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華北軍區主力師及其著名少將

歐陽青

2016年09月06日20:0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聲明:本文(含圖片)原載於《黨史博覽》2016年第9期,系《黨史博覽》雜志社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華北軍區在解放戰爭時期和新中國成立初期,舉行了熱河保衛戰,勝芳保衛戰,易滿、保南、正太、青滄、保北、大清河北、清風店、石家庄、淶水、晉中、察綏、冀熱察等戰役,並促使了綏遠和平解放,還與其他野戰軍協同進行了平綏、晉北、大同集寧、張家口、運城、平津、太原等戰役。

華北軍區的主力師排名情況:

頂尖頭等主力師當推第六十三軍第一八八師、第六十四軍第一九一師、第六十五軍第一九三師。

頭等主力師當推第六十軍第一七九師、第六十七軍第一九九師、第六十四軍第一九〇師、第六十三軍第一八七師、第六十一軍第一八一師。

后起之秀是第六十八軍第二〇三師、第六十六軍第一九八師。

其他主力師是第六十三軍第一八九師、第六十四軍第一九二師、第六十七軍第二〇〇師、第六十六軍第一九七師、第六十五軍第一九四師、第六十八軍第二四師、第六十軍第一八師、第六十二軍第一八四師。

華北軍區涌現出來的著名少將有:宋玉琳、謝正榮、吳仕宏、李水清、陳信忠、杜瑜華、王誠漢、張英輝、徐信、曾美、林彬、鄭三生、馬衛華、史進前、詹大南、蕭思明、杜文達、曹玉清、胡正平、鄧仕俊、鐘發生、涂則生、龍道權、趙文進、張開荊、成少甫、盛治華、廖鼎祥、羅文坊、鐘元輝、廖鼎琳、楊棟梁等。

宋玉琳少將

帶出攻擊力強悍“野八旅”的第六十三軍第一八八師師長宋玉琳少將

第六十三軍第一八八師在解放戰爭時期是華北軍區第二兵團第三縱隊第八旅。第八旅在晉察冀軍區和華北軍區非常有名,因為它是野戰軍主力第三縱隊的骨干力量,所以簡稱“野八旅”。著名的雁翎隊也出自該旅。“野八旅”以作風頑強、攻擊力強悍而威震華北。

該旅旅長宋玉琳創造了許多突出戰例:槍挑傅作義的“虎頭師”,使“野八旅”威名遠播﹔及時扭住傅作義的王牌第三十五軍,為平津戰役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石家庄攻堅戰中,“野八旅”作為左尖刀,從最堅固的城西南兵營首先突入內市溝﹔蘭州攻堅戰中,作為主力尖刀之一,直刺馬步芳部的要害。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宋玉琳先后兩次入朝參戰,這在開國將帥中也是比較少見的。

擔任第六十六軍第一九八師師長時,宋玉琳的經典之戰是五音山防御戰。當時,宋玉琳帶領前進指揮組30多人先於師主力到達五音山,上演了一出“空城計”,迫使南朝鮮軍第八師師長將原定的“突襲進攻圍殲作戰”改為“威力偵察作戰”,為第一九八師贏得了一天一夜的寶貴時間。接著,宋玉琳指揮第一九八師在五音山浴血奮戰五晝夜,打退南朝鮮軍第八師多次進攻,殲敵1500人。志願軍開始反擊后,宋玉琳指揮第一九八師,在友軍的配合下,將南朝鮮軍第八師分割圍殲,又俘敵2000多人,繳獲頗豐。后來,為五音山之戰而創作的歌曲《英雄的陣地鋼鐵的山》成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每周一歌》曲目,傳遍全國。

1953年7月,宋玉琳擔任第六十八軍代軍長兼戰役西集團司令員時,又率部在金城以南打了一場經典之戰。宋玉琳用猛虎掏心戰法,大膽穿插迂回,直插敵縱深,殲滅南朝鮮軍王牌首都師,活捉該師副師長。戰斗中,第二〇三師涌現出了著名的偵察英雄楊育才。在大部隊撕開突破口以后,楊育才率第六〇七團偵察排化裝成南朝鮮軍,直插首都師第一團團部,搗毀團部,繳獲團旗,殲敵大部。他的英雄故事被改編成享譽全國的著名京劇樣板戲《奇襲白虎團》。

