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分享

光輝歷程

黨領導國統區斗爭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前沿陣地

——訪重慶周公館

2016年07月07日07:2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位於重慶市渝中區中山四路的曾家岩50號,在抗戰時期有個響亮的名字——“周公館”。抗戰8年,在周恩來領導下,鄧穎超、董必武、葉劍英等老一輩革命家和中共中央南方局部分重要機構常駐於此,成為黨領導國統區斗爭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前沿陣地。

叩開周公館厚厚的大門,前院天井的牆上懸挂著周恩來等中共中央南方局領導成員照片以及南方局組織機構圖。“門內有國民黨高官,門外有軍統局特務,這就是周公館復雜甚至是險惡環境的真實寫照。”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文博館員郭亮指著照片告訴記者,中共代表初來重慶時,由於住房緊張,隻能和國民黨人共租一院。8年中,國共兩黨上層人士同進一大門,同住一個院,雖幾無往來,卻也相安無事,不失為國共合作期間的一段佳話。

周公館大門左側是國民黨警察局派出所,右行不足百米,就是國民黨軍統局局長戴笠的公館。“在如此危險復雜的環境中,周恩來、董必武、葉劍英等黨的領導人卻從容不迫,在敵人的眼皮下縱橫捭闔,顯示出共產黨人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極高的斗爭藝術。”重慶紅岩聯線管理中心黨委書記朱軍說。

后院是南方局的核心住址。左側一樓是周恩來和鄧穎超的辦公室兼臥室。周公館內設中共中央南方局軍事組、文化組、婦女組和外事組等重要機構。團結國統區進步文化人士,領導他們深入開展抗日民主文化運動是南方局最重要的斗爭方式之一。

1941年,由於蔣介石發動震驚世界的皖南事變,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使得重慶的革命活動處於低潮。周恩來選中了當時陪都重慶的話劇作為突破口,發起組織霧季公演,讓文化界人士先后排演了《天國春秋》《棠棣之花》和《屈原》等劇目,使山城氣氛終於活躍起來。霧季公演持續4年之久,有100多部進步劇目在渝公演,這一時期被譽為中國現代話劇史上的黃金時代。

皖南事變后,為避免國民黨的迫害,南方局幫助大批進步文化人士疏散到香港。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又及時把留在香港的民主人士和進步文化人安全轉移回內地,史稱“香港大營救”。我黨先后營救出數百位文化人士,其中包括鄒韜奮、茅盾、葉以群、胡繩、盛家倫、夏衍等文化名人,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新中國保存了重要的文化力量。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領導進步人士共同革命是我黨在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周公館裡的老照片清晰地記錄下這其中的一段歷史。

(據新華社重慶7月2日電  記者陳國洲)  

《 人民日報 》( 2016年07月07日 09 版)

(責編:楊麗娜、謝磊)
相關專題
· 光輝歷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