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白求恩:中加友好的永恆主題

郭靖安

2015年12月16日12:2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湘潮》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970年10月中國和加拿大建交后,隨著兩國和兩國人民的交往不斷增多,白求恩這個名字逐漸成為中加友誼的象征和紐帶。在中加兩國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白求恩也成為中加友好最響亮的主題。我作為建交初期即到加拿大工作的新中國使節,經歷了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發展過程。

從普通醫生到“全國具有歷史意義的加拿大人”

順應中加人民的意願,加拿大政府積極支持,開展以白求恩為主題的友好活動,使白求恩在加拿大從一個普通的醫生成為了“全國具有歷史意義的加拿大人”。

1971年8月1日,在白求恩的故鄉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市舉行了“白求恩路”的命名儀式,命名活動由市議會主辦,市長塞西爾•謝爾、一些市議員和市民出席了命名儀式。市長在儀式上剪彩並發表講話,宣布正式命名格雷文赫斯特市的一條路為“白求恩路”,然后樹立起“白求恩路”的路標。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代表團出席了命名儀式。儀式結束后,在市長和市議員的陪同下,代表團參觀了白求恩故居。1 9 7 1 年1 1 月2 5日,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舉辦“諾爾曼•白也代表中國大使館在會上講了話。白求恩的生前好友、參加西班牙反法西斯戰爭的戰友黑茲恩•塞斯在會上詳細介紹了白求恩的生平事跡。他還宣布,一個由加拿大醫學界知名人士和白求恩生前友好共同發起組織的紀念白求恩大夫委員會已於11月24日正式成立。麥吉爾大學校長貝爾博士在當晚的宴會上,特地向中國客人贈送了由白求恩的一個朋友珍藏了幾十年的一幅白求恩自畫像,他說:“白求恩醫生在中國是人所共知的英雄,他現在也開始成為加拿大的英雄了。”麥吉爾大學的6個學生團體也聯合邀請中國醫生作《怎樣向白求恩醫生學習》的專題報告。在參觀白求恩曾經工作過的薩克雷•庫醫院那天,從醫院董事長、院長到醫生、護士都齊聚門口迎候。有兩位早已退休的老太太也特地趕到醫院,穿上當年工作時的護士服來接待中國醫生,她們都為曾與白求恩一起工作過而感到自豪。在參觀白求恩曾就讀的多倫多大學時,學校專門復制了白求恩當年的4份成績單送給中國客人作為紀念。在白求恩的故鄉格雷文赫斯特市,白求恩故居當時的主人還把親筆簽名的故居照片贈送給中國醫生。在薩斯喀徹溫省訪問時,眾多的加拿大朋友在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天氣下,頂著漫天飛雪到機場迎接,踴躍參加報告會和觀看《針刺麻醉》《燙傷治療》等電影。在我的陪同下,兩位醫生訪問了4個省,所到之處都受到熱烈歡迎。在首都渥太華,加拿大眾議長和衛生部副部長都親切地接見了他們。兩位醫生共作報告和放映電影、幻燈片16場,聽眾和觀眾達數千人。

紀念白求恩大夫委員會成立后舉辦了一系列活動。1972年6月11日至16日,加拿大醫學會在蒙特利爾舉行年會。會議期間,該委員會專門舉辦了紀念白求恩的報告會、展覽會並放映了介紹白求恩生平的電影,來自加拿大全國各地的600多位醫務工作者分別參加了這些紀念活動。

1972年8月17日,中國外經貿部長白相國率領中國政府貿易代表團訪問白求恩的故鄉格雷文赫斯特市和白求恩故居。在市政大廳裡,加拿大工商貿易部長讓-呂克•佩潘發表講話說,加拿大政府宣布白求恩大夫是一個“全國具有歷史意義的加拿大人”。

9月10日,在白求恩故居前隆重舉行了有300多人參加的白求恩紀念碑揭幕儀式。紀念碑是安大略省政府為紀念白求恩而樹立的,碑上刻著白求恩的生卒年月。參加儀式的有加拿大聯邦議員、安大略省議員、紀念白求恩大夫委員會主席和省文物古跡保護局的教授等知名人士和白求恩的侄女、侄兒以及白求恩生前好友。格雷文赫斯特市市長謝爾和中國駐加拿大大使姚廣在會上發表講話。謝爾說:“在許許多多的加拿大人看來,這個時刻是早就應該到來的。”他還說:“白求恩大夫30多年前對人類做出的人道主義貢獻,今天在建立兩個偉大國家之間的友好關系中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姚廣大使在講話中強調:“白求恩大夫30多年前播下的中加人民友誼的種子現在已經開花結果。”