朝鮮戰場上創造出“聯合兵種協同作戰的成功范例”的第六十四軍第一九一師師長謝正榮少將

第六十四軍第一九一師在解放戰爭時期是華北軍區第二兵團第四縱隊第十一旅。該師第二任師長謝正榮是紅二十五軍出身。

解放戰爭時期,晉察冀軍區舉行清風店戰役時,謝正榮是第四縱隊第十一旅第三十一團團長。他率部隨縱隊星夜兼程南下,包圍清風店國民黨軍。攻堅時,第三十一團作為旅的尖刀,從東北方向的南合營與東西同房一線揳入,激戰兩晝夜,攻克東西同房,為全殲羅歷戎第三軍做出了重要貢獻。旋即又參加石家庄戰役,作為正面主攻團之一,從中正路突入,直搗敵第三十二師師部。如果說第十一旅是東線攻擊的左翼尖刀,那麼第三十一團則是左翼尖刀的刀尖。在平津戰役的新保安攻堅戰中,時任第十一旅副旅長的謝正榮揮師從東面突入新保安城內,與傅作義的第三十五軍進行巷戰,配合主力全殲守敵。1949年6月,華北軍區第十九兵團撥歸第一野戰軍指揮后,謝正榮任該兵團第六十四軍第一九一師第二任師長。

1951年春,謝正榮率部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第一九一師在第五次戰役、1951年夏秋季防御作戰、1952年春夏季鞏固陣地作戰和朝鮮西海岸反登陸防御作戰中表現不俗。特別是在1951年夏秋季防御作戰中,謝正榮率第一九一師於馬良山、高旺山地區,頑強抗擊英聯邦師及美軍騎兵第一師第五團一部五晝夜,殲敵2600余人。在馬良山反擊戰中,全殲英聯邦師第二十八旅蘇格蘭皇家邊防團一營,斃傷俘敵1740人。此戰被譽為“聯合兵種協同作戰的成功范例”而載入第六十四軍軍史。后來,謝正榮在朝鮮升任第六十四軍副軍長。

由“臨汾旅”改編而成的第六十軍第一七九師第二任師長吳仕宏少將

第六十軍第一七九師在解放戰爭時期是華北軍區第一兵團第八縱隊第二十三旅。該師首任師長是率部打出著名“臨汾旅”稱號的第二十三旅旅長黃定基。吳仕宏是該師第二任師長。

1951年,吳仕宏率第一七九師入朝作戰。在第五次戰役中,吳仕宏指揮部隊迅速渡過漢灘川,佔領了射廳裡,進佔永平。隨后,第六十軍奉命插向二東橋裡,協同第十二軍合圍敵軍,軍長韋杰把任務交給了第一七九師。吳仕宏又率第五三七團冒雨疾進二東橋裡,在九陵山前沿追上敵軍,與土耳其旅一部、美軍第二十五師一個黑人連扭打在一起,攻佔了92.6高地,隨后堅守該高地。第一七九師連續作戰五天,由追擊轉為防御,態勢孤立突出,師指揮所被敵機轟炸,吳仕宏身負重傷,膝蓋骨被炸。

金城戰役前,吳仕宏傷愈歸隊,第一七九師奉命扼守文登公路、魚隱山及其以西陣地。吳仕宏說:“如果魚隱山失守,縱深近百公裡無險可守,將使東線的防御體系動搖,影響全局。所以,志願軍首長和兵團首長強調,魚隱山又是殺頭山,如果丟失魚隱山,軍長要撤職,師長要殺頭。我吳仕宏的頭不值多少錢,影響全局關系重大。”經堅守,第一七九師在魚隱山站穩了腳跟。

擔任“開國閱兵第一師”第六十七軍第一九九師師長的李水清少將

第六十七軍第一九九師在解放戰爭時期是華北軍區第三兵團第二縱隊第五旅。該師師長李水清以前一直擔任政治領導職務,先后任晉察冀軍區第十一軍分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三縱隊第七旅副政委、第五旅政委。1949年2月,全軍統一整編時,李水清改任軍事主官,任第六十七軍第一九九師師長。

