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毛澤東心系海軍建設

劉征魯

2016年09月09日08:4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聲明:本文(含圖片)原載於《湘潮》2016年第8期,系《湘潮》雜志社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1953年2月,毛澤東視察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洛陽艦

1953年2月,毛澤東與長江艦海軍官兵合影

歷史上,我國是一個典型的陸權型國家,對海洋的關注長期不足,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更是把中國排除在世界體系之外,這不僅使我國逐步落后於時代,也讓我國飽受來自海洋的困擾。

在很多國人的印象中,毛澤東是一個陸戰大師,指揮人民軍隊依靠小米加步槍,打敗了國民黨的800萬軍隊,推翻了蔣介石政權。事實上,作為一個中國當代偉大的戰略家、軍事家,毛澤東對國家安全的認識遠遠不止陸地,他同樣把深邃的視線投向了萬裡波濤。

抗日戰爭時期,駐扎在威海劉公島的汪偽海軍練兵營的衛隊長鄭道濟率部600余人起義,他們殺死日軍17人,偽軍20人,駕駛1艘軍艦、3艘汽船加入八路軍,被改編為膠東軍區海軍支隊,成為我黨領導的第一支海上武裝力量。消息傳到延安后,毛澤東非常高興,對身邊的同志說:“你們想到沒有,日本人被趕走以后,要看好我們國家的東、南大門,就要建立一支我們自己的海軍。從現在起,我們就要開始研究海防、岸防的問題啊!”隨后,毛澤東指示葉劍英成立了我軍歷史上第一個“海軍研究小組”,揭開了籌劃海軍建設的序幕。

1949年1月8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作出《目前形勢和1949年的任務》的決議,指出:“1949年及1950年我們應當爭取組成一支能夠使用的空軍及一支能夠保衛沿海、沿江的海軍。”此后,毛澤東多次強調建設海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說:“海軍和空軍應該加強,尤其是空軍,更應該加強。我們打了幾十年的仗,就是對於頭上的東西,沒有辦法應付,隻得憑不怕死、憑勇敢、憑犧牲精神。然而在今天,我們有了建立和加強海空軍的條件,因此也就應該著手建立起來。現在是把破爛的東西修理起來,並請專家,買飛機,想盡一切辦法搞好海軍陣容。”毛澤東還指示第三野戰軍前敵委員會,在發起渡江戰役前后,盡快將華東軍區海軍組建起來。1949年4月23日,在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人民海軍第一支部隊華東軍區海軍在江蘇泰州白馬廟正式成立。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對海軍建設更是投入了大量心血,提出了很多戰略方針,也親力親為解決了很多困難和問題,體現了其熾熱的海洋情懷和對建設強大人民海軍的期待。

“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

1950年元旦,毛澤東為《人民海軍報》創刊號題詞:“我們一定要建立一支海軍,這支海軍要能保衛我們的海防,有效地防御帝國主義的可能的侵略。”

1953年初,中央決定在6月召開全國經濟工作會議,總結前4年的經濟工作,提出第一個五年計劃。為了切實掌握全國的經濟形勢,毛澤東決定到長江腹地的武漢至南京地段進行沿江考察,並聽取湖北、江西、安徽和江蘇四省相關省市領導的工作匯報和意見建議。毛澤東提出:“走水路,可乘軍艦去。”這樣還可以考察海軍建設。

經過軍地多部門協調,最終華東軍區海軍“長江”號軍艦承擔了這一重要任務,成為毛澤東的座艦。華東軍區海軍洛陽艦擔任護航和備用任務。兩艦為了執行這一光榮使命,進行了周密准備,考察調整了隨艦人員,整理了艦容艦貌,補充了燃油和淡水,並且卸下了所有的彈藥,以確保安全。兩艦2月14日從上海起航,於17日准時抵達漢口碼頭等待毛澤東一行登艦。

2月19日上午11時許,毛澤東在其他中央首長的陪同下,健步登上長江艦,開始了這次著名的長江考察之旅。航行期間,毛澤東興致頗高地把全艦走了一遍,登上了駕駛室觀看水兵操艦,到各個部門了解戰士們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到各個戰位了解各種武器裝備的作戰性能,到廚房了解戰士們的伙食情況,還到悶熱喧鬧的機艙了解艦船動力情況。其間,毛澤東深情地對水兵們講:“100多年來,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大都是從海上來的。我們的海岸線這麼長,必須要建立強大的海軍。過去我們沒有空軍,也沒有海軍,現在已經有了飛機、有了軍艦,雖然現在我們的海軍還不夠強大,但隻要我們大家一起努力干,經過第一個五年計劃、第二個五年計劃,不行,再來一個百年計劃,到那時我們就有自己先進的軍艦。”

