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茅盾推敲書名《子夜》

閻澤川

2015年11月19日17:46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茅盾推敲書名《子夜》

  《子夜》是現代著名文學家茅盾先生的代表作,它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是很高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文學家瞿秋白稱它是“中國第一部寫實主義的成功的長篇小說”,是“中國文壇上的新收獲”。

  《子夜》一書的得名還是茅盾先生反復推敲得來的。最初他曾擬了三個名:《夕陽》、《燎原》、《野火》,后來決定採用《夕陽》。《夕陽》取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登樂游原》一詩:“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作者以此寓意蔣政權當時雖然戰勝了汪、馮、閻和桂、張系的軍閥,表面上是全盛時代,但實際上已在走下坡路了,是“近黃昏”了。在茅盾現存的這部巨著的手稿上,赫然豎寫著中文“夕陽”二字,還橫寫著一排英文,其大意是:“黃昏,太陽落山的時候,1930年發生在中國的故事。”

  《夕陽》題名當然很好,寓意深刻,但是茅盾並沒有滿足,他在回憶《〈子夜〉寫作的前前后后》一文中說:“就在我反復推敲那大綱(作者改過三四回大綱)時,我決定把題目由《夕陽》改為《子夜》。”子夜即夜半子時,正當深夜11點至次日凌晨1點之間,既是最黑暗的時刻,又是黎明的前奏。這個書名是具有象征意義的,會使人想起中國社會在新的時代到來之前最黑暗的歲月。把《夕陽》改成《子夜》,不僅使作品主題思想得到升華,也顯示了茅盾先生對祖國未來的美好憧憬之情。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