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黨史縱覽》發表文章《“大羅”“小羅” 戰友情》。文中記述開國元帥羅榮桓與開國大將羅瑞卿在長達34年的革命友誼中,既有革命戰友間的生死與共,又有親如兄弟般的砥礪共進。他們同期進入著名的“抗大”學習,一起被毛澤東稱為“原始天尊的弟子”。現對該文摘編如下:
1936年6月1日,陝北安定縣(今子長縣)瓦窯堡舊廟堂前紅旗招展,“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簡稱“紅大”)第一期在這裡舉行開學典禮,毛澤東宣布:黃埔出身的林彪、羅瑞卿分別擔任校長、教育長。紅大第一期分3個科,第一科大都是紅軍師、團以上干部,紅軍名將陳光擔任第一科科長,羅榮桓擔任第一科政委,學員有林彪、羅榮桓、羅瑞卿、蘇振華、劉亞樓、張愛萍、彭雪楓、楊成武、譚政、王平、黃永勝等38人。在紅大,羅榮桓、羅瑞卿既是學校行政領導,又是普通學員。命令一宣布,羅榮桓真誠地對羅瑞卿說:“教育長,你是我的領導……”話未說完,羅瑞卿道:“我首先是第一科學員,你首先是我的領導!”消息傳出,毛澤東感慨地說:“紅軍裡隻有崗位不同,沒有高下之分,‘大羅’‘小羅’很團結啊!”
7月上旬,紅大隨黨中央由瓦窯堡遷到保安(今志丹縣)縣城,縣城很小,沒有幾間像樣的房子,學員住宿成了問題,第二、第三科領導都找羅瑞卿訴苦,他急得焦頭爛額。當時,第一科駐在保安東南面一公裡處的半山坡上,羅榮桓聽說依山有幾十孔舊石窯洞,他心裡有了底。當他帶領第一科學員到達那裡時,隻見山坡上稀稀拉拉長著幾叢酸棗棵,石壁上高高矮矮露出幾十個蜂窩似的黑黢黢的洞口,這些洞口邊緣經過年深月久的風雨侵蝕,都已風化剝落,顯得齜牙咧嘴。有的洞口橫七豎八支了一些樹枝木棍,已成為老鄉的羊圈。動員老鄉把羊群遷走以后,羅榮桓號召大家自己動手搞衛生、清理校舍、修路。把窯頂已經剝落的石渣清除掉,把窯洞內的柴草羊糞清掃干淨,在窯洞口用石塊壘上牆和門洞。再買來一些木料做成門,打茅草編成厚厚的草門帘。在窯洞之間平整好道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以窯洞為課堂和寢室,以石頭磚塊為桌椅,以石壁為黑板的大學校舍就這樣落成了。這裡的條件同羅榮桓就讀過的青島大學自然沒法比較,可倒也冬暖夏涼,還不怕飛機轟炸。情況上報后,羅瑞卿激動地說:“‘大羅’就是‘大羅’,時刻都不給‘小羅’加擔子!一科自己解決住宿問題,給我們校領導幫了大忙!”
開學時,毛澤東在林彪、羅瑞卿陪同下來到學校,在開學典禮上講了話﹔然后,又由羅瑞卿、羅榮桓等陪同參觀了教室和學員的宿舍。毛澤東看到石窯洞裡的石桌、石凳、石黑板,不禁詼諧地說:“你們走的是石頭路,坐的是石頭凳,用的是石黑板,住的是石洞,真成了石器時代的人了。”他的話把大家都逗樂了。接著,他又連連稱贊這個地方清靜、空氣新鮮,要比他住的地方好。他感慨地說:“人有了兩隻腳兩隻手真是了不得,有了兩隻腳,一走就是兩萬五﹔有了兩隻手,把這個攔羊的地方搞得這樣整齊。”羅瑞卿對羅榮桓擠擠眼睛,豎起了大拇指。
羅瑞卿、羅榮桓等陪同興致勃勃的毛澤東沿著石梯一直上到最高一層石洞。毛澤東叉著腰站在洞口,俯視著莽莽群山,風趣地說:“你們這真是原始天尊的弟子啊!”他又回過頭問羅榮桓等:“你們何時下山啊?是等修煉好了,還是等天下大亂再下山啊?”
羅榮桓、羅瑞卿等回答:“我們學到了馬列主義真經,練好本領就下山。”
毛澤東滿意地笑了:“你們一下山,蔣介石恐怕得上山了啰!”
1937年1月,羅榮桓來到延安,就任紅軍后方政治部主任。這時,后方政治部主管著軍委直屬機關、學校、工廠和陝北軍事部(相當於省軍區)、陝北紅軍等的政治工作。紅大遷址延安辦學,政治工作也要請示羅榮桓,所以“大羅”“小羅”三天兩頭見面。這時,每逢假日,羅瑞卿、蕭勁光等人常常一起來到駐扎在延安師范舊址的后方政治部找羅榮桓。他們或是圍著火爐擺龍門陣,或是到延河邊散步,見面十分頻繁,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