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凌
高志航(資料照片)
4歲起再沒見過父親,但現在87歲的高麗良一直在家裡為父親點著長明燈。她說,父親是“最浪漫、最愛國、最勇敢的軍人”。
高麗良的父親高志航在抗日戰爭期間被譽為“空軍戰魂”,是第一個擊落日軍戰機的中國飛行員。
1907年5月14日,出生於吉林省通化縣三棵榆樹村的高志航,是家中長子。從教會學校“奉天中法中學”畢業后,他考入東北陸軍軍官教育班學習。張學良組建飛行大隊,選拔學生到法國學習飛行技術。高志航因身高僅1.67米而落選,但他用法語給張學良寫了一封信,並將名字“銘久”改成“志航”,表明決心。最終,他如願前往法國牟拉納航空學校和伊斯特陸軍航空學校學習軍事飛行。
兩年后,高志航學成回國,任東北航空處飛鷹隊少校駕駛員,之后又轉任東北航空教育班少校教官。一次演習,他的右腿被彈出的操縱杆打斷。經過兩次手術,高志航的腿比原來短了一分。但他堅持要求重上藍天,並提出試飛。當時的飛機簡陋,飛行員沒有玻璃罩子,整個身體露在外面。那是冬天,當他降落時,凍得滿臉都是血泡,張學良被高志航的精神打動,任命他為東北航空處飛鷹隊隊長。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由於南京國民政府“不抵抗”的命令,高志航誓死救國的壯志難酬。悲憤之下,他帶著兩個弟弟,躲在火車廁所裡逃往關內。經同學介紹,他加入了南京航委會,獲得空軍第8隊中尉分隊長職位。之后,他通過自修,掌握了夜間不打燈起飛、倒飛和弧形飛等飛行絕技。當時掌握這些技術的人在國際飛行界鳳毛麟角,在中國飛行員中更是獨一無二,他因此晉升為空軍教導總隊少校總隊副。
1935年,高志航奉命去意大利考察空中驅逐技術及購買飛機。他的特技表演征服了酷愛飛行的墨索裡尼。墨索裡尼希望以最高的酬金和最好的職位留下他。但是高志航回復:“我的職位在中國,我隻願做一名中國軍人!”
歸國后,高志航在國民政府新組建的飛行大隊中任空軍教導團總隊副。高志航的駕機特技使他在空軍中聲名顯赫,但真正讓他威震四方的是1937年8月14日,這一天,也成為中國抗戰史上永載史冊的日子。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日本海軍第三艦隊司令長谷川清計劃空襲杭州、南昌、虹橋等幾個中國機場,一舉摧毀中國空軍。當時,正值台風過境,中國空軍決定主動進攻。8月13日,中國空軍出動飛機76架次,分9批轟炸了日軍司令部、彈藥庫、登陸碼頭等重要軍事目標。
大為光火的長谷川清命令駐台北的18架“九六式”陸上攻擊機於8月14日14點50分出動,空襲杭州筧橋機場,企圖摧毀中國空軍力量和機場設備。
當天18時10分,杭州發出空襲警報。此時,中國空軍第4大隊第21、22、23中隊已由河南周口起飛,經過惡劣氣象條件的長途飛行,油料將盡,即將在筧橋機場降落。
由於沒有通訊設備,雨中的高志航隻能以喊話、手勢等命令降落的戰機再次起飛,利用最后一點余油攔截日機。而他也迅速跳上美制霍克-3型飛機,帶領兩架僚機沖上天空。
空中能見度很低,輕敵的日軍戰機正以疏散隊形各自搜索轟炸目標,由此給了第4大隊各個擊破的良機。高志航架機穿雲下降,佔據有利位置,擊中一架日機右翼主油箱。敵機迅速墜落在錢塘江畔。
之后,第23中隊隊員梁添成和22中隊長鄭少愚也各擊落敵機一架。
不到30分鐘的戰斗,第4大隊共擊落日機3架,擊傷1架,己方僅1架戰機輕傷。
“八一四”空戰告捷,打破了“日本空軍不可戰勝”的神話。8月15日,中日空軍在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再次展開大規模空戰。中國空軍擊落敵機17架,8月16日,再擊落日機8架。
年輕的中國空軍將木更津、鹿屋兩個聞名於世的日軍主力航空隊裝備最新式的轟炸機消滅過半,在日本引起極大震驚。為紀念首次空戰勝利,南京國民政府將8月14日這一天定為“空軍節”。
而中國的“空軍戰魂”高志航也被各國媒體競相報道。之后,高志航又屢建功勛,被晉升為空軍上校驅逐機部隊司令,直轄3個驅逐大隊,並兼任第4大隊大隊長,第4航空大隊亦被命名為“志航大隊”。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有2000多架飛機,而中國的飛機不到300架。但資料顯示,歷時3個多月的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中,高志航和戰友擊落敵機230架,擊斃敵飛行員327名。日軍飛行員對高志航又恨又怕,連發誓時都說:“我要做了虧心事,出門就碰上高志航。”
1937年11月28日,高志航奉命赴蘭州接收蘇聯援華戰機,轉場至河南周口機場時,部隊遭遇敵機空襲,傷亡慘重。高志航跨進座艙准備起飛迎戰,但座機發動不了,戰友們勸他暫時避一避。他說:“身為中國空軍,怎麼能讓敵人的飛機飛在頭上?” 就在他們第3次開機之時,密集的炸彈從空中投下,高志航連同14架飛機消失在一片火海中。
殉國時的高志航,雙手還緊緊握著飛機的操縱杆,時年30歲。
高志航犧牲后被追授少將軍銜。周恩來參加他的追悼會,贊其“是中華民族的英雄,是為抗日犧牲的,為民族犧牲的”。
高志航從法國回來后,曾娶白俄流亡貴族葛莉兒,育有兩女,夫妻感情極好。但當時中央航空署規定,空軍軍官不能與外籍女子通婚。在“救國”和“愛情”隻能選其一的情況下,高志航和妻子痛苦別離,葛莉兒被驅逐出境,從此音信全無。因為打仗,高志航將4歲的大女兒高麗良留在家鄉,之后再未謀面。
追憶父親生平,高麗良表示理解父親的救國激情。她流著淚說:“有國才有家,有家才有爸和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