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毛澤東與山東戰場

茅永懷 曹驊 茅沄沄

2016年06月08日07:4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福建黨史月刊》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山東戰場開始從中國的革命舞台上崛起,並以其日益突出的地位和能量影響著全國的戰爭態勢,決定著中央的戰略布局。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山東從一個敵后淪陷區迅速發展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全省性的革命根據地,創造了中國革命史上前所未有的輝煌成就,為中國人民的革命和解放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毛澤東高度重視山東的革命和解放事業,總是把山東戰場放在全國革命的大局中去思考、謀劃,周密部署,精心指導,為山東軍民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傾注了大量心血。

一、高度重視,調兵遣將,布局山東抗日戰場

1935年,日軍直逼華北,民族矛盾急劇上升。面對民族危機加深的形勢,經過長征剛到達陝北的毛澤東,在12月召開的瓦窯堡會議上提出了建立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確主張。1936年8月,他致信東北軍將領、當時主政河北省的宋哲元:“魯韓(復榘)綏傅(作義)晉閻(錫山)三處,弟等甚願與之發生關系,共組北方聯合戰線。”毛澤東的戰略目光開始從西北轉向齊魯大地。

1937年春,毛澤東到招待所看望到延安參加黨的代表會議的中共山東省委書記黎玉,指示:“山東是有基礎的。當前一定要搞好統戰工作,為今后的發展創造條件。”

7月,全國抗戰爆發,毛澤東提出開展以游擊戰爭為主的抗日戰略方針。9月,八路軍3個師由集中配置改為分散配置,開展游擊戰爭,創建抗日根據地。毛澤東要求發動全華北的中共黨員,動員民眾,收編散兵散槍,普遍而有計劃地組成游擊隊。在電報中,毛澤東特地點明“包括山東在內”。就在這個月,中央派出一批紅軍干部秘密到達濟南,經省委分配到各地,參加武裝起義的領導工作。

在日軍主力南下時,毛澤東判斷日軍轉向華北“這一步驟的到來將在稍后”。目前日軍進攻的目標是徐州,下一步還會再向南,因此“華北游擊戰爭還是廣泛開展的有利時機”,決定利用日軍主力南下與國民黨軍展開激戰的這個空檔,果斷作出從華北山地進入到平原地區開展游擊戰的重大決策。12月,毛澤東致電朱德,提出到平漢鐵路以東的平原地區進行試探性的游擊作戰。隨后,毛澤東先后派遣干部前往冀東及冀魯邊區,開辟新的游擊試驗區。

毛澤東對山東戰場的重視與關注給予了中共山東省委極大鼓舞。經過精心部署,山東各地黨組織抓住時機,發動了遍布全省的武裝起義。

1938年4月5日,毛澤東在延安聽取黎玉關於山東情況的匯報,非常高興,連聲說:“好,好。你們能抓住時機,建立起自己的武裝,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要求中共山東省委進一步公開大膽地發展抗日武裝斗爭。黎玉請求派一個主力團到山東,毛澤東當即表示同意,並認為:“一個團是不夠的。看來還要多去一些。”當日,他還致電時駐武漢的周恩來:“山東書記黎玉那邊游擊戰爭大可發展,魯南第四支隊三個月內由70人發展至1200人、800槍。”5月6日,毛澤東又特別指示中共中央長江局:“山東游擊戰爭戰略上意義重大,決以張經武同志去山東。”他充分肯定了山東的抗日武裝起義,還在延安的一次高干會上高度贊揚中共山東省委所做的工作。

6月,中共山東省委堅決貫徹中央指示精神,召開干部會議,討論發展和堅持游擊戰爭的戰略規劃,並報請黨中央批准。毛澤東在復電中表示,完全同意中共山東省委所制訂的戰略計劃,希望按這個戰略計劃去實施。從此,山東開始了有計劃地全面創建根據地的新階段。

當時,起義武裝在山東大地風起雲涌,各抗日武裝名稱不一。毛澤東敏銳地看到,這種不統一對發展極為不利。於是,他於6月6日電示:“山東的基干武裝應組建支隊,恢復使用八路軍游擊支隊番號,目前可組成四至五個支隊,縣區武裝則以支隊領導下的游擊隊名義出現,用抗日聯軍名義不好。”此電報發出后,仍感不放心,8日又發一電,強調:“凡屬我黨領導,已取得廣大群眾擁護,又鄰近友黨友軍之游擊隊,以用八路軍名義為宜。”

根據徐州失守后的形勢,中共中央決定重組中共山東省委。數日后,又決定將中共山東省委擴大為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8月,根據毛澤東“派一批軍政干部到山東工作”的指示,八路軍魯東游擊縱隊指揮部在延安組建,張經武任指揮,黎玉任政委,這是八路軍山東縱隊領導機關的前身。

張經武、黎玉率領的這個精干的縱隊領導機關,於11月中旬抵達魯中。12月27日,在魯東游擊縱隊領導機關的基礎上,山東縱隊(簡稱山縱)在沂水縣西部的王庄宣告成立,張經武任指揮,黎玉任政委。所屬部隊整編為10個支隊,另3個團,共25個團、24500人,還有地方武裝1萬余人。山縱的創立,標志著山東人民起義武裝已由若干分散的游擊隊成為在戰略上統一指揮的游擊兵團。對此,毛澤東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在給徐向前、朱瑞、黎玉的電報中這樣說道:“山東工作在同志們艱苦創造中,已獲得巨大的成績,沒有八路軍和沒有足夠數量的具有軍隊經驗的干部幫助條件下,地方黨已經單獨創造出較有戰斗力走向正規化的軍隊,它將成為堅持山東抗戰的主力軍。”

此時,根據形勢的變化,黨中央決定改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為中共中央山東分局,郭洪濤仍為書記。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建立起沂蒙山區、清河區、膠東蓬黃掖地區等3塊抗日根據地以及魯南、湖西、泰西、魯東南等若干塊抗日游擊根據地。到1939年底,山縱共作戰2000余次,斃傷日、偽軍4.1萬余人,收復城鎮20座。山東八路軍(含冀魯邊區和魯西北地區)已達近6萬人,黨員總數達1萬余人。

頻道精選


毛澤東如何創造朝鮮戰爭勝利奇跡

毛澤東“親點”羅瑞卿大將為新中國首任公安部長

哪位開國上將被譽為“華野名將,學府高師”

專訪開國上將楊得志之子楊建華少將:講好長征故事

四渡赤水:三萬紅軍與四十萬敵軍的生死較量

少共國際先鋒師的鐵血歲月:這裡走出23位開國將軍

毛澤東為哪所學校題詞十多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文全、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毛澤東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