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分享

紅色家園

長征前夕的密報

劉岸

2016年08月24日07:2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我主張,我擔當。為了主張和信仰,願意擔當由此產生的所有苦難和犧牲。

我相信,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建黨之初就具有的基因遺傳……

——我的重走長征路札記

鬆毛嶺下的文坊村,舊名溫坊村,位於福建連城縣朋口鎮。

文坊村是紅軍福地。1934年的血色中秋“鬆毛嶺戰役”之前,紅軍就在這一帶發動了著名的“溫坊戰斗”。

像閩西的大部分村庄一樣,文坊村看上去平淡無奇。

其實,這是個人杰地靈,鐘靈毓秀的地方。1934年,就是出身於這裡的一個共產黨員,以他的赤膽忠心,寫下了長征序曲中生死攸關的一筆。

這一筆,六十多年后還有人記得——1996年,習仲勛同志為紀念此人的文集《山路漫漫》作序,依然稱贊這是“他最為輝煌的一頁”——在紅軍實行戰略大轉移的前夜,把關系到革命全局的重要情報及時送到了瑞金,親自交到了周恩來手中。

這個人叫項與年。

項與年(1894—1978),原名項廷椿,化名梁明德,周恩來直接領導的中央“特科”成員之一。

項與年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長期負責上海與蘇區的秘密情報聯絡工作。1932年接受組織安排,化名梁明德打入江西省第四保安司令部任機要秘書。1934年10月攜帶重要情報喬裝前往中央蘇區……

以上是正史記載。

項與年是位傳奇英雄。他的故事令人唏噓,后來還有人把它寫進了小說。

1934年9月下旬,蔣介石在廬山召開軍事會議,部署進攻中央蘇區的“鐵桶計劃”。計劃以一百五十萬大軍、兩百七十架飛機和兩百門大炮,用“分進合擊”“鐵壁合圍”的戰術圍殲中央蘇區的紅軍主力。為防止紅軍突圍,還計劃配備一千輛軍用卡車快速運送部隊實施機動截擊……

這是個由德國顧問制定的、與前四次圍剿完全不同的嚴密計劃。據說耗資上億元,僅計劃文件就重達兩三斤,每份文件上都打著藍色的“絕密”字樣。

中央蘇區和紅軍正面臨著巨大危險。而當時中共中央的“左”傾領導卻還在命令紅軍處處設防,以陣地防御結合“短促突擊”應對國民黨軍的進攻。

軍情十萬火急!廬山軍事會議一結束,已從事我黨地下工作的國民黨高官莫雄便連夜趕回,向項與年等地下黨員通報情報,並將整套絕密計劃交給地下黨研究。

大家都知道這是關系到紅軍生死存亡的情報。項與年等人連夜用特種藥水將絕密文件的主要內容密寫到四本學生字典上。之后,項與年扮成教書先生,把字典裝進布袋,急赴中央蘇區。

為減少與敵人關卡接觸,項與年白天休息,晚上利用夜幕的掩護,避開大路,穿山越林。風餐露宿,忍飢挨餓,項與年形容憔悴,渾身乏力,幾乎走不動山路。

離瑞金越近封鎖越嚴,山上布滿鐵絲網和暗堡,山下更是崗哨林立,四處盤查。如何繼續闖關過卡,成了大難題。項與年反復思索,別無良策,決定偽裝成乞丐——他找到一塊石頭,對著自己的嘴巴連砸幾下,砸掉了自己的四顆門牙!

那一刻,他的嘴裡血流如注,仿佛紅花綻放——請原諒,我在這裡居然進行了詩性的唯美表達——事實上,當我想到這一情形時,我的腦海中的確冒出了詩:

這是一群有信仰的人,

在他們走過的地方,

我看到信仰之花,

在血泊中綻放……

隻不過我的詩讓我從心理到生理上都疼痛難耐。

不難想象,當時的項與年也是疼痛難耐的。但他忍著劇痛將四本密寫字典藏在滿是污穢的袋子裡,上面放上討來的發餿食物,赤腳下山了。

此時的項與年,蓬頭垢面,衣衫襤褸,儼然一個地道的叫花子。再加上他臉色蒼白,嘴腫腮脹,面部變形到猙獰嚇人,身上還散發著酸臭味,沿途敵軍士兵見了,很遠就捂住鼻子將他趕走。

一路上,他餓了就跟人乞討,渴了就喝山泉水,實在困了就倒在樹下睡一會兒,發現四周無人就努力疾走快跑。

10月7日,項與年到達瑞金。

據說,當他見到周恩來時,周恩來都很難認出這個面目全非的叫花子就是項與年,不由淚濕眼眶。

項與年送來的“情報”使臨時中央負責人充分意識到了紅軍危在旦夕,必須搶在敵人的“鐵桶”尚未合攏之前,迅速跳出敵人包圍圈。於是,臨時中央一致決定,以中革軍委名義發布行動命令,加緊進行戰略轉移。

於是,國共兩黨的歷史上就有了這樣的記載——“鐵桶計劃”尚未布置完畢,中央紅軍即突然實行戰略大轉移,果斷突圍撤離中央蘇區,開始了舉世聞名的萬裡長征……

項與年的傳奇並不僅限於此。他隨部隊長征沒幾天就接到新的特殊任務,繼續使用化名,潛入了白區。之后在被捕、越獄的過程中又創造了一系列傳奇……

項與年在長征前夕的傳奇故事文坊村人都知道。他們把它寫成文字,放在了項南紀念館。

項南系項與年之子,曾任福建省委書記,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被譽為人民公仆。項南沒有他父親項與年那樣閃光的傳奇。但多年前,文坊村的村民們卻自發地給他修了紀念館。現在,在綠樹掩映中的這個建筑依然保持著當年的風格:低調,簡朴,自然,一如它的主人……

人們記住了項與年,是因為長征。人們沒法忘記項南,又是因為什麼呢?

答案好像很簡單,又好像很不簡單。記得我是在長汀看到這條新聞的,當時我寫下了這樣兩則日記。

其一:

長汀是瞿秋白英勇就義的地方,他是個有信仰的人。項與年、項南也是有信仰的人。他們說過: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普天下的勞苦大眾。他們說了,就去做了,而且做到了。

他們沒想著要誰記住他們,他們只是為了信仰和人民而自覺地奮斗、犧牲。

但他們卻活在了人民的心中,而且永遠不會被忘記。

其二:

明天過后我們將去桂北,那裡發生過湘江戰役,還流傳著紅軍走過瑤、苗等少數民族地區時發生的種種故事。灌陽、全州、興安、龍勝……對我而言,那都是些陌生而遙遠的地方!

征途漫漫,我們得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 人民日報 》( 2016年08月24日 24 版)

(責編:楊文全、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