民間地方性的以白求恩為主題的中加友好活動也隨之展開。1974年1月28日,加拿大約克大學的一個學院正式命名為“白求恩學院”。約克大學的代理校長在講話中說,這個學院的命名是為了紀念白求恩大夫。加拿大人民為白求恩大夫能在中國革命中做出貢獻而感到自豪。白求恩學院從命名之日起舉辦中國周,舉行關於新中國的講座和討論會,放映中國電影。

2000年6月,一尊白求恩銅像在白求恩故居門前的草坪上豎立起來,並且舉行了隆重的揭幕儀式。白求恩銅像身穿八路軍軍裝,手拿聽診器,跨步向前,充分顯示他無私無畏的英雄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

事實是,許多加拿大人是通過了解白求恩進而了解新中國的,他們通過白求恩的事跡加深了對中國人民的友誼。一名加拿大大學生對我們說,近幾年來,加拿大青年常常談論白求恩,他們聽到中國人向白求恩學習的消息,就渴望了解白求恩﹔過去他們不了解白求恩,現在才逐漸了解他,認識到他是一個偉大的人物。一位加拿大朋友說:“白求恩大夫是每個中國人都熟悉的名字,受到中國人民普遍的尊敬。加拿大人民也同樣尊敬他,為他感到自豪。他的名字是中加人民友誼的象征。”白求恩生前的朋友、親屬和他的支持者、崇拜者都成了中加友好的堅定支持者和推動者,這是中加友好工作的一個突出特點。

眾人敬仰的白求恩故居

從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多倫多驅車往北約一個多小時,就可來到著名的風景區穆斯科卡湖,格雷文赫斯特市就坐落在湖的北岸。這是個風景秀麗的小市鎮,以家具和木器最為出名,因此有“鋸末之城”的美譽﹔又因為有森林、湖泊環繞,風景美麗宜人,因而也是加拿大著名的旅游勝地之一。市政當局還在湖畔建起了許多木屋,這一座座充滿原始氣息的鄉間別墅,成了市民難得的休閑好去處。據說,白求恩在這裡度過了愉快的童年。他常常在這裡與弟弟麥爾康鑽森林、抓蝴蝶,在湖上玩騎圓木的驚險游戲。隨著白求恩聲名遠播和中加關系的發展,慕名來參觀游覽的人也越來越多,有時一個旅游季節,游客就達二三十萬人。

白求恩故居坐落在市中心,原是一所長老會的住宅。這是一座淡藍色的木制兩層小樓,房子四周綠樹環繞,房前有一片寬闊的草地。白求恩紀念碑就豎立在草地的前沿。

1889年6月,白求恩的父親馬爾科姆從多倫多神學院畢業后,帶著妻子和女兒從多倫多遷居到這裡。次年3月3日,白求恩在這裡出生。白求恩一家在這裡一直住到1892年,此后房子數易其主。1973年3月,加拿大政府買下了這所住宅,建成白求恩紀念館,並於1976年8月30日正式宣布開館。在紀念館的籌備過程中,有關人員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使白求恩故居恢復了1890年白求恩出生時的原貌。他們拆掉了電燈,換上了油燈﹔拆除暖氣,換成壁爐﹔家具和用具都盡量搜集原物或按當時的樣式復制﹔甚至連牆壁的顏色也恢復了原來的乳黃色。他們還在二樓布置了白求恩的生平展覽,陳列有關白求恩生平的實物、照片、繪畫和雕塑,白求恩的親友、同事和中國朋友都積極募集展品,豐富展室。這樣,來參觀的人既可以了解白求恩的生平,也了解了中加兩國人民的友誼,不失為一處宣傳中加友誼的基地。

格雷文赫斯特市政當局對擴大白求恩的影響和促進中加友好的事業也極為重視。鎮上的學校專門開設了有關白求恩生平的課程,圖書館裡出借有關白求恩傳記的書籍,市政廳裡挂著中國乒乓球隊來此訪問時送的白求恩繡像和中國使館贈的“白求恩在前線”的木雕。有中國代表團來訪時,市長總是親自接待,親自講解並陪同中國朋友走過“白求恩路”,參觀白求恩故居。他也總是誠懇地說,以前我們很少知道白求恩的事跡,是中國朋友使我們了解了白求恩。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