的機會,還染上了肺結核。1948年,影佐死於監獄。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翼、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