2月20日凌晨3時,兩艦到達江西省九江市碼頭,毛澤東同大家一起走進艦上的會議室。見艙壁上挂著華東軍區副政委譚震林書寫的“為太平洋和平而奮斗”的題詞,毛澤東教育大家說:“現在太平洋不太平,帝國主義還欺負我們。我們的海軍強大了,太平洋就可能太平。”他還說:“干海軍就應當愛軍艦、愛海島、愛海洋。”這句話成為海軍教育的核心理念被傳頌至今。

面對近在咫尺的共和國領袖,兩艦官兵激動萬分,大膽提出想請毛澤東為本艦題詞。毛澤東欣然應允,但並沒有馬上動筆。經過認真思考並參考隨行人員意見后,毛澤東在2月21日分別為長江艦和洛陽艦揮筆寫下了:“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要建立強大的海軍。”“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題詞極大地鼓舞了兩艦官兵乃至全海軍官兵建設強大海軍的信心和決心。這種鼓舞一直持續至今,成為海軍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除了邀請毛澤東題詞,兩艦官兵還提出了和毛澤東合影留念的要求。毛澤東同樣高興地說:“好嘛,同舟共濟好多天,應該合個影。”2月21日上午9時,合影准時開始。官兵們簇擁在毛澤東周圍,留下了人民海軍歷史上最著名的合影照片。

航行期間,毛澤東提出想看看海軍最大的艦艇和最新的裝備。為此,海軍緊急從第六艦隊和第五艦隊調來2艘較大的護衛艦南昌艦和廣州艦、1艘登陸艦黃河艦、2艘較新式的魚雷快艇。

22日凌晨3時,長江艦和洛陽艦停靠南京下關的中山碼頭。早晨4時許,毛澤東離開軍艦,乘車前往南京視察。2月24日的中午,毛澤東冒著風雨來到下關中山碼頭,視察海軍抽調過來的受閱艦艇。毛澤東仔細觀看了廣州艦、南昌艦的水兵操炮演練,觀看了江面上101號和104號兩艘魚雷艇的高速航行演練,十分高興。后來,應上述幾艘艦艇官兵的要求,毛澤東再次題寫了3幅題詞,內容和格式與長江艦和洛陽艦相近。

此次搭乘海軍艦艇巡閱長江沿線之旅,不僅使毛澤東快速而深入地考察了沿線省份的經濟建設情況,也使他了解了海軍建設的基本情況以及面臨的各種問題,為以后制定相關戰略和政策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寫信請斯大林支持人民海軍建設

新中國成立初期,無論是肅清沿海島嶼上的國民黨殘軍,還是解放海南島、收復台灣都需要加快海軍建設,更新艦艇裝備。對此,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給予了大力支持。1949年底至1950年初,毛澤東首次率團訪問蘇聯,與蘇聯政府簽訂了購置海軍裝備的協議,蘇聯向中國提供1.52億美元貸款用於支付相關費用。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第七艦隊開進台灣海峽,我國戰略中心轉向朝鮮半島,這筆貸款后來被調整使用,海軍第一次購買蘇聯裝備的計劃擱淺。

1950年8月10日,海軍建軍會議在北京召開。在20多天的會期中,與會人員研究明確了海軍建軍的方針、部隊發展規劃和眼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在武器裝備的問題上,會議決定,由於國內底子太薄,暫時無法自行制造海軍艦艇,向蘇聯外購海軍裝備就成為一個合理選擇。會議決定向黨中央、毛澤東、周恩來提出爭取蘇聯援助的具體意見建議。

此后不久,蕭勁光向毛澤東匯報了海軍建軍會議的基本情況,以及前往蘇聯考察准備情況的匯報。匯報最后,蕭勁光說:“主席,蘇聯顧問告訴我們,裝備問題他們海軍部定不了,要斯大林同志拍板,光我們自己去談恐怕不行。”毛澤東微笑著點點頭。

10月8日,毛澤東親自給斯大林寫了一封洋洋洒洒數千字的信,專門解釋和推動海軍軍事訂貨的問題。毛澤東在信中羅列了詳細的裝備類型和數量。

1952年4月底,蕭勁光再次訪問莫斯科,主要是與蘇聯海軍商談年內中國海軍訂貨的落實和海軍五年建設計劃等問題。6月底,代表團回國。毛澤東很快聽取了蕭勁光的匯報,並於7月10日再次給斯大林寫信:

菲·波夫(斯大林代號)同志:

我國海軍代表團此次在莫斯科與蘇聯海軍部商談我國海軍五年建設計劃及一九五二年訂貨諸問題,承蘇聯政府和海軍部同志熱情幫助,許多問題獲得解決,謹向您和蘇聯政府致以謝意。我們基本上同意蘇聯政府對我國海軍五年建設計劃的意見。

茲提出如下請求,請您考慮:

一、為了我國海軍繼續發展,准備在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當中和第二個五年計劃開始時,能自己逐漸解決潛水艇、魚雷快艇、掃雷艇、大小獵號所需之主機及一般材抖,以及海軍所需之水魚雷。擬將此項建設工作列入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因此,請蘇聯政府幫助我國重工業部建設內燃機工廠及水雷、魚雷工廠,並請派專家組前來中國設計及協助建廠工作。

二、此次蘇聯海軍部所允派來之蘇聯海軍專家及時恢復巡洋艦“重慶”號修理、檢查設計專家組、大口徑海岸炮勘察專家組、要塞建設專家組、建設港口專家組、造船專家組等,最好請於八月份派來中國。

三、我國海軍代表團與蘇聯海軍部所商定的一九五二年海軍訂貨中之海岸炮、水魚雷飛機、驅逐機、教練飛機及航空教育器材,請蘇聯政府盡早於八月初撥給。

關於我們海軍五年訂貨所需款項的償付問題,俟我們代表團去莫斯科后再行商定。

……毛澤東的兩封信對推動中蘇兩國的海軍裝備合作產生了巨大影響。1953年6月4日,中蘇簽訂了《關於海軍交貨和關於在建造軍艦方面給予中國以技術援助的協定》,史稱六四協定。按照協議,中國從蘇聯購得艦艇共137艘,其中成品艦42艘、半成品艦需要回國組裝的95艘。這些艦艇,不僅使人民海軍的裝備狀況明顯改善,而且使我國通過組裝護衛艦、掃雷艦、魚雷快艇、潛艇等艦艇,以及購買全部技術圖紙資料和材料設備,迅速具備了自行裝配制造海軍艦艇的工業能力。

深思熟慮,確定12海裡領海線

領海線是沿海國家主權管轄下的最遠邊界線。領海線以內是領海。在國際社會中,劃定領海線是確保國家海防安全,保護本國海洋資源等合法權益的重要措施。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迅速開展了領海線的研究,並成立了國家海洋局。

1958年8月23日,我軍為打壓國民黨反攻大陸的囂張氣焰,發起了震驚中外的炮擊金門行動。炮擊開始后不久,毛澤東在北戴河召開會議,研究領海線的相關問題。9月1日和2日,會議正式開始,與會人員有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彭德懷、黃克誠等領導,外交部部長助理喬冠華,原總參作戰部副部長雷英夫,以及資深國際法專家劉澤榮和倪徵等人。

會上,毛澤東開門見山地向兩位專家說:“最近外國軍艦常來鬧事,今天把大法官請來,探究一下領海主權問題。”倪徵詳細地向毛澤東介紹了領海的地位、作用以及世界各國採取的領海制度。兩位專家還提出了領海線寬度建議。在充分聽取意見和綜合考慮的基礎上,毛澤東最終決定我國領海寬度為12海裡。

毛澤東作出這個決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一是12海裡的領海線在我岸炮射程之內,我們可以有效地予以保護,對侵犯我領海的外軍艦艇有反制手段﹔二是渤海海峽最寬處老鐵山水道不到24海裡,12海裡的領海寬度可以封死渤海海峽,使渤海變為內海,可以阻止外軍艦艇進入,從而提升了京津心臟地帶的海上防御縱深﹔三是12海裡的寬度更利於維護我海上防務安全,可以更好地保護我近海的各種自然資源。並且領海寬一點並不妨礙商船的無害通過,不會影響海上貿易交通﹔四是12海裡的寬度並非我國獨創,當時的蘇聯、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宣布的領海寬度就是12海裡。

1958年9月4日清晨,我國向世界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領海的聲明》,宣布我國的領海寬度為12海裡。一切外國飛機和軍用船舶,未經中國政府許可,不得進入中國領海及其上空。

1982年公布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各國有權確定不超過12海裡的領海”。現在,12海裡的領海寬度成為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選擇,這更驗証了毛澤東的高瞻遠矚和深邃的戰略眼光。

“核潛艇,一萬年也要造出來”