太原戰役的總攻階段,是先打太原城,后攻臥虎山。第一九九師的任務為鉗制臥虎山之敵。李水清派小分隊摸進敵軍的一個碉堡,意外俘虜了守敵第十九軍的師長和副師長。李水清認為敵軍失去師長,軍心大亂,應乘勢攻下臥虎山。戰斗打響后,兵團司令員楊成武打電話給李水清詢問戰況,李水清說進展順利。楊成武說給他兩天時間,李水清說明天中午之前保証拿下臥虎山。接著,李水清指揮第一九九師僅用10個小時就拿下了臥虎山。事后,楊成武說:積極的相機而行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需要氣魄,需要膽略,需要敢於承擔責任的勇氣,這種素質,是一名指揮員優秀品質的體現。

開國大典時,第一九九師參加閱兵式,李水清走在第一九九師隊列的最前面,成為受毛澤東、朱德檢閱的全軍排頭兵,十分榮耀。第一九九師也被稱為“首都師”“開國閱兵第一師”。

1951年,時任第六十七軍副軍長兼第一九九師師長的李水清,率部入朝作戰。在秋季防御戰中,第六十七軍激戰金城川三天,頑強抗擊了敵人的猛烈攻勢,重創美軍第七師,殲敵1.7萬多人,創造了朝鮮戰場日殲敵的最高紀錄,志願軍司令部、兵團均發電予以表揚。

帶出“道峰山營”的第六十四軍第一九〇師師長陳信忠少將

第六十四軍第一九〇師在解放戰爭時期是華北軍區第二兵團第四縱隊第十旅。該師師長陳信忠在解放戰爭初期任晉察冀軍區第四縱隊第十旅第二十九團團長。在解圍豐鎮、破擊應縣、攻打易縣、突襲清風店等戰役戰斗中,陳信忠率部沖在前面,表現可圈可點。后來升任第十旅參謀長、副旅長、旅長,第六十四軍第一九〇師師長。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陳信忠率部參加了第五次戰役。作為第六十四軍的第二梯隊,第一九〇師執行戰役迂回穿插任務。強渡臨津江后,兄弟部隊進攻受阻,軍長曾思玉命令第一九〇師馬上加入戰斗,必須在規定時間內趕到道峰山,絕不能后退。

陳信忠領命后即率部強行突破,遭到南朝鮮軍第一師頑強抵抗,部隊三面受敵,前進受阻,師與各團失去聯系,與軍指的聯系也被中斷。陳信忠命令部隊盡快與敵直接接觸,第五六八團先攻佔267高地,掃清了戰斗隊形中的障礙。接著,他指揮第五七〇團攻佔207.6高地和205高地,打開了缺口,攻擊前進至距漢城僅15公裡的加柴洞、五龍洞地域,突破敵人七次阻擊,趕到道峰山,與南逃之敵相遇。第一九〇師堅守三天四夜,打亂了敵人的縱深防御,擊退敵人三次進攻,斃敵320人。第五六九團三營榮獲“道峰山營”稱號。然后,陳信忠指揮兩個營相繼攻佔金谷裡、新月裡西山及其362高地,完成了阻擊任務。

走出“神行太保”的第六十三軍第一八九師師長杜瑜華少將

第六十三軍第一八九師在解放戰爭時期是華北軍區第二兵團第三縱隊第九旅。該師師長杜瑜華在清風店戰役中作為第九旅參謀長,協助旅長陳坊仁完成了上級賦予的攻擊任務。當時,晉察冀野戰軍在西進途中獲悉敵第三軍北上,於是果斷改變戰役決心,以主力隱蔽南移,出其不意,在運動中求殲敵羅歷戎部在保定以南地區。第九旅奉命加入了南下運動殲敵的隊伍。杜瑜華率先頭部隊大顯身手,一天一夜走了100多公裡,插到唐縣以南,搶先到達清風店,為戰役的勝利贏得寶貴時間。

