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楊善集:革命同志死一人,生百人!

2016年06月16日16:47   來源:海南日報

原標題:楊善集:革命同志死一人,生百人!

楊善集

椰子寨村百年枇杷樹下,當地老人講述烽火歲月的動人故事。當年,楊善集站在樹下,向參加椰子寨戰斗的戰士們發表戰斗宣言。記者 王凱 攝

椰子寨的戰斗遺址。記者 李英挺 翻拍

核心提示

6月的萬泉河畔,田園清新,城市愜意,百姓安居樂業。誰曾想,這裡曾在89年前迸出了一句沖破時空的有力吶喊:“革命同志死一人,生百人!”楊善集的振臂高呼仿佛仍在耳邊回蕩……

善集路、善集中學、善集小學、楊善集紀念亭……行走在瓊海市,楊善集的名字深深嵌入其中。這位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活動家、廣東青年運動的杰出領導、中共瓊崖地方組織及人民武裝的主要創始人,以英勇、膽識和信仰,成為海南大地上的一座紅色豐碑。

楊善集對於革命的高呼擲地有聲,永遠地落在了1927年。為了追逐光明,這位瓊崖才子不惜身先士卒,不懼馬革裹尸。雖然硝煙散盡,那血脈深處的無畏信仰動人心魄。

青年時期思想進步: “所得乃是革命知識”

從潭門鎮福田墟朝東北方向,經過田間公路,跨過玲瓏石橋,一座清末民初特色的民居呈現在眼前,這就是楊善集故居。在周圍的翠綠中,楊善集童年時與繼母栽種的龍眼樹依然枝繁葉茂。“如今的故居是1988年在老宅原址上修建而成的。”楊善集的堂侄楊慶太自那年起就守護著故居的點滴,到現在也已28年。

楊善集走上革命道路,與少年時期的進步思想不無關系。1915年,15歲的他考進了瓊崖中學(今瓊台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在這裡,楊善集涉獵各種進步書刊,接觸到先進的革命思想,完成了從懵懂到覺醒的蛻變。

楊善集的革命生涯是從“五四”運動開始的。“五四運動,我便如蟄虫驚雷,出來做五四運動的戰士,在瓊崖學聯頗做一點功夫。茲時才算是學做現代青年的初步。”在自述《革命雜話》中,楊善集這樣回憶當年的“人生轉折”。

那時的楊善集到處奔走,積極發動學生參加反帝反封建斗爭,與王文明等人發動海口、府城地區學生上街游行示威,聲援北京學生愛國運動。1922年考入廣東公路工程學校后,楊善集思想大大進步,與其他青年創辦《瓊聲》、《新瓊崖評論》。在總結自己那兩年的學習情況時,他說:“我在廣州本來是入工程學校,而所得乃是革命知識。”

聶榮臻元帥評價:“楊善集是位好同志!”

“聶榮臻元帥是阿叔楊善集在蘇聯留學的同班同學。”楊慶太望著故居門樓牌匾上的“楊善集故居”幾字,心生感懷。牌匾字跡蒼勁有力,題字者,正是大名鼎鼎的開國元帥聶榮臻。

1924年,中共廣東區委決定選送楊善集到蘇聯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學習。“與楊善集在一起學習的中國學員,還有葉挺、聶榮臻、王若飛等人。”瓊海市黨史研究室主任謝才雄告訴記者,在莫斯科,楊善集廢寢忘食地學習馬列著作和革命理論書籍,思想進步很快。

在楊善集故居的陳列館中,有這樣一份珍貴的史料:1924年12月1日,中共旅莫支部召開黨員大會,批准楊善集加入中國共產黨。會議記錄上的入黨名單中,楊善集的名字赫然在列,他的入黨介紹人就是革命英烈、陳獨秀次子陳喬年。

上世紀80年代,瓊海黨史機構派人到北京征集史料時,聶榮臻元帥談起當年跟楊善集在一起工作、學習的情況,深情回憶:“楊善集是位好同志!”

