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長征中當了56天“縣長”的張明遠

2016年05月04日10:44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一位老紅軍的一段少有人知的傳奇經歷——長征中當了56天“縣長”的張明遠

張明遠

張明遠將軍是一位對革命有重要貢獻的老紅軍,在他60多年的軍旅生涯中,有許多傳奇故事。他在長征途中當了56天岷縣“縣長”,這段傳奇經歷少有人知。

1936年8月上旬,隨紅二、四方面軍行動的張明遠帶偵察隊第三次通過草地,部隊突破天險臘子口后,進入甘肅岷縣(張明遠的故鄉),總司令部進駐岷縣三十裡鋪。

剛進入甘南,一項新的任命就落在了張明遠的頭上。一天,劉伯承總參謀長對他說:“你趕快到何長工同志那裡去報到。經組織上決定,要你去當岷縣蘇維埃政府主席,也就是縣長嘍!”

原來,剛過完草地的紅二、四方面軍要在甘南一帶暫時停留,進行休整待命﹔同時發動群眾,建立革命政權。

放羊娃出身的張明遠聽說自己要當“縣長”,有點手足無措:“這,這縣長可是個大官啊,要察民情,斷案件,征糧抓稅,教化民眾,我能行嗎?”劉伯承笑著說:“是呀,這縣太爺歷來是個肥缺,過去要十年寒窗,考舉人、中進士,才可能被選上﹔就是民國以后,不少人也靠行賄買官,才能坐上這把交椅。今天白送給你了,你還不要?!”張明遠嘿嘿一笑說:“咱這水平,怕當不好嘛!”劉伯承嚴肅地說:“共產黨的官,隻要為勞動人民掌好印把子,不為個人撈錢,就能得到群眾的擁護!對了,你這個縣長,可不發一分錢的薪水喲!”張明遠響亮地回答:“這一點沒問題,咱決不當貪官、糊涂官!”

接著,劉伯承告訴張明遠:“你是這個地區的人,一定要利用你的鄉情、鄉音和影響力,迅速開展工作。我們當前的情況你是知道的:部隊爬雪山、過草地吃了很多苦頭。現在要休整,但群眾受國民黨欺騙宣傳卻跑光了,找不到糧食,物資得不到補充。所以要迅速建立臨時政權,籌集軍需糧秣,補充兵員,治療傷員,到時還要繼續行動北上。”

張明遠當時的心情就像一首唐詩裡說的那樣:“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他決定先去見一見住在三十裡鋪的表兄張季農。見面后,在張季農的幫助下,他們找回了跑散的眾鄉親。張明遠用地道的家鄉話,向鄉親們宣傳共產黨的主張,揭露國民黨和土豪劣紳壓榨窮苦勞動人民的反動本質,號召大家組織起來,建立自己的政權,支援紅軍北上抗日。

在張明遠和大家的努力下,不長時間裡他們就在岷縣三十裡鋪、哈達鋪等鄉村建起了80多個基層政權,發展了一批革命骨干,各項工作都轟轟烈烈地開展了起來。

在那些日子裡,27歲的張明遠忙得晝夜連軸轉,他不但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的“青天父母官”,而且成為部隊后勤官兵追逐的對象,大家追著他,向他要人要糧要物。搞后勤供應的同志告訴他:部隊每天至少要5萬斤糧食,才能維持下來。這對一個偏僻落后的小縣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但張明遠總是想方設法滿足部隊的需要。他採取的第一個方法,就是拿出一些現款向群眾購買余糧,有時糧食欠缺就派人挖土豆和採摘青豆角來補充,基本保障了他們的需要。另一個辦法,就是通過打土豪和沒收一些惡霸的糧倉來補充軍用。同時,也歡迎一些開明紳士和愛國商戶捐糧、捐款支援紅軍。據最后統計,在長征中,岷縣共為紅軍籌供糧食400多萬斤,還有一大批羊、豬和菜、柴、草等。

盡快幫助傷病員恢復身體,是“縣長”張明遠的另一項重要任務。為此,他動員各鄉、村騰出房子和熱炕,分頭安置傷病員﹔還派人上山打野味、尋找中草藥,為傷病員補養身體,進行治療。不少鄉村出現了“村村住傷員,家家有看護”的景象,傷員們又享受上了在蘇區時的生活。

由於部隊減員很大,急需補充兵員,壯大力量,張明遠通過各區、鄉政權廣泛宣傳動員,並率先垂范,動員他的幾個侄子、侄女帶頭參加了革命隊伍,全縣立即掀起了一個報名當紅軍的熱潮。

10月上旬,經過休整的紅軍奉命繼續北上。劉伯承通知張明遠:結束“縣長”的任職,隨軍北上。張明遠總共當了56天岷縣的“縣長”,后帶著3000多家鄉子弟組成的“岷縣獨立團”匯入了革命隊伍。

1950年9月抗美援朝戰爭前夕,身為東北軍區后勤部副部長的張明遠,奉命到北京向周恩來匯報工作。見面后,他一報上名字,周恩來就說:“你就是長征中在甘南地區我們派出的第一任岷縣縣長嘛!”記憶超常的周總理仍記得這件事。

(原載2016年4月25日《北京日報》,作者:竇孝鵬)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文全、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