在保衛黨中央所在地西柏坡和石家庄的軍事行動中,第九旅作為第三縱隊的先頭部隊從涿鹿縣礬山堡出發。副旅長杜瑜華又是帶隊走在最前面,利用三天三夜時間,晝夜兼程,走了250多公裡,趕到保定以南的望都,與兄弟縱隊會合,堅決阻擊敵人,創造了急行軍的最高紀錄。在平津戰役的新保安圍殲戰中,第九旅奉命兩天一夜走了150多公裡山路,趕到新保安,完成了對傅作義的第三十五軍“圍而不打”的任務。因此,第九旅有了“神行太保”的美稱。

1949年2月,全軍統一整編時,第三縱隊第九旅改稱第六十三軍第一八九師,杜瑜華出任師長。在太原戰役中,杜瑜華指揮第一八九師經過激戰,攻克太原外圍核心工事雙塔寺,活捉了敵一名軍長,被授予“立功太原”紅旗。在蘭州戰役中,彭德懷點名第一八九師第五六六團主攻竇家山。接著,杜瑜華指揮第五六六團和第五六五團分別佔領竇家山一號、二號陣地,打開了蘭州的東大門。后來,第一八九師又血戰7個小時,打退了敵軍的反扑,為解放蘭州做出了貢獻。

王誠漢少將

曾任“皮旅”“老虎團”團長的第六十一軍第一八一師師長王誠漢少將

第六十一軍第一八一師在解放戰爭時期是華北軍區第一兵團第十三縱隊第三十七旅。該師師長王誠漢在解放戰爭初期的中原突圍時,是著名的“皮旅”第一團團長,為皮定均手下的一員虎將。第一團有“老虎團”之譽,具有猛打猛沖的特點,尤其擅長遠距離山地奔襲作戰。

1946年6月底,“皮旅”由河南光山縣向東突圍。進至瓦西坪,遭敵襲擊,有被圍殲的危險。皮定均命令王誠漢率團殺開一條血路,掩護全旅強越大牛山,並說:動作要快要猛,像撕布一樣撕開一條口子。王誠漢迅即以三營擔任主攻任務,奪取右翼高地。三營動作迅猛地攻佔了高地。王誠漢指揮一團打退敵軍多次反扑,掩護全旅強越大牛山。“皮旅”穿過津浦路時,國民黨軍一列裝甲列車趕來攔截,第一團被截為兩段。王誠漢急中生智,指揮所部在兄弟團掩護下,從鐵路兩側躍上路基,攀上裝甲列車,將集束手榴彈塞進裝甲列車內。裝甲列車倉皇逃去,第一團成功地穿過津浦路。后來,“皮旅”留在華東作戰,改稱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獨立師,王誠漢擔任第一團團長兼政委。孟良崮戰役時,王誠漢率團搶佔285高地,斷敵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第七十四師退路,打退敵軍數十次反扑。陳毅頒布嘉獎令,給王誠漢記大功。

1948年春,獨立師又奉調華北,改稱華北軍區第十三縱隊第三十七旅,王誠漢出任旅長。1949年,第三十七旅改編為第六十一軍第一八一師,王誠漢任師長。6月,第六十一軍在第十八兵團的編成內調歸第一野戰軍指揮,王誠漢又率部鏖戰於西北戰場。在陝中戰役的咸陽阻擊戰中,第一八一師作為兵團的先鋒師,重創馬步芳、馬鴻逵的“馬家軍”一部,受到彭德懷的稱贊。1951年,第一八一師調歸第六十軍建制,王誠漢率領第一八一師入朝作戰。在朝鮮,他升任第六十軍副軍長。

曾任“野八旅”“大功團”團長的第六十三軍第一八七師師長張英輝少將

第六十三軍第一八七師在解放戰爭時期是華北軍區第二兵團第三縱隊第七旅。該師師長張英輝是晉察冀軍區“野八旅”的五虎將之一。最初,他是該旅第二十三團團長,由於打仗有狠勁,手下的三個營也十分能打,個個都是功臣營。一營是聞名晉察冀的“鋼鐵第一營”,二營是解放石家庄的特功營,三營是攻堅固城的英雄營。

