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國民黨俘虜何以恐懼地尖叫

2015年10月12日14:02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國民黨俘虜何以恐懼地尖叫

1947年10月中旬,西北野戰軍在彭德懷指揮下攻克清澗,殲敵6000多人,俘敵整編76師師長。戰后的一天,一隊解放軍把俘獲的國民黨師長及其他軍官等人從清澗、綏德往山西解押,下午兩三點鐘讓俘虜們在河邊一棵大樹下歇息。

這時,從西邊走來兩個人,前面是一個青年軍人,背著短槍,牽著馬﹔后面數十步外走著一位五十左右的中年人,他光著頭,帽子抓在手裡,腳上的布鞋已破爛得穿不住,用麻繩綁在腳面上,但走起路來穩健有力。

有一位挑水的農民在樹蔭下休息。那位中年人笑嘻嘻地走近問:“你給家裡挑水啦?我想喝你幾口水,行嗎?”

農民見是自己部隊的同志,自然同意,說:“你盡量地喝吧。”

那位中年人隨即俯下身子,就著桶沿狠喝了幾口,隨后又追趕前面的青年去了。

俘虜們見中年人的一身軍服和士兵毫無兩樣,甚至腳上的布鞋已破爛得要用麻繩捆著。但是,前面有個牽馬的人走過去, 中年人的風度也不像一般人——他們到底是什麼關系,心中正犯嘀咕。

這時,押解俘虜的解放軍有人認出,互相小聲地說:“看,彭總,那是彭總。”

這話被俘虜們聽見了,他們立即站起來直身觀望。

有的人竟驚恐地叫起來:“我們就是敗在他的手下,當了他的俘虜,真可怕!”

更有人說:“完了!國民黨完蛋了!非徹底失敗不可,天有眼!天下哪有我們立足之地!”

——這是師哲老人回憶錄中記述的一幕,極為生動且有象征意義!“上下同欲者勝”,應該說,這些俘虜還不笨,他們看到彭總的裝束、舉止,對比國民黨軍隊的情況,已經明白國民黨腐敗,注定失敗,共產黨軍民、官兵密切,上下齊心,專一作戰,一定勝利,因而悲哀、絕望!驚恐萬狀!

回望歷史,如果說1945年至1946年前后的戰后“接收”是國民黨威信下降的開始,那麼,到1948年前后,國民黨的威信已是急劇下降,不可收拾。軍隊中由於軍官腐敗,克扣軍餉,國民黨士兵生活淒慘,士氣低落。76師的情況,從俘虜恐懼的尖叫聲中,已不難想見。

時任國民黨上海市長的吳國楨后來回憶說:“將軍們經常要給部隊發餉,但物價猛漲,他們又貪污,所以錢很少直接發給士兵,而是進了將軍們自己的腰包。他們又用這些錢囤積商品投機賺錢,這樣就進一步抬高了物價。”軍隊的軍需發放也不及時,經常是冬天發夏裝,夏天發棉衣,士兵基本的生活需求都不能保障。“我經常到上海碼頭去。那時我們的部隊都集中在東北,我看到一箱箱運往東北給部隊發餉的中央銀行鈔票。但一兩周后,當我再到碼頭時,同樣的箱子又從東北運回來了,顯然指揮官們並未給部隊發餉,而是將其運回以購買商品進行囤積,此后將其在黑市拋出,獲得巨利,隻用所賺的一部分給部隊發餉。我將這一情況報告給蔣介石,但他未作任何處理”。

“再就是有所謂的‘紙上兵’。一個師本應有1萬人,中央政府按這數字付餉給指揮官,但實際人數可能隻有7000,甚至更少,於是他將多余的錢裝進了腰包。”

類似的事情,不勝枚舉。國民黨軍隊內的官兵關系也就可想而知,戰斗力自然下降。

若干年后,人們一定還會對幾十年前那場轟轟烈烈的國共大決戰深感興趣,品評論說。開戰之時,國民黨攜抗戰勝利積累的威望,武器裝備優良的軍隊,從蔣介石到許多將軍躊躇滿志,4年中竟雪崩般潰敗,失敗之快,出乎人們的意料,原因到底何在?主義感召力的大小、政黨組織的強弱、政治軍事謀略的高低乃至諜報人員的智愚等都可以分析出若干大大小小的原因,無可否認,國民黨政府和軍隊的嚴重腐敗、喪失民心該是最顯見、關鍵的原因。

一個集團或政權,不管表面上看起來多麼強大,一旦出現全面的貪腐,就會信仰坍塌、精神渙散、喪失民心,隨時有可能崩潰,這是值得所有執政黨借鑒的重要歷史教訓。這冷酷的歷史教訓時刻警醒著后來者,在大力清除腐敗官僚的同時,更要借鑒人類的古今經驗,努力別尋新路,跳出興衰的歷史循環。(張天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