為滿足國內大革命對干部的迫切需要,1925年,楊善集、聶榮臻等一批學員奉命回國。“楊善集回國后,先后擔任共青團廣東區委宣傳部長、共青團廣州地委書記、共青團廣東區委書記。”謝才雄說,楊善集提出廣東青年運動的方針,使廣東的青年學生運動、青年工人運動、青年農民運動和青年婦女運動統一起來,形成合力,使廣東全省青年運動“大有雨后春筍的發展之勢”。

永不褪色的“紅”:創建中共瓊崖地方組織

在謝才雄看來,楊善集的“紅”,永不褪色的特質是無條件地服從黨組織調遣安排。

1926年6月,中共廣東區委任命楊善集為特派員,代表廣東區委到瓊崖指導地方黨組織創建工作。90年前的海口市竹林裡邱宅,迸發出了瓊崖曙光——這裡召開了中共瓊崖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成立了以王文明為書記的中共瓊崖地方委員會。出席大會的楊善集傳達了中共第四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精神和中共廣東區委對瓊崖工作的指示。

“中共瓊崖地委的成立,使瓊崖革命有了指明燈,譜寫了孤島奮戰、紅旗不倒的雄壯序曲。”謝才雄表示。會后,楊善集深入全瓊各地考察群眾運動,海口、樂會、文昌,學校、碼頭、農民協會……瓊崖大地上留下楊善集的諸多足跡,在他的指導下,中共瓊崖各級地方組織蓬勃發展。

1927年“四二二”事變帶來的血色恐怖,驟然讓瓊州大地陰雲密布。楊善集奉命於危難之際,他化妝成商人,機警地擺脫國民黨特務分子的耳目,回到海南,親自領導瓊崖組織恢復和發展工作。在陽江鎮寶墩村召開的中共瓊崖地委緊急會議上,楊善集當選中共瓊崖特委書記兼軍事委員會主席。同年7月,楊善集主持成立瓊崖討逆革命軍並任黨代表,創建了黨領導下的瓊崖工農武裝。

“阿叔總是帶頭沖鋒。他帶領武裝小分隊沿龍滾河、九曲江乘船到達博鰲,襲擊博鰲港的國民黨警察所、鹽務所和海關。”楊慶太告訴記者,楊善集還親自指揮了襲擊博鰲、中原、邁湯等敵人據點的戰斗,連戰告捷。短短幾個月,黨領導的全瓊武裝隊伍發展到1000余人。

獻身於椰子寨戰斗:以生命豎起不倒的紅旗

萬泉河畔的椰子寨隱在蒼翠椰林中,河坡邊的渡口一片靜謐。時間的指針撥回到1927年9月23日凌晨,小村槍響,點燃了瓊崖革命的烈焰。

當年9月,為了響應中共中央的號召,配合秋收起義,中共瓊崖特委決定舉行全瓊武裝總暴動,第一仗就選在嘉積外圍的椰子寨。

椰子寨小學書聲琅琅,峒主廟旁的枇杷樹亭亭如蓋,它見証了89年前的驚心動魄。“楊善集和王文明所率領的部隊在椰子寨會師后,楊善集在樹下向戰士發表了戰斗宣言,而在峒主廟裡,骨干們還舉行了一次戰地緊急會議。”謝才雄說,誰也不會想到,枇杷樹下的演說,竟然是楊善集最后的奮斗宣言。

楊善集、陳永芹帶領樂會、萬寧討逆革命軍到加所坡迎擊敵人,指揮部就設在康氏祠堂內。“革命同志死一人,生百人,革命是向前發展的,共產主義是一定會實現的!”楊善集的振臂高呼在簡陋的指揮部格外激昂、壯烈,透著無畏的共產黨人的風採。

戰斗中,楊善集身先士卒,在加所坡雙棺墓高地指揮作戰。楊慶太曾聽當年參加過那場戰斗的老人回憶,“當年阿叔頭戴一頂白色‘南洋帽’,敵人一顆子彈打飛帽子,可他還是站在高處指揮戰斗,最后被敵人擊中數彈,壯烈犧牲了。”當時他僅有27歲。

“椰子寨戰斗打響了瓊崖武裝總暴動的第一槍,是瓊崖武裝斗爭23年紅旗不倒的發端。”謝才雄說,9月23日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瓊崖人民軍隊的誕生日,楊善集的生命則停留在了那一天。

從1919年到1927年,短暫的8年時光裡,楊善集用青春和熱血寫就一代青年的光輝人生。歲月年輪不停轉,但瓊海這片紅色土地對英雄的追思卻愈久彌堅……(記者 趙優 陳蔚林)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相關專題
· 民族脊梁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