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同齡人跨越時空的對話——紀念建黨95周年
對話人:霍 翔(35歲,省優秀共產黨員、江蘇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省疾控中心急性傳染病防制所副所長)
冷少農(1900-1932),貴州瓮安人。1923年畢業於貴州法政專門學校,1925年秋赴廣州參加革命,任中共兩廣區委軍事部秘書,后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后打入南京國民政府軍政部任秘書,1931年任中共南京市委委員,次年在南京被捕后犧牲於雨花台……
寥寥數語的生平簡介,概括了你短暫而光輝的一生,但並不能勾勒出一個有血有肉的你。其實你出生小康之家,有份體面的工作,卻毅然投身革命﹔你上有高堂,下有妻小,卻為了信仰背井離鄉﹔你潛伏敵人內部,身居高位,卻從不為個人名利所累,不惜慷慨就義。其實,你不僅有擔當有信仰,也有情有義。
正如你在給母親信中所寫的那樣:“我是因為見著百姓的痛苦,心裡非常的難過,想使他們個個都有飯吃,都有衣穿,都有房子住,都有事情做……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順大多數痛苦的人類,忠實地為他們努力……”憂天下人之疾苦,乃大孝,你的生命因此倉促定格在32歲。84年后的今天,你那共產主義者的“忠孝觀”和“義利觀”仍然令人震撼。
古話有雲“忠孝不能兩全”,放之於現代社會,“忠”大致指向黨、國家和人民的“大家”﹔“孝”則指向父母、妻兒的“小家”。
作為一名疾控工作者,從事急性傳染病防控,我的職責就是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SARS、埃博拉、禽流感、寨卡病毒……一旦疫情發生,我們就必須立即投入應對工作,盡快將其消滅。為此我們常常挑燈夜戰,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控制和實驗室病原檢測,很多家庭內計劃好的事情必須為工作讓路,以疫情防控為先。
家人理解並支持我的工作。我的父母當年毅然支持我參加汶川抗震救災,整日焦急守在電視機前看救災報道,擔心著獨子的安全﹔我的妻子,把我參加援非抗擊埃博拉看得比新婚蜜月還重要。而你,中共隱蔽戰線的先驅,特定形勢不允許家人知道你的工作性質,他們無法理解你的理想和追求,不僅不能給你鼓勵和支持,甚至,連你至愛的母親,都曾責備你“不忠不孝”。
很難想象,你是如何默默承受被親人誤解的巨大痛苦,依然把危機四伏的潛伏工作做得不留痕跡,成功獲取一個又一個重要的情報,這需要多麼堅強的意志和多麼堅定的信念!那些情報,幫助中央紅軍取得了兩次“反圍剿”的勝利。被叛徒出賣后,你始終秉持堅定信念,不為高官厚祿所誘惑,不因嚴刑拷打而屈服。
我常揣想,如果自己生於那個年代,是否也能如你一般視死如歸?
有國才有家,有大家才有小家。隻有國家、社會這個大環境好了,小家才有健康存在的空間。國家和社會都需要有責任、有擔當的人,我們疾控工作者理當以維護人民健康為首要任務,讓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工作中閃光、在為保障人民健康做貢獻中升華。疫情面前我願意做第一個挺身而出的人。奔赴余震重重的地震災區開展衛生防病工作,主動承擔省內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標本採集,深入西非塞拉利昂幫助抗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之一埃博拉,我沒有畏懼余震的危險、感染的風險,隻因這是疾控人的職責,是祖國和人民的需要。
“一個人除解決自身的問題而外,還須顧及到社會人類,而且個人問題須在解決社會人類整個的問題中去解決……我之愛你,是望你將來為一極平凡而有能力為一般勞苦民眾解決不能解決之各類問題、鏟除社會上一切不平等之人物……”看到你信裡寫給兒子的話,我深有感觸。我的孩子即將誕生,我也一直在想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看到你對兒子說的話,我釋然了。你對孩子的要求,就是你對自己的要求,把個人問題放在解決人類面臨的大問題中去解決,把孝移去孝順大多數的人,是成為一個能為勞苦民眾解決問題的人。
而這樣的人,注定是不平凡的,他們是社會的棟梁,是國家和人民所迫切需要的。為了讓全國貧困縣大山裡的瑤鄉兒女走向世界,而鞠躬盡瘁的校長莫振高﹔“不讓一個人受窮,不讓一個人掉隊”,全力帶領村民奔小康的村支部書記買買提江·吾買爾﹔僅靠磨刀為生,卻捐資地震災區、為村裡修橋補路、熱心公益的磨刀老人吳錦泉……他們曾感動中國,他們是奮戰在基層普通崗位上的不平凡的人,他們都是顧及社會人類、盡力為一般民眾解決問題的人。
在你用生命換來的和平年代,有更多的人在憂天下人之疾苦。安息吧!你,后繼有人。(記者 沈崢嶸 整理)
相關專題 |
· 民族脊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