保北戰役時,張英輝率第二十三團負責阻援,配合清風店戰役的進行。阻擊戰一共打了七天七夜,敵人無法突破“野八旅”的防線。其間,張英輝抓住時機組織反擊,這一著出乎敵軍意料。敵軍大敗,狼狽地丟下幾百具尸體。當時繳獲了一些戰防炮,俘虜來的炮手不願掉轉炮口打坦克,張英輝掏出手槍,命令道:給我打!不打我就槍斃你!打好了,戰場上立功!這樣,戰防炮輕而易舉地打掉了敵人的坦克。張英輝高興地說:我寧肯犯錯誤,先斬后奏,也要給你們記功。石家庄戰役中,張英輝指揮有方,率團突破西南兵營的堅固堡壘,全團榮立大功,成為“大功團”。張英輝后來升任第八旅副旅長、第七旅旅長,直至第六十三軍第一八七師師長。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張英輝任志願軍第六十三軍第一八八師師長。第五次戰役時,他率第一八八師突破臨津江,由於江水漲潮和敵縱深炮火對渡口的封鎖,師主力被阻於江北。與此同時,江北之敵比利時營企圖南逃。第一八八師先頭部隊一方面激戰江南灘頭陣地抵抗敵軍反扑,一方面向比利時營發起進攻,將其大部殲滅。突破臨津江后,張英輝率第一八八師與兄弟部隊並肩作戰,受到兵團通令嘉獎,並被授予“猛插分割”獎旗。彭德懷也簽發通報,提出表揚。

勇殲英軍“皇家陸軍雙徽營”的第六十三軍第一八七師代師長徐信少將

第六十三軍第一八七師在解放戰爭時期是華北軍區第二兵團第三縱隊第七旅。徐信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時擔任該師代師長,大顯身手,一舉成為志願軍名將。

戰前第一天行軍,師長受傷回國,由副師長徐信代任師長職務。戰前偵察時,徐信派出小分隊,在臨津江以南對前進的敵軍採取游擊戰的方式,遲滯敵軍。他大膽提出白天從集結地域進入臨津江岸邊突擊點隱蔽,夜晚進攻。戰役發起后,徐信指揮第一八七師主力突破臨津江,以兩個營向敵縱深實施穿插,先后佔領了敵軍紺岳山和馬智裡東山兩個據點。接著,在雪馬裡地區戰斗中,以第五六〇團擔任主攻,採取兩面夾擊的戰術,將有“皇家陸軍雙徽營”之稱的英軍第二十九旅格洛斯特營及配屬的炮兵連、坦克連全殲,斃敵129人,俘敵459人。擔任助攻的第五六一團也表現不俗,二連戰士劉光子一人就生俘63名英軍士兵,后榮獲“孤膽英雄”稱號,是志願軍中抓俘虜最多的單項紀錄保持者。

第五次戰役第二階段,第六十三軍在漣川、鐵原間組織防御。面對佔絕對優勢之敵,徐信一邊防御一邊准備,採取縱深梯次和少擺兵多屯兵的部署,並以多個小組到前沿陣地襲擾敵人,消耗敵人力量。在火力組織上,充分發揮各種火炮和兵器的威力,集中優勢兵力火力,進行分割包圍。在戰術上,採取正面抗擊和側翼反擊相結合,積極阻擊敵人。徐信由於臨危受命,指揮得當,在第五次戰役中榮立二等功。

周恩來為其改名的第六十六軍第一九六師師長曾美少將

第六十六軍第一九六師在解放戰爭時期是華北軍區第三兵團第一縱隊第一旅。曾美一直是第一旅旅長,也是第一九六師首任師長。第一旅在成立后的一年時間裡,主要擔負助攻任務。曾美不講價錢,不計得失,帶領部隊很好地完成了作戰任務,第一旅成為第一縱隊的主力旅。在石家庄戰役中,第一旅一舉佔領飛機場,受到晉察冀野戰軍首功嘉獎﹔在察南、綏東戰役中,第五八七團三連沖鋒在前,率先登城,榮獲縱隊授予的“天鎮登城首功連”錦旗﹔在平津戰役第一階段,第一旅兩次攻佔沙嶺子車站,切斷張家口與宣化之間敵人的聯系,為全殲敵第二七一師4400余人做出了貢獻。

