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王濟堂老人。記者陸少平攝
開欄語:今年是哈爾濱解放70周年,本報聯手黑龍江省浩源地方文獻博物館和哈爾濱市香坊區文體局,今起推出“紀念哈爾濱解放70周年——講述百年哈爾濱”系列報道,在哈爾濱市尋找訪談那些了解哈爾濱某一方面或某一片段歷史的人,通過他們關於文化傳承、市民生活變遷、城市發展等的講述,鮮活地展示哈爾濱這座城市解放70年來的舊貌新顏。
今年是哈爾濱解放70周年,哈爾濱市以各種形式開展慶祝活動。在這座光榮的城市回到人民懷抱70周年的日子裡,那些為這座城市的解放付出青春、熱血甚至生命的人,永遠讓人們懷念和敬仰。13歲成為抗聯地下聯絡員的王濟堂就有著這樣一份榮光,如今已86歲的他日前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豆腐坊做掩護
13歲成為抗聯地下聯絡員
王濟堂老人的家是一個不大的兩居室,屋內的牆上、門上都張貼著王濟堂老人的老照片和保留下來的媒體採訪他的剪報。老人精神矍鑠,端坐在椅子上,接受採訪的時候身著軍裝,前胸挂滿了勛章。那些難忘的記憶在他略有遲緩的語調中娓娓道來……
我是1930年6月15日出生在道外太古十二道街,后搬到愛民街豆腐坊。8歲母親病故,我是獨生子,由於長得瘦小,外號叫“小貓”,跟隨大爺王守麗在豆腐坊生活。
帶領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是張瑞林。他是地下共產黨員,比我大19歲,1943年到了豆腐坊,進行反滿救國活動。張瑞林首先對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把豆腐坊當成了抗聯的地下聯絡站。不久,張瑞林介紹我到三棵樹鐵路工廠半工半讀,名義是工人身份,負責潛伏,刺探日本軍事情報。從13歲開始,我就成為了抗聯的地下聯絡員,多次為抗聯傳遞有關日本鬼子兵車運行、武器彈藥裝備、警戒情況等情報,
多次受到組織上的嘉獎。
破壞火車改鉤
鼓動工人消極怠工
在回望那些崢嶸歲月的時候,王濟堂老人以敬佩的心情介紹了帶領他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張瑞林,並平靜地講述了一次次在對敵戰斗中的難忘經歷。至今,老人的左眼眶上還留有一道明顯的疤痕,這是在一次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在火車上,被日本鬼子發現時用刺刀扎下的,然后他跳下火車,揀了一條命。那一年,這個在列車上行走如飛的孩子,得了“小貓”的外號。
1943年,日本鬼子開始抓地下黨的時候,張瑞林聽到消息,虎口脫險,逃到榮昌鐵路工廠。張瑞林到了那裡對工人先進行教育,發動工人進行抗日活動。1943年年底張瑞林到游擊隊,並在當地組織抗日武裝力量。同年張瑞林帶著游擊隊攻打肇源,其中17個傷病員有槍。其他人用大刀長矛,不足40個人。由肇源北門進去,先打下警衛隊100多人。張瑞林把軍用倉庫打開,讓隊員們穿上呢子大衣,長筒靴,配上武器,加上五六十匹馬,變成騎兵隊伍,解放肇源,為老百姓開倉放糧。
那時,我目睹了日本鬼子的殘暴,他們橫行霸道欺壓中國人。一些日本兵經常到豆腐坊要豆腐,沒有豆腐就把我大爺打得遍體鱗傷。我對張瑞林說,給我槍我要上戰場。張瑞林說不用上戰場,去鐵路工廠搞地下工作,跟上戰場是一樣的。張瑞林指派董李泉大哥與我直線聯系,繼續把豆腐坊作為抗聯的地下工作點,必要時傳遞消息。我的任務是破壞火車改鉤,往車軸裡倒滿鐵屑,鼓動工人們消極怠工,讓日本鬼子著急。
最驚險的一次,我發現有一個客貨專列有日本鬼子,我跳上去觀察是不是運兵車,上去一看就7個兵,正要離開時拉開火車門被鬼子發現,鬼子的刺刀刺到我的頭上、肩窩。我跳下車跑了10公裡跑到聯絡點。
還有一次,南市派出所一個偽軍頭目到豆腐坊推牌九,晚上跟我大爺喝酒,酒后說日本人派他們去討伐胡子。我聽到這個消息后,馬上把消息傳送出去,張瑞林在“巴木通”一帶把200多個抗聯戰士立即轉移。我又記了一功。
懷念戰友
他們都是硬骨頭
王濟堂老人表示,有很多共產黨人為這座城市的解放貢獻出了生命,他做這些都微不足道,但是,說起他的上線董大哥寧死不屈、用自己的生命換來戰友們的安全時,老人非常動容,流下了眼淚。
1943年8月,抗聯12支隊的報告被日本人截獲,哈爾濱地下黨員的名單和抗聯的名單都在那上面。張瑞林得知后命令“巴木通”的抗日救國會的積極分子及時轉移。在這危急時刻,有人帶著口信到了豆腐坊,讓我趕緊轉移到肇東,去游擊隊駐地。韓大爺說,你趕緊回去把地下黨員都轉移了,斷絕一切外部聯系,到外地謀生。他在豆腐坊外面接送情報。偽滿特務把董李泉岳父抓起來了,暴露了董李泉的落腳地點在沈陽鐵西區,1944年2月,偽滿特務抓到董李泉投到香坊的哈爾濱監獄,各種法西斯刑具用遍了,我的戰友都是硬骨頭,董李泉守口如瓶,嚴守黨的機密,什麼也沒說,壯烈犧牲。
周偉斌等人都在監獄裡,負責傳遞消息。告訴我董大哥犧牲了,我的情況他都沒暴露。
1946年4月28日早晨哈爾濱解放。張瑞林首先到豆腐坊感謝我大爺,我們見面后抱頭痛哭,我說,這麼多年見不到你,董大哥已經犧牲了。好在我們終於解放了……(記者陸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