核潛艇是關鍵的戰略威懾力量之一,它可以搭載潛射彈道導彈,在大洋下面游弋潛伏,一旦接獲指令便可從水下向目標地區發射遠程導彈實施核打擊,其高度的隱蔽性令核武器的威懾力大大增強,其作用非常規武器能比。新中國成立9年后,我國根據世界形勢的變化和自身國防建設的需要,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核潛艇研制之路。

1958年6月27日,時任國防科工委主任的聶榮臻向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呈送了一份絕密文件《關於開展研制導彈原子潛艇的報告》,這份隻有500多個字的傳閱件宛如一聲驚雷,打響了我國研制核潛艇的第一槍。報告當天便被呈送給了國防部長彭德懷。在反復看了3遍之后,彭德懷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第二天,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在這份絕密報告上作出批示:“請小平同志審閱后提請政治局常委批准,退聶辦。”

第三天,鄧小平總書記批示:“擬同意。主席、林總、彭真於閱后退聶。”並特別在絕密報告中關於加快研制進程處批注了“好事”二字。隨后,文件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中快速傳閱。

6月29日,毛澤東圈閱批准了這份報告。研制核潛艇成為共和國的“絕密工程”。此后,核潛艇研制工作迅速啟動,成立了由海軍副司令員羅舜初任組長,張連奎任副組長,劉杰、王諍任組員的四人小組,具體負責領導核潛艇研制工作。

作為一個一窮二白,工業基礎薄弱,科學技術落后的國家,要研制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核潛艇談何容易。因此,黨和國家的領導人把目光投向了蘇聯,希望蘇聯能給我國提供技術援助。

1959年9月底,時任蘇共中央總書記的赫魯曉夫來到中國參加我國建國10周年慶典。10月2日至3日,中蘇在中南海舉行談判。周恩來總理、聶榮臻元帥不失時機地提出了核潛艇的技術援助問題。可赫魯曉夫盛氣凌人地說:“核潛艇技術太復雜,你們搞不了,花錢太多,你們不要搞。”並表示“蘇聯有了核潛艇,你們不就有了嗎?我們可以組織聯合艦隊嘛!我們還可以出錢幫你們建長波台”。毛澤東強壓心中的怒火,對此表示:“借錢給我們當然好!我們自己建。建好后,錢我們還。”會上,赫魯曉夫提出的建立中蘇聯合艦隊、在我國海南島設立大功率長波台、利用我國港口設施為蘇聯艦艇提供后勤補給和人員休整的要求都被我方否決。

赫魯曉夫之所以在支持中國研制核潛艇問題上態度消極,是因為當時中蘇兩黨的關系已經出現了裂痕。此前,我國為打擊國民黨囂張氣焰在未通報蘇聯的情況下發起了炮擊金門行動,這讓蘇聯強烈不滿。同時,赫魯曉夫曾在訪美時夸下海口,說中國肯定會釋放被俘虜的美軍飛行員,但毛澤東拒絕釋放,這讓赫魯曉夫懊惱不已。不久,中蘇兩黨就如何評價斯大林的問題產生嚴重分歧,直接導致兩黨關系跌入冰點,國家間的各項交往都受到了嚴重影響。

從來沒有在困難面前低頭的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當然不會輕易放棄核潛艇這一關鍵性的國防工程。面對赫魯曉夫的傲慢,毛澤東說出了那句豪氣萬丈又斬釘截鐵的名言:“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赫魯曉夫回國后,蘇聯政府便以種種借口限制和拖延向我國提供軍事方面的援助,堅決拒絕向我國提供研制核武器的任何資料,同時想方設法阻礙中蘇《國防新技術協定》的執行。

此后不久,隨著中蘇關系的全面惡化,蘇聯單方面撤走了所有的援華專家,中斷了所有的援建項目,但這並沒有阻擋中國人研制原子彈、核潛艇的腳步。在毛澤東等的關心下,在彭士祿等著名科學家的主持下,我國科研工作者、人民海軍指戰員,從研究仿制美國核潛艇模型開始,一步一步攻克核潛艇總體設計、核反應堆研制等各種科學難關。1970年12月26日,我國研制的第一代核潛艇建成下水,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5個可以設計建造核潛艇的國家,為強化我國的大國地位提供了又一堅實支撐。

頻道精選


從毛澤東詩詞感悟長征

長篇連載《長征記》

重溫長征故事——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

抗戰勝利是中華民族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點

大別山走出的43位新縣籍開國將軍

毛澤東的黃河之行

張震上將:83歲脫下戎裝 功勛卓著垂千秋

(責編:楊文全、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