曾美是江西興國人,原名曾昭泰。紅軍時期,是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的八大年輕參謀之一,深得紅軍總司令朱德和總政委周恩來的喜愛。長征途中,紅軍攻佔遵義后,曾昭泰遵照周恩來的指示,為總司令部號房子。幾番尋找,曾昭泰終於在遵義老城琵琶橋東側,找到一幢九成新的二層樓房。這幢樓房被沒收后,成了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和作戰一局的辦公地點。不久,遵義會議也在這幢樓房裡召開。

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師后又分開行動,曾昭泰跟隨朱德,與紅四方面軍一起南下。在那段艱難的日子裡,曾昭泰始終不離朱德左右。在批判張國燾的錯誤時,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把曾昭泰這樣的參謀干事拉出來批斗,朱德和周恩來出面保護才解決了問題。周恩來說,小曾參謀是我們派過去的。后來,周恩來為曾昭泰改名曾美德,寓意他品德高尚,忠誠於黨的事業。再后來,戰友們覺得20歲出頭的曾昭泰英武精干,就說,美德,美德,干脆你就叫曾美得啦。最終,曾昭泰的名字就改為曾美。

林彬少將

既能攻堅又能突擊的第六十二軍第一八四師師長林彬少將

第六十二軍第一八四師在解放戰爭時期是華北軍區第一兵團第十五縱隊第四十三旅。林彬作為第四十三旅旅長,率部參加了太原戰役。

1948年10月下旬,在攻打太原外圍“四大要塞”之一的淖馬據點時,第四十三旅幾度進攻均告失利。林彬便組織靠前偵察,研究了地形,決定以第一二九團組織一個突擊分隊,集中炮火全力掩護突擊隊攻擊。戰斗開始后,第四十三旅以密集的炮火集中打擊敵主要火力點。炮火剛一延伸,突擊分隊便立即沖上去,以連續爆破的方法,炸毀敵人火力點。經過一番激戰,第一二九團攻佔了淖馬主陣地。敵人頓時恐慌,集結了2000多人實施反扑。林彬以旅主力第一二七團憑險固守,接連打退敵軍11次反扑,守住了淖馬主陣地。后來,林彬還指揮第一二七團以爆破戰法,攻佔了敵軍四大炮兵陣地中的一個。敵暫編第八總隊因懼怕第四十三旅的主動出擊,遂舉行戰場起義。戰后,第一二七團被華北軍區第一兵團授予“能攻又能守,天下無敵手”錦旗。

1950年3月中旬,解放軍發起西昌戰役時,以第十四軍、第十五軍、第六十二軍各一部共13個團,分別從雲南、四川向西昌之敵實施南北夾擊。林彬指揮第六十二軍第一八四師作為攻擊尖刀,從北往南打。至25日,第一八四師先后解放富林、石棉、安順場、大樹堡等地。南面第十五軍第四十四師第一三二團,於26日凌晨攻德昌,27日凌晨4時從西昌以西迂回,佔領了機場,切斷了殘敵的空中逃路。接著,第四十四師第一三二團與第一八四師第五五二團南北夾擊成功,擊斃了敵第五兵團司令兼第六十九軍軍長胡長青,胡宗南的參謀長羅列率殘部潰逃。28日6時,解放西昌城。23時,第四十四師和第一八四師在西昌以北小相嶺山口,合力全殲了羅列殘敵﹔在越西小山,擊斃敵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唐式遵。29日,第一八四師第五五一團解放冕寧。至4月7日共計25天的西昌戰役勝利結束,解放軍共殲敵1萬余人,解放縣城18座。

頻道精選


從毛澤東詩詞感悟長征

長篇連載《長征記》

重溫長征故事——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

抗戰勝利是中華民族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點

大別山走出的43位新縣籍開國將軍

毛澤東的黃河之行

張震上將:83歲脫下戎裝 功勛卓著垂千秋

(責編:楊文全、趙晶)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